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王国威
(华侨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 世纪的一百年里,研究中国戏剧文学的理论文章之多,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然而,遗憾的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又显得散乱而无序。站在新时代起点上,呼应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推动我国戏剧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主题,对上述理论资源进行发掘整理,撰写一部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迫切。
关于“戏剧文学”一词,郑乃臧、唐再兴主编的《文学理论词典》一书这样解释:“一种供戏剧演出的剧本,又称脚本。”就此而言,所谓“戏剧文学理论”,即是对一切与戏剧剧本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也决定了戏剧文学理论内涵的丰富性。与之相应,戏剧文学理论的书写形态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为,除了如谷剑尘的《现代戏剧作法》、洪深的《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谭霈生的《论戏剧性》等系统性的理论专著之外,还包括序、跋、剧评、论文等,可谓形式繁多,品类纷呈。就后者而言,论述问题之时,虽多不系统,但具短小精悍、自由活泼、微言大义之特色。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的研究对象正是体现在上述论著的内涵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其研究目的,统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玛利安·高利克说,“在系统-结构研究中,被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系列的因素,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确定该系列事物的性质的主要手段。”这段话对我们研究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百年里,研究中国戏剧文学的理论文章浩如烟海,而它们又大多处于一种孤立、散落的状态。除此之外,这其间又存在着诸多特殊情况,如在同一时期,关于同一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有众多剧论家参与其间,各抒己见;而具体到某一剧论家时,他们又往往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达出个人对于戏剧文学的看法和观点,而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同一个剧论家即便对于同一个问题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停留于简单描述的层面,而应对其通盘考察,例如对于某一剧论家的理论观点,要将其置放于历史的坐标系中加以审视,既要横向地看到他于某一时期的理论观点,以及同一时期内,他和其他剧论家观点的异同,同时又要纵向地看到他整个的学术生涯中理论观点的发展变化以及他和其他剧论家在某一理论观点上的传承关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使原本看起来一盘散沙的理论资料在被纳于史学的框架之后,寻出关联,生成系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戏剧文学亦是如此,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对这一规律性的探索,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家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偶有心得,便行之于文。而很多时候,对于戏剧文学的某一理论问题,则又往往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剧论家接力研究,这就需要我们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才能看清其发展脉络,同时也更需要我们深入其内部发现其更为深层次的隐性结构,方能总结出更为根本性的发展规律。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史说到底是一部追寻戏剧中国性的探索史。戏曲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艺术门类,它的中国性,固不待言。即便作为舶来品的话剧,历史业已证明,欲在中国真正茁壮成长,其根基亦必须深植于中华文化这片宽广而雄厚的土壤之间。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自20 世纪初,一代又一代的剧论家在反复地讨论着戏剧民族化这一问题。当然,这也成为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关注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梳理这段历史,彰显独具特色的中国性,也就成为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研究的题中之义。
梳理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脉络,在研究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探讨中国戏剧文学理论,说到底,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人的问题。这一点上,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戏剧文学理论资料,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很可能迷失于历史的尘雾。相反,有了马克思主义这座灯塔,我们则可以穿透迷雾,廓清障碍,使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变得清晰。
二是采用文本细读法。戏剧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又具有自身特性。换句话说,梳理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就是要坚持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落实这一点,最终需要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锁定于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原始文本,通过细读,辨其肌理,明其真谛,悟其要义。
三是运用比较视野的方法。如果说细读着力于理论的精度,那么比较视野则着力于理论的宽度。具体操作上,至少兼顾以下几点:一是古今对比,此点重在处理戏剧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继承与发扬关系;二是中外对比,此点重在探讨戏剧文学理论的“自我”与“他者”两种文化属性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三是学科对比,童庆炳说,“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依此而论,探讨戏剧文学理论亦会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此点重在对戏剧文学理论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关照;四是单个剧论家不同时期的理论观点之间的对比,此点重在考察其发展与变化的事实;五是剧论家与剧论家之间的理论观点对比,此点重在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代际传承关系。
研究思路方面,关键在于厘清历史分期。依据戏剧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又兼具自身特性之事实,我们将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898 年至1918 年,以戊戌变法为起点,梁启超等人倡导“文界革命”,首次将“戏剧的功能与救国图强联系起来”,中国戏剧的现代性探索由此发生。
第二时期,从1918 至1930 年,以《新青年》出版“戏剧改良专号”,发表胡适等人的戏剧理论文章为起点,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由此确立。
第三时期,从1930 年到1949 年,以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为起点。其间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此一时期,社会动荡、矛盾激化,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发展虽处困境,但又茁壮成长。
第四时期,从1949 到1977 年,以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在崭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发展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但同时也遭遇了一定挫折。
第五时期,从1978 年至今,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此一时期,市场经济全方位激活了社会发展动能,这给中国戏剧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与此相应,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在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中努力地进行着多元化探索。
撰写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其价值和意义表现为以下几点:
***总书记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戏剧学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又是中国戏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的剧论家对于“戏曲现代化,话剧民族化”思索的心血。这个意义上来说,梳理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撰写一部专题史,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一次具体实践。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在获得了生活、安全等层面需求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面的需求,如审美需求,这也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戏剧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戏剧文学则是戏剧的立身之基,而戏剧文学理论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一“立身之基”何以可能的根本问题。
当下的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个背景下,世界想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的了解。实现这一目标,戏剧是最好的媒介之一。梳理中国戏剧文学理论的历史,从中总结经验,无疑可使戏剧更好地肩负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
自1930 年,我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几十年来,党在如何领导戏剧事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渗透于戏剧文学理论的表述之中。这个意义上来说,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为当前党领导戏剧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作为基础环节,剧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部戏剧的成功与否,而戏剧文学理论所关注的全部问题恰是围绕剧本而展开的。中国的剧论家,大多数又是剧作家,一部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实则是一部由这些剧论家们书写的经验史,在指导剧本创作上,这些经验曾经发挥过作用,而于今日,其应用价值,依然熠熠生辉。
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纵观整个戏剧史,它的发展是一个分化的过程:……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的出现,继续了这种分化过程;但奇怪的是,它们同传统戏剧的联系,反而比例如歌剧与话剧之间的联系更深。”依此而论,发掘整合优秀的戏剧文学理论资源,总结前人的思想精髓,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新时代语境下我国戏剧艺术的创作,还可以为我们当前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由此,构建20 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理论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受到周宁主编的《20 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王志彬的《〈20 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的总体构想》、陈白尘与董健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杨春忠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曹顺庆与李凯的《中国古代文论史》、焦尚志的《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等论著的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郑乃臧,唐再兴.文学理论词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391.
②(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 1917-193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4.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④(英)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8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