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时间:2024-06-18

于静敏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云浮 527300)

艺术歌曲起源于欧洲,盛行于18 世纪初,是一种与民歌和流行歌曲并列的、独立的艺术体裁。艺术歌曲多以著名诗歌为歌词,通过词、曲、伴奏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很强的曲调表现力,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作曲家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莫扎特等均是西方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其中舒伯特的《冬之旅》被誉为艺术歌曲的巅峰之作。20 世纪初期,艺术歌曲从西方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音乐市场迅速发展起来,掀起了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高潮。

中国的艺术歌曲受欧洲影响很大,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西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艺术歌曲发展至20 世纪40 年代,以赵元任、黄自、萧友梅等为代表的杰出作曲家将中国艺术歌曲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独具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创作得到了蓬勃发展,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风格方面都极具中国艺术魅力。这一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将西方技巧与中国的诗词歌赋及民间民俗文化相融合,用浑厚的钢琴伴奏表现出歌曲的张力,让情感、旋律与诗词三者紧密结合。《玫瑰三愿》是始于中国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由黄自谱曲的一首艺术歌曲,极具时代特性。

一、《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干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干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龙七词,黄自曲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多以民族解放等方面为主。当时龙榆生先生(即龙七)是上海国立音专的文学老师,淞沪战争停战后,龙榆生先生返校后,骤然间看到校园满地凋零的玫瑰,一片萧条景象,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文短小精炼,借物喻人,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柔弱女子不甘命运安排,渴望得到关爱的形象。该词后来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谱曲,做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歌曲旋律委婉跌宕,词曲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韵味贯穿于曲子的始终。

龙榆生先生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表达作者对处于社会底层妇女的残害和不平等待遇的同情与不满,以表达对多姿玫瑰花的无限热爱。从歌词中可以看出,黄自曲、龙七词的《玫瑰三愿》,词幽曲雅,抒情畅意,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的女人们对青春、自由、幸福的渴望,以及被无情摧残的哀怨。花似人,人似花,一句“好教我留住芳华”,是花的哀叹,也是人的憧憬。

二、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从内容、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无一不体现出歌曲的价值所在,对后世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将从《玫瑰三愿》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歌词以及旋律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音乐特征。

(一)《玫瑰三愿》的创作手法

《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运用了重复法、模进法等创作手法,下面依次从这些创作手法来分析其音乐特征。

重复法:重复有利于巩固音乐主题,强化音乐形象,加深听众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和记忆。从分类上讲,重复法主要分为严格重复和变化重复两种,黄自先生在创作这首《玫瑰三愿》时就运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变化重复,亦称局部重复。其特征是重复之前的部分旋律,而将其余部分(可以是句首、句腹或句尾)进行变化。变化重复也是旋律发展中应用较多的手法,使旋律保持统一,又获得变化发展。(见谱例1)

上面两个乐句共四个小节,第二乐句重复第一乐句的前两小节,后两小节发生变化,第一乐句尾音落在了主音上,第二乐句尾音落在旋律的属音上。

模进法:模进即模仿进行,将某一乐句、乐汇、乐节的形态,在不同高度进行模仿,动力性较强,具有进一步展开的含义。模进法可分为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上行与下行模进等多种类型,《玫瑰三愿》运用了其中的严格模进。

严格模进,即完全模进,严格按照之前的旋律在不同音高上模仿出现,其节奏及各音程之间的级数或度数与模仿的旋律基本相同。(见谱例2)

上例中前奏的第二小节由第一小节上方二度的严格模进,后面歌词中第二个“玫瑰花”是由第一个“玫瑰花”上方二度的严格模进。

(二)曲式结构特点

《玫瑰三愿》是一首并列型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调性布局E-升C-E,6/8 拍子,两段采用两种不同主题材料加以陈述。乐曲前4 小节节奏舒缓平稳,至12 小节为第一乐段,由两句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乐句组成。第一个乐段为叙事乐段,E大调,6/8 拍,“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干下”以“玫瑰花”开头,描绘玫瑰花宁静优美地绽放,充满活力,同时玫瑰花的娇艳、绚丽、多情,折射出命运的哀伤之情。第一个乐段由两个四小节构成,呈方整型的结构,以模进的手法变化展开,旋律朴素,和声与前奏部分大致相同。第二个乐句采用动机模仿手法,由第一句深入和发展而来,情绪进一步深化,较第一句装饰更精巧,整个乐段力度较弱,旋律明朗。最后一句采用9/8 拍收尾,延长了旋律时值,让人回味悠长。

谱例1:

谱例2:

第二个乐段共三个乐句,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玫瑰花“三愿”,此乐段为4+4+5 的非方整型结构,第二句和第三句为第一句的模进。第二乐段调性从E 大调转为升c 小调,情绪变得更加哀怨、委婉和期盼。歌曲的三个愿望:“我愿那妒我的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莫凋谢”,旋律音域不断上升,力度是:mf-p-f,音程跳进也逐渐增加,使整首乐曲的情感和情绪达到高潮。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华”结束句为独立性尾声,揭示了三愿的目的,结束句的和声“主-属-主”的结构使得E 大调的调性回归,从而很好地渲染了歌词的主题。

(三)旋律特点

《玫瑰三愿》是一首叙事性艺术歌曲,用舒缓的前奏、优美的旋律来刻画人物内心的不甘与渴望。黄自先生运用了模进的手法,从调性、和声、节奏、歌词等方面,表达了人们心中向往的幸福、自由、美好的生活。谱例如下:

歌曲运用了模进的手法,写出了“玫瑰”的“三愿”,旋律调性由E 大调转为升c 小调,情绪更加哀怨、委婉和期盼,表达出了人们内心复杂的心情。《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旋律优美,艺术气息浓厚,既典雅精致,又富有感染力,让人们体会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日本法西斯的入侵,面临国破家亡、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凄凉环境中的人们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渴望的心情。

三、结论

本文从《玫瑰三愿》歌曲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特点和旋律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在创作手法上,《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运用了变化重复、严格模进、拟人、展开、对比、押韵等创作手法。在曲式结构特点上,《玫瑰三愿》采用并列型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调性布局E-升C-E,6/8 拍子,两段采用两种不同主题材料加以陈述。在旋律特点上,《玫瑰三愿》的旋律委婉动听,典雅、深情、生动,感情细腻。整首曲子以文字来表达情意,以音乐来渲染情感,从而刻画了一种受社会阶层迫害、茫然无助,却又不甘于命运,渴望平淡、爱与被爱的心境,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的人们对青春、自由、幸福的渴望,以及被无情摧残的哀怨等主题。

《玫瑰三愿》作为黄自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该曲一经问世,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如诗如画的优美抒情,无不让人感受到作品中的细腻情感和动人画面,它既体现了作曲家黄自先生对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水准高度,同时也展现出中西文化结合的情感特色。可以说,《玫瑰三愿》是我国艺术歌曲的瑰宝,它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基石。特别是歌曲中新思想的注入,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对后世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