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花儿”中的衬词衬腔研究

时间:2024-06-18

李欣沫

(新疆艺术学院 文化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花儿”是诞生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民歌。“花儿”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了唱词同音共律的衬字、衬词、衬句,这就是“花儿”的衬腔。衬词衬腔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方言、语气音调的艺术再现。衬字衬词衬腔也可以提取一些“花儿”的曲目名称,因此在曲调中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衬词衬腔与“花儿”的曲令浑然天成,使“花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曲调更加洋洋盈耳。

一、“花儿”衬词类别

(一)语气助词类

语气助词类的衬词在我国各民族民歌中较为多见,在口语中,感叹词和语气助词往往是语气语调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此类衬词在方言里更加明晰。民歌中语气词的使用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展现了各自语言特点、生活习俗、交际方式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语气助词有“哎、吔、耶、哟、哎哟、嘛就、呀啊、哎耶、者耶、哎嗨哟、哎哎哟、哎哟嗬”等,这些独特的词语正是西北老百姓朴素率真的口语,其在“花儿”的演唱中承载着辅助语调、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也是“花儿”的艺术体现。

(二)象声拟人类

民歌中那些模仿人们生活中音响的拟声词、象声词,便是“花儿”中的象声拟人类衬词,有的模仿民间乐器,有的则模仿自然界其他音响,如“当啷啷哟、噗楞楞楞楞楞、噗噜噜噜、啪啦啦啦、呛啷啷啷”等;还有表现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欢笑声、怒骂声、哭叫声、哀嚎声等。比如,《尕妹是天上的白鸽子》便巧妙地模仿了鸽子飞出笼的声音:“噌楞楞楞,呛啷啷啷,响呀”,使歌曲更显生动、活灵活现。

(三)称谓指代类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民歌“花儿”中,为了满足抒情需要,歌者会将相互呼应、对答的词编入歌词中。这种指代类衬词代入感强,可使音乐听起来更亲切,艺术表现更生活化。但这类衬词时常在每段歌词中毫无二致,有时与实词的联系并不密切,如“花儿”中常见的“阿哥、尕阿姐、尕妹妹”等。称谓指代类衬词虽然属于名词,但作为具有指代功能的衬词时,便会失去原有的词性,如《活割了身上的肉了》第六小节的“哎阿哥听么”中“阿哥”就是虚词,不再有具体的指代意义。

(四)表意性衬词

这类衬词虽然看起来像有较为清晰的意思,但实则不然,因为它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对民歌意境的衬托,在“花儿”歌词中,它的文字意义被弱化了。在诸多“花儿”歌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音乐上独立成句的衬句,其在一首歌中通常作为稳定搭配的结构,在每段中的位置如出一辙,属于“花儿”中抒发基本情绪的乐句。比如《细细看阳世上有名望呢》这首歌中出现了两次的衬句“哎呀我的阿哥的肉呀”,位于歌曲基础情绪表达的地方,每次出现的结构部位都相差无几。

二、“花儿”衬词表现形态

(一)头衬形态

头衬形态即在曲首加衬。许多“花儿”都在曲头插入呼唤性衬词,使抒发感情显得非常自然,发挥助兴或者称呼对方的作用,从而引入正词。有的衬词则紧跟曲首的正词,不形成单独的乐句;有的则是多字衬句,配以婉转的旋律,给人以悠长的美感。例如,在《白牡丹心里开了》此歌曲中,开头的歌词直接点题,以“哎哟,花儿哟,咿耶哟”的行腔持续了10小节,语气极其富有感召力。

(二)腰衬形态

腰衬是指衬词出现在民歌歌词中间,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衬词都可称为腰衬,其在歌曲中具有乐句连接过渡、乐段承上启下、扩充民歌结构等作用。腰衬具体的呈现方式为句中镶嵌、句尾感叹、句间扩充、段式并列,从而为民歌增添了浓烈的民族色彩,结合独特的民族方言,用以凸显某种氛围或情绪。

(三)尾衬形态

众多“花儿”在正词唱完之后的结束句里,往往会出现一些由语气助词如“耶”“吔”“呀”“哎哟”等构成的点缀性衬词。它们虽然经常出现在乐曲中,但却没有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乐句;此外,还有一种可以使乐段的结构饱满的结束句,其以一个衬句作为歌曲的终点,使调式调性得到较为显著的体现。

