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希望的“声”命——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声音价值

时间:2024-06-18

杜若楠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2)

《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韦一航与马小远两个家庭抗癌的故事,是一部探讨生命意义的影片。虽然是一部讲述抗癌题材的影片,但是剧情没有从始至终贯彻“丧”,而是不断打破“丧、消沉”,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希望的氛围中。并且从“孩子”视角入手,孩子与《滚蛋吧肿瘤君》中的熊顿不同,孩子不是成年人,没有熊顿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正如导演韩延所说:“我不要展现特殊,我只要展现普通的人”,因此,他们更符合导演所想要表现的从普通视角下,展现人对疾病的内心活动,以此引发观众对生命的思考。本片除了视觉符号、剧情设置极具特色以外,声音符号也体现着导演的用意,用声音来配合视听语言,更能突出影片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与形象,因此声音成为本片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一、声音三要素

(一)人声

人声是声音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展现着人物的性格特色,也与剧情发展息息相关,影片开头韦一航用独白的方式来介绍人物关系,既让观众对人物形象与剧情有了大概的认知与了解,也更易于推动剧情发展,并且配以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使影片视听声画同步,也让影片的感情基调较为愉悦,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高潮发展起到铺垫作用;韦一航在不同时期面对马小远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变化不只需要视觉符号的表现,更是通过人声来直接烘托的。在俩人相识之初,韦一航始终保持警惕,并且沉默寡言、说话结巴,始终将自己藏于自己的世界之中,而随着情感的升华,韦一航逐渐放下了戒备,敞开心扉,开始表达自己,并与马小远成为好朋友,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也让韦一航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让观众与影片人物产生共情心理,更好地传达人物内心情感;在声音运用上,本片运用了方言,方言的使用展示了“父女”外来人的身份,并且也通过人声台词表现了外来人来大城市看病的艰辛与不易,凸显了小人物的辛酸,将父亲形象立体化,使观众有了情感共鸣,也呼应了导演所刻画的“普通”人的主旨;在哭声的运用上,导演并没有使用突然的“嚎哭”式,而是使用渐进的“释放”式哭泣,例如小女孩离开,父亲独自坐在门口发呆,导演设计的哭戏极具感染力,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被演员的哭戏感染,父亲从一开始流泪到后来痛哭,积压已久的情绪得到释放,以一种情感过渡的方式,让观众逐渐走入父亲情绪之中,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影像效果。

(二)音乐

电影音乐始终与影片剧情发展相同步,即声画同步,音乐配合视觉符号,更好地呼应影片主题,起到渲染烘托影片的作用。本片的音乐运用划分了两个阶段:前期幽默诙谐,后期温情柔和。这与影片剧情是相符合的,在影片初期,韦一航所产生的幻想配上富有希望的旋律,使影片的整体感情基调是积极的,与一开头韦一航躺在手术室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用音乐更加具象地表现韦一航的内心世界,并且为后期二人探寻“内心世界”埋下伏笔;在影片后期,随着病友群的解散、小女孩的离开,影片音乐逐渐以温情柔和为主,起到了情感烘托的作用,达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效果,即使没有对白台词,但是依旧把观众带入影片情感当中,再次突出了音乐渲染烘托的作用,也让观众产生共鸣;本片多次使用对比性极强的音乐来强调反转,例如,当韦一航在房间内偷偷观看马小远的直播,但被突然闯入的母亲以为在干“坏事”时,影片配以幽默诙谐的音乐,为影片增添喜剧效果,也为后续韦一航病情复发作铺垫;在马小远与韦一航旅游途中,影片以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为主,不仅暗示了韦一航此刻的内心活动,也为后期马小远晕倒的剧情反转提供了合理性。

(三)音响

音响指没有旋律的声音。影片动物音响的运用十分巧妙,导演通过音响来扩大空间感,而不是依靠视觉构图来框住观众想象力,例如,马小远带着韦一航去野生动物园,导演没有通过拍摄动物画面来营造视觉冲击,而是通过声音来演绎,这极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感,给足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并且依靠动物声与人声构造了两个世界,一边是因为疾病而无法走出现实空间的孩子,一边是在野生动物园里无忧无虑生活的动物,两个世界的对比也更加突出孩子们对自由世界的向往,表现孩子们的童真与无邪,更加渲染了人物角色,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在影片中期,马小远与韦一航幻想去溶洞里,虽然是在楼梯上,但是导演使用自然音来延伸空间感与想象感,冰块滴落的声音配合人声给观众呈现一种真实的想象,提升了影片整体效果;影片开头,韦一航躺在手术室里,导演用钟表滴答声、输液管滴落声等来营造即将做手术的紧张感,并为韦一航的想象起到过渡作用,这些声音的排列起到了叠加效果,让韦一航的内心活动更加鲜明。

