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张宜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梅兰芳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并最终成为京剧界的名家,与谭鑫培、余叔岩合称中国京剧“三大贤”,又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合称京剧“四大名旦”,无论是“三大贤”还是“四大名旦”,梅兰芳都位居首席。同时,梅兰芳还是中国京剧第二代演员的代表人物和中坚力量,是“京剧鼻祖”——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之后的第二代“伶界大王”。
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梅兰芳成长和成才的历程来看,他并不是京剧表演艺术的天才,他的成功是汗水浇灌出的花朵。
梅兰芳,男,原名梅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别号“缀玉轩主人”。1894 年10 月22 日(农历九月二十四日)生于北京一个梨园世家,祖籍江苏省泰州市。祖父梅巧玲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十三个名伶之一,有“活萧太后”之称,又有“义伶”和“胖巧玲”之誉。梅兰芳4 岁丧父,15 岁丧母,从小由拉胡琴为生的伯父梅雨田抚养长大。他的姑母秦老太太曾说,梅兰芳小时候见了人总是低垂着眼皮,不会说话,就是一个“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小孩儿,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将会成长为中国京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成为世界级戏曲艺术大师。小时候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艺术天分的梅兰芳,为什么没有学习其他的艺术而是进入了梨园行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是父亲兄弟两家的单传独苗,肩负着延续梅家香火的责任,命中注定要承袭父兄之业。首先,从社会习俗来说,在辛亥革命以前,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女人不能进戏园看戏,京剧舞台更是不允许男女同台演出,所以,戏台上的女性形象——“旦角”都由男演员扮演;并且,宋元明三代的户籍制度也曾规定,“戏子”家的孩子只能从事唱戏这一行,虽然清代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但却仍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持续存在。另外,从家庭期许来说,梅家从梅巧玲开始就已经红遍京城,到了梅兰芳这一辈,家族当然指望他能继承梅家衣钵,所以,梅兰芳的人生之路似乎已经命中注定,他的人生被家族寄予了厚望。梅兰芳从8岁那年正式开始学戏。
他的第一位老师名叫朱小霞,是一位略显刻板的老师。当梅兰芳面对最基本的唱段的开头几句,怎么学都不能上口的时候,朱师傅气得撂挑子不干了,并扔给梅兰芳一句话:“祖师爷没赏你这口饭吃!”之后,梅兰芳大哭一场,并暗下决心,非要吃祖师爷这碗饭不可。后来,在跟着其他老师学艺的时候,不管再苦再难,梅兰芳都咬牙坚持。
虽然小时候的梅兰芳没有唱戏天分,但是天才往往“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高尔基)我们都知道,在旧时代,唱戏的艺人被称为“戏子”,在社会中是被鄙视的一类人,梅兰芳学戏时,他的大伯就曾希望侄子脱离这个“下九流”的行当,堂堂正正地做人。但是,京剧艺术已经渗透进了梅兰芳的血液,他选择了遵从内心、坚持学戏。对学艺之初的梅兰芳来说,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好的出发点。百学须先立志,梅兰芳从小立志从艺,并且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坚持不懈地思考实践、精益求精,才最终登上京剧艺术事业的巅峰。
“万丈高楼平地起”,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是我们在各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基础。梅兰芳先生的幼功非常扎实,可以说,他的京剧成就是他用少年学艺时的耐心、毅力与单调、枯燥甚至痛苦的练习换来的。他在回忆录里曾说道:“我是一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的学艺过程,与一般艺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会抄近路。”他在唱功、做工、武工等方面的幼功非常扎实,都经过了严格的系统训练。
在梅兰芳9 岁的时候,家里没有能力给他请老师,就把他送到表姐夫朱小芬家里借学,当时,教他的师傅是著名老艺人时小福的弟子吴菱仙。梅兰芳住在姐夫家里,跟姐夫的弟弟朱幼芬和表兄王惠芳一起学青衣戏。