三、“花儿”衬腔

(一)“花儿”衬腔类型

“腔”是指歌曲旋律中承载衬词的歌腔。衬腔的形成,最开始是出于对音乐抒情性的渴求,之后被填上了合适搭配的衬词,从而使演唱者表现得更加自如、流畅。演唱者之所以能形成各种各样的特色衬腔,是因为借助语气助词、叹词等来抒发内心的感情,并在演唱中艺术性地处理这些衬词。各地“花儿”的衬腔从音乐材料使用以及结构本质来看,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音形式、乐汇形式、乐段形式。

我国民歌中虽然掺杂多种类型的衬腔,但是以单音形式呈现的衬腔最具普遍性,其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和口语特点,乐节、乐汇乃至乐段形式的衬腔常常和助词类的衬词一起出现,其对旋律的展开和音乐结构的扩充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衬腔形式使得各地“花儿”的旋律更加丰富。民间艺术家们巧妙运用这些衬腔,也使“花儿”唱腔变得丰富多彩。

(二)“花儿”衬腔旋律形式

旋律是若干乐音有结构、有规律的运动,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经过适当的艺术创作而产生。它包括一定的音高位置和时值长短,是具有逻辑性的曲调,在调式与节拍的基础之上形成。

从各地流传的“花儿”衬腔旋律的情况来看,其可以分为平行、级进、跳进三种形式。首先,平行是各地区“花儿”中最为普遍的衬腔旋律,指的是同音重复的旋律形态。其次,级进由音阶排列形式构成,是一种旋律进行中的形态,它不仅是较为常见的民歌旋律构成,也是民歌旋律发展的基本元素。跳进又细分为小跳以及大跳。小跳是扩充旋律的常用手法,正常为三度音程构成较为平缓的旋律进行,并经常与级进和重复的方式同时运用,比较来看,小跳比同音反复或级进的形式显得更生动、流畅。大跳旋律奔放、开阔,是四度及以上的大幅度进行,能使旋律线条增大,可形成鲜明的艺术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地“花儿”的衬腔还广泛运用了重复和模进的旋律发展手法。众所周知,重复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旋律发展方式,衬腔形成主词主调,交替连接对词,在音乐旋律中盘旋,自然过渡到音乐高潮,推动曲令旋律的发展,也使曲令与歌词起伏衔接。如果去掉所有的衬词与衬腔,旋律的句式将被破坏,歌词的生动活泼性将大大减弱,从而失去曲调的意蕴美感。

四、“花儿”衬词衬腔的文化意义

在“花儿”中,衬词衬腔的运用极为普遍,基本达到了“无歌不衬”的地步。在所有衬词中,表达语气的感叹词、助词最多,象声拟声类次之,大多为没有实义的虚词,实义性衬词占的比例较少,而且这些实义性衬词在歌曲中并不具有原本的意思。衬词衬腔在歌曲中的表现形态独辟蹊径,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其衬腔有单音乐汇、乐句、乐段等多种类型,并通过加复、加叠、加插,以及平行、级进、跳进等形态促进了旋律发展。衬词衬腔的结构形态在民歌中表现为首衬、间衬和尾衬。它们在“花儿”的音乐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花儿”中,衬词衬腔不但具有加强语气、活跃气氛、渲染情绪、发展旋律、润饰正词等表现功能,更具有加衬扩充、连接过渡、启示引入、平衡结构及加强收束的结构功能。[3]从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民族学等角度来看,与正词相比,民歌的衬词更固定,受社会变化和历史流变的影响不大,因此稳定性和传承性比正词强。民歌的衬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各地不同方言的差别,是形成民歌地域标志的重要原因。衬词衬腔之所以成为民歌不同地域不同色彩表现的重要元素,是因为民歌中的衬词集中体现了方言的特殊之处。

五、结语

对于“花儿”衬词衬腔的研究,也是对我国西北地区人民生活情境的间接解读。“花儿”的衬词衬腔之间围绕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主线,是艺术形式的互补完善与情感中共同发掘的过程,从而达到“歌以言情”的精神意境和曲乐的真实目的。“花儿”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当地民歌的真正内涵,为后人在音乐创作时提供珍贵的民间艺术素材,也成为了当代年轻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