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

时间:2024-06-18

张凤丹

(四川省简阳市文化馆 四川 简阳 641400)

舞蹈具有较强的锻炼价值,同时又可促进休闲交友。近些年来,文化馆持续开展舞蹈活动,不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文化馆群众舞蹈文艺活动应确保编排过程以及创作过程足够科学,以满足群众基础需求为前提,及时思考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对文化活动进行传播,有效地培养群众文化素养。

一、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舞蹈是相对常见的艺术形式,依托音乐带动人们运动,受到广泛青睐。文化馆群众舞蹈与专业化的舞蹈具有明显的差异,群众舞蹈以群众生活为基础,凸显社会性特征。此种社会性群众舞蹈的显著特征便是给群众带来精神层面的需求以及情感层面的需求。群众舞蹈是群众在空闲时间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此种活动不需要过多准备专业动作,群众基于自身的感悟参与表演,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会受到创作者思想观念的影响,各个区域的群众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对应的舞蹈内容表现出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以少数民族的舞蹈为主。所以,在群众舞蹈的实际编排与创作中,相关人员要从多个视角出发,不断提升群众舞蹈的创作标准。

其一,群众舞蹈表现出群众性。舞蹈表演者以群众为主,群众舞蹈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密切,舞蹈作品的生活色彩是质朴与率真的。专业舞蹈表演的形态以多样化为主,即单人表演形态、双人表演形态、组舞表演形态与三人表演形态等,而群众舞蹈更多地表现出群舞特征。群众舞蹈兼具娱乐功能与健身功能,舞蹈对场馆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可随意选取场地,仅仅能够容纳一些人员即可,如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广场、社区花园、公园以及街道等都可以成为群众舞蹈的场地。

其二,群众舞蹈表现出多样性。对于文化馆的群众舞蹈来说,不管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加入舞蹈活动中。群众舞蹈包含丰富的类型,如情绪类型的舞蹈、情节类型的舞蹈、民族类型的舞蹈、国际类型的舞蹈、宗教类型的舞蹈等,其对应的风格是多样化的。群众舞蹈还包含休闲娱乐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等。

其三,群众舞蹈表现出民间性与普及性。就民间性而言,群众舞蹈依靠群众实现广泛流传,每一个国家与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民间类型的舞蹈,长时间的资源积淀,按照口头形式实现代代相传,最终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普及性而言,文化馆群众舞蹈动作相对简单,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群众也可轻松学习,能满足多个年龄段的群众的需求。群众舞蹈表演出现大规模舞蹈形式与舞剧形式的情况少之又少。群众舞蹈存在于平民百姓之间,旨在带给他人欢乐,实现美育的目标。

二、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关键点

(一)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及创作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舞蹈以人民群众为主,集中表现为休闲娱乐的内容,此种活动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化动作,而应与群众实际生活相贴合。所以,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应关联生活,在创作之前深层次走进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生活包含哪些内容,在一系列的体验与感知之下开展舞蹈创作,提高群众舞蹈编排的质量。换言之,和群众生活相贴切是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的关键点,比如广场舞可被列入群众舞蹈的编排行列。文化馆群众舞蹈材料的挑选要与群众特征存在内在关联,优选和群众生活习惯一致的舞蹈编排素材。群众往往喜欢看电视剧,部分电视剧与群众自身喜好相匹配,来源于家庭层面、工作层面与生活层面,可轻松地吸引群众的注意力。群众舞蹈编排可参照电视剧情节,促使群众生活与情感需求相结合。群众寻找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群众舞蹈活动的参与度,这可以带给群众良好的舞蹈感受。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舞蹈是群众进行情感沟通的途径,挑选素材的过程中应强调群众具体情况,对群众舞蹈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在挑选舞蹈材料的过程中,要研究群众舞蹈地区性需求,围绕地区文化与风俗特点完成素材选取,创作群众舞蹈,以此彰显群众舞蹈的实际特征。

(二)保持群众舞蹈结构的新颖性

对舞蹈结构进行新颖化设计,要注重群众舞蹈主题引出的方式。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对应的舞蹈结构与主题要传递舞蹈内在情感,内在的结构可凸显新颖特征。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要立足于群众生活,挑选积极向上的模式进行创作,要熟知群众舞蹈实际组成结构,全方位传递情感,体现群众舞蹈的创作成效,得到群众青睐。也就是说,群众舞蹈创作格外强调舞蹈主题,要内化群众舞蹈结构,创排人们欢迎的群众舞蹈。特别是年轻群众,其加入舞蹈活动的主动性不高,此种情况下,文化馆应借助舞蹈结构的创新,比如利用芭蕾舞与街舞等舞蹈形式,强调追求梦想的核心目标,带动年轻人加入文化馆舞蹈的编排。在此期间,要注重打造群众舞蹈的形象,文化馆群众舞蹈应以群众为主,舞蹈编排与创作期间,不仅要强调材料选取,而且要尽量营造美好的舞蹈人物形象。在地区以及群众文化水平的制约之下,群众艺术能力整体不强,那么群众舞蹈编排期间要强调通俗易懂的理念。如果舞蹈内容复杂,会增加群众的理解难度,还会影响到编排的有效性,不能充分地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舞蹈中的人物塑造要和群众生活特征相适应,凸显通俗易懂的优势。比如,舞蹈艺术大赛中引进《选村官》的舞蹈,呈现出乡村人民的真实生活场景,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继而促使这一群众舞蹈获得了“群星奖”。另外,要注重群众舞蹈动作设计,文化馆群众舞蹈的动作设计需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动作作为群众舞蹈的媒介与载体,群众舞蹈凭借动作及作品设置传递情感,动作设计是舞蹈作品精神诠释不可缺少的内容。观众观看动作,可初步分析舞蹈传递的情感。文化馆群众舞蹈作品对应的动作设计并不是核心点,舞蹈的演员便是群众,而群众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不强,动作要体现出简单的特征,彰显群众舞蹈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三)丰富设计群众舞蹈音乐

