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魏晓晨
(天津师范大学 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 300387)
曹保平的电影极具个人风格,他的创作往往以冷峻的笔调突出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焦躁复杂的生存状态。无论是早期反映云南农村政治生态下,面对熊家兄弟的欺侮与压榨,黑井村村民奋力反抗的电影《光荣的愤怒》,反映现代都市的人们在物质现实中逐渐迷失自我,从而苦苦挣扎与找寻的《李米的猜想》,还是犀利剖析人性与情感救赎的《烈日灼心》,荒诞闹剧下反映现实问题的《追凶者也》,无一不关注个体在复杂社会大背景之下,面对生存困境的迷茫、挣扎、选择与反抗。曹保平的电影通过对不同性格、职业、命运的人物进行塑造,表达其对于人性的认知与社会人文的反思。
曹保平导演曾在自述中,从人性思辨角度阐述其对于电影创作中塑造的善意和恶意人物性格的理解,“善与恶是一体两面,是共生的,善恶的边界在于我们触碰到普世价值和基本道德观的临界点。过了临界点,就认为是恶了;在临界点这边,就是善。”曹保平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多是多角度立体化的,在他的电影叙事之中,人物没有严格的善恶之分,游走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灰色地带”,是亦正亦邪的存在。
《光荣的愤怒》中叶光荣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尤为突出。熊家四兄弟利用职务之便,在黑井村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完全一副恶霸行径,黑井村的村民多多少少都被熊家压榨过,但由于群龙无首,大家对熊家也都是敢怒不敢言。曹保平导演在表现黑井村村支书叶光荣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性格中的两面性。叶光荣其人老实本分、讲求原则、万事谨慎,却也圆滑世故,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叶光荣上任后,由于熊家兄弟作恶多端,致使自己的政治抱负无处施展,而仅凭他自己的力量又不敢贸然与强大的黑暗势力对抗,于是他决定发动村民群众,排除异己。影片中,一方面突出表现叶光荣勇敢冷静并且有很强的决策与动员能力。他先谎称“捉熊计划”是上面的意思,成功说服四位与熊家积怨已久的“主力队员”——狗卵、土瓜、水根和大旺,让他们发动黑井村村民共同实施“捉熊计划”。另一方面,曹保平导演又塑造了叶光荣圆滑世故的形象。为了不让熊家兄弟尤其是城府颇深的村长熊老三怀疑,叶光荣假意与熊家四兄弟交好,熊老三拜托他的事情,他总是笑嘻嘻地应承下来,取得了熊家兄弟的信任。而他发起“捉熊计划”的目的除了为民除害,同时也是为自己在黑井村争取到更多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为自己的仕途奠基铺路。
“每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演配角”。配角的出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光荣的愤怒》中的几个配角形象十分生动鲜活。狗卵为人仗义直爽却冲动鲁莽、有勇无谋,被叶光荣授命为“二路总指挥”便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餐厅老板土瓜一方面痛恨熊老二赊账,作为主力队员积极参与响应叶光荣的“捉熊计划”;另一方面,在看到反抗的村民节节败退时又讨好熊家说自己是内应,奴颜婢膝、见风使舵。
曹保平导演在《追凶者也》中对“憨贼”董小凤这一形象的塑造也颇具多面性,介于悍匪与笨贼之间,片中给董小凤的标签是“品种不纯”。一方面,董小凤是凶残、恶毒、疯狂的杀手,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蠢笨、不着调、被奸商坑惨的“可怜人”。作为“五星杀手”的董小凤,杀人手段可以用凶狠残忍来形容——被误杀的猫哥,被追杀的宋老二、王友全,被怒杀的钱贵兴,他对所有的目标都一视同仁,那便是结束其生命。当然,曹保平导演对人物的塑造肯定不局限于他是一个凶狠的坏人,董小凤是个有血有肉的立体化人物,他也有自己的困境和苦衷,在某些层面,他也是一个“可怜人”。在他杀猫哥的时候,他将自己在东北抢劫金店的经历告诉猫哥,所抢的金项链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假货,他的同伙为了减刑把他出卖,他痛恨奸商,痛恨出卖他的人;在片尾,董小凤被警察包围,他自知已经走投无路,伏法后将自己的“打拼”经历像交代后事一般告知未婚妻,同时也在向警察控诉。董小凤想要追求“体面”的生活,却不想一步步稳扎稳打,而是选择杀人这一让他暴富的捷径,最终误入歧途,可恨又可怜。