二、声音设计

本片的声音设计是随着剧情发展而设计的,与大多数影片相似,多采用声画同步的手法,既烘托了影片内容,又渲染了影片情感,为观众理解影片主旨营造了情感氛围,降低了观影难度,但本片声音设计极具创新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逻辑性

逻辑性是本片在声音设计上的一大特点,除了动作音效逻辑性合理以外,情感音效逻辑也具有合理性。当韦一航的父亲发现自己儿子在偷偷试药时,父亲起初压抑怒火,此时的声音是平稳的,但面对儿子说谎时,父亲转而变得愤怒,而此时的声音是波动起伏较大的。由此可见,声音随着情感波动而变,并且导演在情感达到顶峰时,加入了扇脸而发出的啪啪声以及摔东西等声音,使得情感声音的逻辑性再次凸显;当马小远和韦一航在幻想旅行时,影片以带有希望的激昂的音乐为背景,此时声画同步,给影片营造了积极富有希望的氛围,随着剧情发展,影片又使用了对白配上舒缓恬静的音乐,起到了情感过渡的作用,为后期韦一航病情复发埋下伏笔,随之而来的就是绝望悲缓的音乐,配上韦一航进检查室的视觉画面,使得影片基调下沉,从而完成情感音乐的逻辑性;当韦一航与母亲夜聊时,韦一航问母亲,“如果自己离开了,你和我爸怎么过?”导演没有用沉默或者其他方式来结束话题,而是通过洗衣机嘀嘀声来结束话题,这样的设计既不显尴尬,也让剧情得以顺利发展,并让影片情感在此时稍加停顿,为后面父母拍摄vlog 营造情感高潮埋伏笔,由此可见,影片情感音乐的逻辑性十分显著。

(二)鲜明性

导演在声音设计上除了逻辑性以外,还带有鲜活性的特点。用模拟汽笛声来做转场,随之附上欢快愉悦的音乐衔接,使得影片感情基调随之转化,相对于依靠蒙太奇转场的方式,这种依靠声音转场的设计,使得影片效果极具创新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鲜明,让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并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新奇感;声音设计的鲜活性还体现在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当韦一航给父亲做完面回房间时,导演并没有设计情感性很强的音乐,而是通过父亲吃面的吸溜声来体现情感,表现父亲无声的爱意,相较于音乐,音响的运用更能直接表达出影片烘托的情感以及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二人去野生动物园时,导演运用动物声来表现男女主角内心对于自由的向往,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也展现了男女主角即使身患重病,但依旧保有童趣,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有烘托意义,也让人物更加鲜明。

(三)对称性

对称性是本部电影在声音设计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特点。本片的声画关系是声画同步,从而本片在声音设计上对称性的特点也就更加突出。在马小远带着韦一航虚拟旅行中,每一个“景点”都采用了不同的声音三要素,并不是使用相同的旋律来作为音乐背景,这种不同不仅让声音与画面符合对称性的特点,也让整体情感有起伏,并非单一情感,从而让观众可以更快速地融入其中;在韦一航全家聚餐时,随着剧情画面的发展,音乐逐渐响起,导演并没有用大篇幅的人声来作为情感高潮的烘托符号,反而通过韦一航的动作元素“鞠躬”配上音乐,从而完成情感高潮,因此,可以看出对于情感高潮的烘托,有时并非需要大段的旁白来烘托,音乐与动作元素同样可以达到情感高潮的意义,并且动作与音乐此时也是相对称的,并没有显得突兀;影片在展现父母vlog 内容时,没有一开始就配上哀怨悲伤的音乐,而是先用人声与画面相呼应,用内容来营造情感点,当母亲表现自己内心想法时,开始配上淡然舒缓的音乐,人声、音乐、画面三元素之间相互烘托相互对称,从而完成情感的表达,也让观众的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并非“突然式”展现。

《送你一朵小红花》作为“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确实体现了导演想要讲述生命价值的主旨,也体现了导演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更让观众了解生命的意义。导演似乎并没有过多展现影片技巧,而是以平淡温和的方式讲述故事,但每一个符号都不可或缺,每一个元素都相互配合,音乐价值与视觉符号的相互衬托,也更加展现了音乐元素在影片中的重要位置,总之,本部电影的音乐符号值得思考与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