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知行合一”在钢琴教学中“知”与“行”关系的处理——提升学生主体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

时间:2024-06-18

程 龙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往往为了达成结果而另辟蹊径,忽视了过程的丰富性与饱满性。钢琴演奏与教学方面,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往往更注重技术的提升,可音乐中的枝干及核心力量却无法感受到,在伍维曦的著作《礼乐与国乐》中提到:“我们站起来的身子结实了,但我们的头脑依旧无法昂起。”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及演奏中,好像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埋头弹琴而忽视了昂起头看一看“远方”,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着演奏本身,更阻碍着钢琴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阻碍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这些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知行合一的同时也要注重行知相齐

王阳明在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知行二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其强调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在“行”的过程中对“知”的进一步拓展,而反观我们现在的钢琴教学,很多时候存在重技术轻情感的行为,虽然可以做到完整流畅地弹奏曲子,但不知道其真正的情感内涵,在音乐表达时只是简单地通过记住强弱对比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这对于专业的音乐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艺术家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不可以“重复”,永远不可以重复自己,例如一位画家的创作,不可能把一幅相同的画作画十遍,这幅画作一旦出世,往后的重复都不称为创作。钢琴也一样,如果仅仅通过不断地重复去完成一个曲子,这显然是达不到曲子的要求的,这只能说是在努力且刻意地模仿。在学习的前期不妨尝试这样的方法去了解音乐,但这一方法是不能贯穿始终的,不然艺术家钢琴演奏家跟匠人也就别无二样了。我们现在的钢琴教学好像并没有做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不是程朱理学的“先知后行”,而是“另辟蹊径”演变成了“可行而不知”,所以笔者提出了“行知相齐”的思考。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不妨也出现一些“眼高手低”的行为,这一词汇在这里并非是贬义,意为当我们从技术层面表达音乐受阻时,不妨从音乐情感层面下手,从音乐文化根源层面下手,当我们了解一首音乐时,我们一定会比一无所知更好地去表达音乐,与其钻研音钢琴演奏的强弱对比,不如去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这一行行的旋律就好似作曲家的音乐语言,他在以音乐的形式与演奏者和听者对话。如何翻译这一段语言,就需要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本人的生平,因为只做到懂其意却不知其情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同样一段话在不同的情绪表达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做到与作曲家跨越时空的对话才能将其作品的音乐情感极致地表现出来,这也是对音乐演奏者的真正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真正了解音乐的核心情感内核,不要形成“手高眼低”的局面,要注重“行”与“知”相平衡,“知”与“行”相互促进,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具有价值与意义,不然只是在培养一个演奏音乐的机器,也就失去了音乐存在的价值。

二、“无为”而通其道,“勤思”而明其理

首先笔者在这里要明晰一个概念,这里说的“无为”无论是其在政治主张上的或是笔者在这里赋予的意义,都并非是不为,笔者在这里赋予“无为”的含义是,在钢琴的教学上,不应刻意引导和明确界定钢琴的情感意图,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和思考,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做出正确的引导而非具有明确情感倾向性的引导。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也就是说规矩条件约束越多,反而离自己本来的初衷越来越远,这点放在钢琴的教学上同样适用,如果过度的规定钢琴学习者演奏的处理,作品的演奏一定逃不出死板二字,有些教学甚至把抬指高度都明确规定以尺距之,这同精细工作的机器人又有何区别。那应该如何逃出这一误区呢?老子也给出了答案:“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笔者总结为钢琴教学的“八字方针”,即“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而不是学生围绕老师开展教学。例如一位老师喜欢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如李斯特或肖邦,就只让学生弹奏这一作曲家的作品,而没有因材施教。学生某一阶段的技术训练适合弹什么样的曲子,学生的演奏风格适合弹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这是为学生选择作品的依据,所以说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去强加于学生。对于钢琴作品情感的理解也是一样的,每个人对同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赋予自己的情感理解,而不是一五一十地将作品完美剖析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存在,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高校中培养学生不仅是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对情感的感受能力,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作品独到认知的新的表现能力。在这里笔者也提出另一哲学观点即“同而不继”,要想音乐得到发展,必须推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或学科领域中的不同观点的产生,如果在钢琴教学中只是刻板地要求学生做到一些演奏动作,这永远不能让钢琴这一学科发展进步。这是外化体现出的同而不继,音乐情感上同样如此。每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情感下往往很难产生出新的情感与情感选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主体的思考是极为重要的,不要过早地对钢琴学习者赋予技术的限制及音乐情感的框架,这样会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无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理解作品的内涵精神,也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作品的内涵精神时,才可以最好地表现音乐,也只有这样,钢琴的教育才能体现出其美育价值。