电影中,人性善与恶的定义往往是依照道德为标准,人们的行为应当束缚在道德的框架中,很多行为都可以在道德的范围内评判,但是对某一项社会行为,很难从广义的概念角度进行界定。在把握“善与恶”的临界点时,曹保平导演在电影《烈日灼心》中对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三人的刻画更多的是透露出人物心理斗争的过程,凭借突出的故事情节、逐渐激化的矛盾冲突与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将人物角色引入绝境,继而展现导演对于人性层面的感知与体悟。辛小丰年轻时见色起意,女孩心脏病发而死,女孩的家人全部被人杀害。强奸、杀人、潜逃……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通过说书人讲故事的引导,利用直观画面闪回的方式,再加上导演有意使用黑白色调,让观众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是杀人凶手,是绝对的坏人。而七年之后,辛小丰舍命做协警办案、杨自道见义勇为追小偷、陈比觉照顾患病的女孩尾巴,此时导演给观众呈现的三人形象有所改观,他们想通过对社会的其他贡献来赎罪,此刻,观众又会觉得三人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观众心目中善与恶的“天平”有所动摇。影片最后,真正的凶手因为其他的案件落网,说出了真相——他们为了养女尾巴的未来,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罪恶并付出生命的代价。
曹保平导演通过给电影中的人物设置障碍,使人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压力,使用影像记录人物对于障碍所做出的反应及导致的结果,从而推动影片的情节叙事。电影《李米的猜想》中,主人公李米口中一直念叨着男友方文写信来的天数,四年中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失踪的男友方文,她接下了方文的出租车,向车上每个乘客询问是否见过方文。此时,曹保平导演给李米这个角色设置了第一重障碍:乘客裘火贵、裘水天二人绑架李米。这一行为导致李米的恐慌,她决定用善意的谎言让裘水天放过她,李米脱险。此时,曹保平导演又给她设置了第二重障碍:裘火贵由于体内携毒过量死亡,裘水天被抓,警察联系到李米。这一障碍的设置导致李米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从而使李米去警局做笔录偶遇方文这一情节得以合理地出现。曹保平导演又设置了第三重障碍:方文假装不认识李米,这一障碍直接导致李米哭诉着背诵信件内容,方文最终也没有当面与李米相认。同样在这部电影中,曹保平导演也为裘火贵、裘水天二人设置了障碍,推动后面的情节叙事。裘火贵、裘水天二人体内携毒找接头人,此时设置第一重障碍:两人把诗人误当作接头人,诗人跳桥自杀,这一突发障碍导致两人再次坐上李米的出租车自己行动;此时导演设置第二重障碍:与李米轻松交谈的过程中,裘火贵的长刀不慎掉落并被李米发现,这一障碍使得车上的三人皆恐慌,裘火贵决定绑架李米勒索钱财;而后导演设置第三重障碍:裘水天因为相信李米会帮他找到小香,私自放走李米,第三重障碍导致本就携带毒品过量的裘火贵因为剧烈运动和服药,使得体内毒品分解意外死亡,裘水天也被捕入狱。
故事可以虚构,人物可以虚构,情节也可以虚构,但是,情节的因果联系和这种联系的形式取决于关键人物,编导不能随心所欲地编派。曹保平的电影中,常常出现一个对情节发展的扭转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戏份不多,但却影响着整部影片情节叙事的发展并具有推动作用。《烈日灼心》中突发心脏病死去的女人的孩子尾巴承担起扭转整部影片人物命运的作用。七年前,辛小丰几人正准备逃跑的时候,听闻死去女人的孩子的哭声,他们决定将孩子抚养长大,以救赎的方式忏悔当年的罪过;尾巴患有心脏病,手术需要巨额费用,使得辛小丰和杨自道陷入纠结;最后他们还是把尾巴留在身边,为了尾巴主动承担杀人犯的罪名,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尾巴。
《追凶者也》里的猫哥承担着扭转情节发展的作用。影片刚开始猫哥被杀,宋老二因为忍受不了村民嚼他舌根,决定以猫哥的摩托车为线索寻找杀害猫哥的凶手,由此宋老二找到了偷骑猫哥摩托车的王友全,王友全又向他提供了白色西服,至此白色西服中的照片和工作柜牌又成为追踪真正凶手董小凤的线索。影片中的人物猫哥被杀,使得所有人物的命运和剧情走向扭转变化,而整部影片也是由猫哥之死、宋老二追凶一步步展开。
电影《李米的猜想》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是戴墨镜的跳桥诗人。他从桥上跳下刚好砸在真正的接头人马文的车上,将马文卷入情节中;由于他戴了墨镜,被裘火贵、裘水天误认作接头人,“接头人”死亡,裘氏二人决定自己行动,又遇上并绑架了李米,李米被警察传唤做笔录遇到因为诗人跳桥同样来警局做笔录的方文,李米的寻找有了重大突破。如果曹保平导演没有安排跳桥诗人这样一个角色,那么裘氏二人将会与马文会合,也不会出现后面绑架李米的事件,李米和方文也不会相见,因而跳桥诗人决定了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走向。
曹保平导演致力于创作出以个人表达为基础、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商业电影,同时又坚守着心中的艺术追求。影视视听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图像和声音俱全的动态影像,具体表现为构图、景别、镜头调度、光线、色彩等多种元素。曹保平导演对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把控有着很强的个人意识,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没有严格的善与恶的界定,他们都是善与恶的结合体,是有血有肉、鲜活真实的。人物的命运推动着情节叙事的发展,揭露现实,反映社会问题。
注释:
①Mtime 独家专访曹保平,http://www.mtime.com/group/huayu/discussion/1296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