就群众舞蹈具体的编排与创作而言,对舞蹈音乐进行丰富化设置是主要项目。舞蹈表演期间,音乐是基础组成要素,合适的舞蹈音乐可加快群众舞蹈的编排进程。群众舞蹈编排应保障舞蹈编排风格满足内容特点,促使内容以及音乐之间互相呼应,增强舞蹈表现能力。音乐创作阶段要思考群众生活,争取挑选简单明快与感染力强的音乐,给高效率的群众舞蹈编排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群众舞蹈音乐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是关键。

(四)提升道具设计水平

舞蹈道具设计水平影响到群众舞蹈创作的科学性。在群众舞蹈实际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道具是需要重点思考的。群众在舞蹈表演期间准备道具,相关道具能够给舞蹈表演增加色彩,凸显舞蹈主题。群众舞蹈道具的设计应围绕舞蹈风格进行,确保道具和舞蹈内容互相适应,使群众舞蹈体现出丰富化的特征。以少数民族风格舞蹈为例,可以适当引进民族风格的道具,展现少数民族特色。编排群众舞蹈要注重舞蹈体系,通过道具设计可以强化群众舞蹈编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过程中,道具与场景创设都是至关重要的。道具广泛存在于文化馆群众舞蹈中,一方面起到吸引观众目光的作用,另一方面给舞蹈表演者提供参照物,即道具可带给舞蹈表演者改进的启示,凸显群众舞蹈真实性。道具的设计可以是千变万化的,然而并不是任何一种道具都能存在于舞蹈编排体系内的,核心点是适合。以泉州舞蹈比赛《欢乐茶乡》为例,其依托绿色道具获得创意奖项,道具代表着茶园环境,和主题密切相关。事实证明,道具在舞蹈编排上应凸显基础原则要点,时刻关联材料选取的合理性,进而挑选对应舞蹈道具。舞蹈编排与创作要注重文学化,群众舞蹈不可和专业类型的教育舞蹈相比较,这并不代表创作者在编创舞蹈作品期间可淡化文学性。生活是艺术的生成途径,舞蹈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若文化馆舞蹈创作者能够引进文学因素,提高参演者的文学素养,培养群众与参演人员的人文精神,将有利于群众舞蹈的宣传和推广。

(五)群众舞蹈编排应存在时代特征与积极性

群众舞蹈的本质是艺术文化,应真切为人民服务,带给群众积极向上的气氛。新时期文化馆的群众舞蹈编排应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艺作品的时代特征。我们要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传承民族精神,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民族文化精神基于民族文化环境而形成,其和群众舞蹈的价值也表现出相似之处。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要掌握民族文化特征,即便进行舞蹈文化层次性转变,也要存有“文化基元”的效果。群众舞蹈的重要性决定着舞蹈可拥有多少群众,也就是说,群众舞蹈的编创要将作品转变为文化精神媒介,使群众动态化地感受民族文化精神,创设舞蹈作品和群众两者之间的桥梁,形成群众内心深处良好的共鸣,带动舞蹈多元化创新。基于此,群众舞蹈创作要想发展为繁荣的局面,应深刻明确群众舞蹈本质,体现地区性与主体精神。群众舞蹈创作意味着群众和舞蹈文化相关联。舞蹈作品创设在群众生活中,呈现出群众生活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所以群众舞蹈文化韵味可显著折射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其内在的美学品质以历史精神和社会精神为主,审美价值存在于群众的内心深处,继而确保群众舞蹈创作能感知历史的精神面貌与时代美感。

(六)保持群众舞蹈排练的合适性

群众舞蹈的具体编创应思考群众基础条件,群众所拥有的时间和能力是存在不同之处的,那么排练过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难度。文化馆的舞蹈编排要体现群众基础条件的合适性,若身体协调性良好以及身体协调性不良的群体同时存在,可针对性地划分类别。依托相似性,要组织对应群众进行舞蹈编创,这不仅要适应群众舞蹈目标需求,还要凸显表演者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在常规的文化馆群众舞蹈活动中,编排舞蹈仅仅主张整体设计效果,淡化内涵展现。尽管群众舞蹈是社会中各个行业的人员创设的文艺活动,可并不表明人们不需要挖掘内涵。舞蹈的编排合适,加入该活动的群众也会更主动地获取新时代知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群众舞蹈属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目前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分支。群众舞蹈给群众生活增添风景线,促进群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说明生活需要舞蹈的支撑、舞蹈需要生活传递内涵。在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中,要提高普及水平,加大力度,走进农村地区,提升舞蹈作品的知名度。群众化的舞蹈项目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在丰富人们情感世界的同时推动文化馆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