三、运用课程思政模式帮助学生准确认知情感及提升价值判断高度

课程思政化并非在课程中刻意宣讲政治,硬搬硬套,而是旨在通过学科融合课程结合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热情和自豪感,全方位落实“五位一体”方针中文化自信的要求,让大学生体会到肩膀上所承担的民族大任,同时,对于学生理解音乐情感和提升情感选择价值判断的高度也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很多学生演奏具有红色性质和民族特色音乐文化的钢琴曲时,要真正地将其中特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准确表达,运用好课程思政的模式是做到知行合一,行知相齐的有利思路模式,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相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理解便易性

在当下学生对钢琴曲目的选择上,对于中国钢琴作品选择的频率越来越大,这证明了在“文化自信”的方针政策下,教师及学生都越来越注重中国钢琴作品的发掘,也越来越能发现中国钢琴作品中特有的艺术美,可与此同时,是否所有演奏中国作品的演奏者都可以精准地表达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精神和中华文化的特有内涵呢?可能未必是这样。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中国的钢琴作品对我们来说,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更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反观西方的钢琴作品,特别是巴赫的复调作品,其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所以我们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不妨选择中国作品来引导学生对音乐深层情感的理解与思考,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其不仅有一定的演奏难度,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有着丰厚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情感,作品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危难之时同仇敌忾的民族气魄,这段历史是我们熟知的,所以在演奏学习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便利,同时也可以通过这部钢琴作品再次重温那段历史,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这正是课程思政的作用,当学习者充分了解了一首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时,很难感受不到作品中的情感内核,那么在充分了解之后,就能更自然地表达音乐情感。通过让学习者在其他课程和学科中,发现音乐中的情感表现,这是跨学科的独特思考,也是促进学生在演奏时赋予作品内核的重要手段。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作品的演奏技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品外的文化背景,以中国钢琴作品为介入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提升价值判断高度,担负民族文化复兴大任

现阶段中国已逐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文化自信”的政策近些年来也逐渐深化落实,那对于钢琴教学,应该如何践行?首先,笔者认为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钢琴就好像是音乐世界里的一门世界语言,那么我们就要用钢琴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这就对钢琴教师和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知行合一,行知相齐”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无为”手段,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作品的情感内核以提升其演奏水平,所以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判断高度,树立民族己任意识。老子曾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对于钢琴演奏而言,何尝不是如此?钢琴作品中多声部的音乐进行有着具体体现,中国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意愿。所以就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特别是底层人民或是相对弱者的声音,多声部的音乐就是要求我们清楚地表现出每一声部的旋律进行,不能忽视任一声部,特别是低声部,越是难以听清就越要努力表达清楚,同样高声部也好像是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其高高在上,发出的任何声响都能被清楚地听到,所以不能让强者垄断话语权,艺术家应同弱者和被损害者站在一边,倾听他们的声音,这与钢琴演奏不谋而合,这又何尝不是思政模式的大胆尝试呢?当学习者树立了这种崇高意识时,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人民的欣赏水平和对作品内涵较深的作品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述崇高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将每一位学生都作为一颗音乐文化的种子播撒大地,令其生根发芽,利用好钢琴这一国际音乐语言,因为钢琴为纯器乐作品,不存在标题音乐对歌词理解上的阻碍,所以钢琴是民族文化传播推广的利器,用钢琴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钢琴教学和演奏的新要求,要在现有的作品基础上挖掘创编新的作品,并不断演奏教授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精品作品,要让学生在钢琴的学习中树立文化复兴的己任意识。青年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其主动的发展是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是另一重要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新一代青年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四、结语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能表现出音乐而不知其意只能算作是音声,而不是乐,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不妨也放慢脚步,感受这过程中的美,达到“知行合一,行知相齐”,在钢琴作品的表达中去表达音乐而不是表达技术,对于学生的引导要注重引导思考这一行为的发生而不是引导内容本身,让学生充分理解钢琴作品的感情内核,与此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钢琴的教学中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的平衡,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中国音乐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及主体概念,这才是培养乐者而不是演奏音乐的机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