那时候,从小学唱戏的孩子都是在师傅的打骂中成长的。可是,吴先生不体罚学生,却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他认为每一个唱段学生都必须练到几十遍才能有坚固的基础,最基本的身段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准确、不走样。在唱、念、身段等京剧表演的基本功方面,吴菱仙的教导为梅兰芳的艺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每天5 点钟,当师傅带着大家喊嗓子的时候,别人喊10 遍,梅兰芳要喊20 遍、30 遍。梅兰芳在他的回忆录里说,那段时间“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有工作。”就这样,梅兰芳大约学了三十几出戏。
梅兰芳和同学朱幼芬、王蕙芳三个孩子相继登台后,人们往往喜欢将他们进行对比,王蕙芳以天资聪慧被人称赞;朱幼芬以响亮高亢的嗓音获得称赞;至于梅兰芳——梅家的这第三代,摇头的人就多了,从表情、身段,到唱腔、念白都被质疑:“这孩子怎么就一点都不像那胖巧玲呢?”甚至,人们当面表示出深深地惋惜:“声音怎么那么闷呢?”对人们的这些评论,年少的梅兰芳只是听一听,而照常潜心练功、用心演戏。随着梅兰芳戏艺的进步,有一天,他的表演水平终于赶上了蕙芳。兄弟俩一度在戏园子里同台亮相,风采相当,戏迷们称他们“兰蕙齐芳”。
少年梅兰芳不仅学习正工青衣戏,11 岁时又开始学习武工戏。武工就是戏曲中的武术表演。比起武行来说,旦角学习武工省事多了,但也要孜孜不倦、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可以登台的水平。梅兰芳先学了“小五套”,小五套学好了,才学其他的套子。然后就练“快抢”和“对枪”。手上打着靶子,脚上也是有章法的。梅兰芳学习了武旦的踩着跷打靶子,刀马旦的穿着彩鞋或者薄底靴打靶子,还学过像武生那样穿着厚底靴打靶子。生行穿厚底靴是从小就习惯了的,可是学习旦行的习惯了穿彩鞋,换上厚底靴后手里还要打靶子就很不容易。梅兰芳练了快两个月才敢穿厚底靴登台打靶子——他是个在表演上精益求精的人。
不过,梅兰芳练功练得最苦的还是跷功。他先把一块长方形的砖放在长板凳上,然后踩着跷站在这块砖上,一站就站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冬天,还要踩着跷在冰地上打靶子、跑圆场,一不留神就摔跤。梅兰芳先生回忆起幼年练功时曾说:“任何事情必须先难后易,才能苦尽甘来啊!”跷工锻炼了梅兰芳的腰腿,让他在60 岁以后还能出演繁重的刀马旦戏《穆桂英挂帅》。每一次付出的汗水,都是成功的积累,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京剧史上成就最为辉煌的表演艺术大师,被公认为“四大名旦”之首,就是因为他幼功扎实,并且在从艺的道路上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虽然说,梅兰芳小时候看起来没有特别的天分,可实际上,他非常善于学习,他不过是比同龄的孩子开窍晚了些而已。比如,他将观摩他人演戏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俗话说“千学不如一看、千闻不如一见”,看戏是少年梅兰芳紧张学艺时最大的“娱乐”,看戏观摩也成为他的重要学习方式。从14岁正式搭班演出开始,他观摩的机会更加多了起来,他吸收各家的唱腔和身段优点,转化为自己的演技和能力,形成自己的长处。在喜连成班,梅兰芳每日白天演唱,晚上仍然在姐夫朱小芬家里跟吴先生学戏,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进步得很快。在戏班里,梅兰芳没有同龄孩子那般自由快乐,他的生活极为规律:吃饭、睡觉、学习、上台、观摩,将每一天塞得满满当当,看戏是他业余时光唯一的乐趣。他每天总是不等开锣就到现场,一直看到散戏才走。每天的表演结束后,别的孩子都会抓住难得的机会跑出去玩,梅兰芳却始终在下场门前和乐师们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细看每一个人的表演,舍不得离开一步。无论看的是角儿的戏,还是一般演员的戏,他都会在心里默默给出评价,然后去粗取精、扬长避短、为己所用。他曾这样说:“我在艺术上的进步与深入,很得力于看戏。”看戏观摩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让梅兰芳的演技日益提高。
当时,在戏曲舞台上大红大紫的演员有很多,梅兰芳大量观摩了谭鑫培、王凤卿、余紫云、陈德霖、路三宝等诸多名家的演出,其中,最让梅兰芳看得过瘾并深有体会的戏大多都是“伶界大王”谭鑫培所唱。谭鑫培是程长庚之后辛亥革命以前,在京剧生行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表演艺术家。他集众家之长,创造了既优美又有表现力的新腔,还把单纯的“唱戏”和“演戏”发展成“演唱”。梅兰芳不仅学到了谭鑫培那绝妙的技艺,更学到了他革故鼎新的气魄。他曾盛赞谭鑫培的气质和演技,他说:“我初看谭老板的戏,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想。当时扮老生的演员,都是身体魁梧、嗓音洪亮的。唯有他的扮相,是那样的瘦削,嗓音是那样的细腻悠扬,一望而知是个好演员的风度。”每看一出戏,梅兰芳总是进行一番评论,不但要指出他人的粗劣之处,更注重吸取他人的长处。观摩久了,在演技方面,他不知不觉有了提高,慢慢地,在台上他“一招一式,一哭一笑都能信手拈来”。所以,他一直认为“一面学习、一面观摩的方法是每一个艺人求得深造的基本条件”。许多年以后,当他也开始带徒弟时,他不但要求学生看本工戏,也要求他们看各行各角色的戏,他说:“看的范围愈广愈好。”
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在他的一首《戏为六绝句》中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认为,要想写出伟大的诗句,必须要在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熔古今于一炉。
梅兰芳先生就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成就自己的艺术人生的。梅兰芳在被朱师傅弃而不教之后,遇到了恩师吴菱仙。之后,他又向王瑶卿学艺并创立梅派“花衫”行当,又从茹莱卿学武工,向路三宝学刀马旦戏,向钱金福学小生戏,还正式拜师并系统学习了昆曲。于是,梅兰芳不仅掌握了青衣行当的表演精髓,还掌握了其他各个行当的表演技巧,可谓是转益多师、全面发展。
梅兰芳真正的启蒙老师是吴菱仙。吴先生善待梅兰芳,对梅兰芳的教导更是认真而严格,让梅兰芳的表演技艺得以快速进步。为什么吴先生会对梅兰芳格外用心呢?那是因为吴菱仙在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的“四喜班”待过好多年,曾不止一次得到过忠厚待人、仗义疏财的梅巧玲的帮助。梅兰芳在回忆录里说,有一次,吴师傅家里遭遇意外,让爷爷知道了,爷爷远远地扔过一个小纸团儿,说:菱仙,给你个槟榔吃!可是接到手里,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银票。1904 年,梅兰芳11 岁了。为了让他多一点实践机会,也出于对梅兰芳家境的考虑,吴先生引荐他出演了昆曲《长生殿·鹊桥密会》里的织女,小小的梅兰芳由吴先生抱上椅子才登上了鹊桥。演出非常成功,这出戏梅兰芳唱了一辈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911 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探花。
另一位对梅兰芳影响极大的老师是王瑶卿,王瑶卿堪称京剧表演艺术的革新家。他的表演上承前辈梅巧玲、余紫云的衣钵,下启梅兰芳、程砚秋的端绪。他创造性地融合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夫,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取了一个与青衣对应的名称“花衫”。可惜,王瑶卿在壮年之时嗓子坏了,不再唱戏,就没能继续研究传统青衣的表演方法。梅兰芳在向王瑶卿学习之后,更加注意唱做并重,表演风格上发生很大变化。后来,梅兰芳把青衣的唱腔革新出新的板式,把花旦的身段创编出新颖的花样,又把刀马旦设计出很有新意的套路,这样便真正创立了梅派“花衫”行当。当时,梅兰芳曾提出向王瑶卿正式拜师,可是,王瑶卿认为自己和梅兰芳是平辈,所以没同意正式拜师,而是要和梅兰芳以兄弟相称。然后,他逐步把自己的拿手好戏《虹霓关》《汾河湾》《樊江关》等倾囊相授,并且,他只要教了哪出自己就不再出演哪出戏,表现了艺术家“让戏”的高尚品德。梅兰芳从大哥那里不仅学到了技艺,也学习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成年后的梅兰芳演这些戏都获得了极大成功,而这与王瑶卿早期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梅兰芳还有几位老师是不能忘怀甚至终生感激的,比如教他武功的茹莱卿。茹莱卿是梅兰芳外祖父的弟子,40 岁以前演武生,长靠短打都很出色,40 岁以后嗓子坏了,就跟梅雨田学胡琴,为梅兰芳伴奏了很多年。茹莱卿的武功教得严格,梅兰芳也学得扎实。梅兰芳的刀马旦戏师从路三宝,他从路三宝那里学会了最重要的一出戏——《贵妃醉酒》。后来,这出戏经过梅兰芳不断修改后,成了他的保留剧目。梅兰芳还有一位老师——钱金福,他是京剧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架子花脸兼武生演员,梅兰芳向他学会了《镇潭州》和《三江口》这两出小生戏,虽然梅兰芳只在堂会上唱过这两出戏,而没有在戏园里唱过,但是这两出戏为梅兰芳后来在《木兰从军》里反串小生打下了基础。
另外,梅兰芳的昆曲根底非常深厚,因为他在少年时期得到了“青衣泰斗”陈德霖的昆曲旦角戏真传,还得到了当时最著名的净行李寿山老师的教导。而陈德霖和李寿山两位都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程长庚的学生。程长庚是京剧第一代演员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拿手戏有300 余出,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一起并称“老生三甲”,程长庚名列“三甲”之首,集“京剧鼻祖”“老生泰斗”“剧神”等美誉于一身。在从艺的道路上,梅兰芳勤奋学习、转益多师、全面发展,终于成就了自己。
悠悠故乡情,不忘故乡根。泰州是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梅兰芳因泰州而自豪,泰州因梅兰芳而骄傲,因此,泰州人民学梅、唱梅、研梅的氛围非常浓厚。而对泰州学子来说,则拥有了一份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和精神资源,著名戏剧家田汉曾说“梅兰芳是一座艺术的宝山”,这座宝山是勤学、苦练铸就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不断进取,为新时代的戏曲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