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李泳欣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艺术与传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美国工厂》是第92 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镜头聚焦于中西方文化的问题,将一个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公司的故事讲述得活灵活现,意味深长。导演史蒂夫博格纳和茱莉亚赖克特一改在《最后一辆汽车:通用王国的破产》中真实电影的记录手法,用克制而冷静的镜头,最大程度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一碗水“端平”的导演给予了双方最大限度且平等的话语权,让美国工厂在表征层面上形成了直接电影的客观特征,形塑了直接电影在场性观感的直接影响。
《美国工厂》是导演在福耀公司进行了长达4 年半的跟踪拍摄,最终剪辑为只有两个小时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是奈飞公司出品的原创纪录片,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还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的投资。如此精良的制作团队以及知名的投资方为这部纪录片保证了资金投入,进而保障了纪录片的高水平制作。电影般的纪实质感和丰富的人物群像刻画,将文化碰撞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简单而粗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美国工厂》于2019 年8 月一经面世,便引起了中美双方媒体的巨大关注。一方面来说,中国日益发展的制造业势力已经延伸到了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纪录片中的中国企业显然是担任了一个“社区拯救者”的形象,为失业人群提供工作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制造业回流现象。而对于美国来说,接受中国企业的投资,就意味着要接受中国人的管理方式,接受中式的思维,放弃工会的入驻,以及工作量的增加,这些对于“唯我”主义至上的美国员工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两方的文化冲突从具体表征层面到内在的思维冲突,为纪录片提供了跌宕起伏的叙事效果。在2019 年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已经悄然蔓延到了全世界。《美国工厂》在恰当的时间点,以其精准的主题选材,丰富的人物群像,明晰的故事脉络,让这部纪录片在第92 届奥斯卡现场大放异彩,实至名归。
《美国工厂》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观察型纪录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剪辑,整个过程尽显“观察特色”。从纪录片的流派层面上来说,《美国工厂》更接近于“直接电影”。导演在记录客观事件发生时成为了墙壁上的“苍蝇”,对发生的事件不进行任何的干扰和引导,而是用摄像机客观且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后期剪辑中,导演甚至没有添加任何的解说词,没有刻意的主观采访内容,甚至没有任何的重现相关历史的画面回放,不加干预地进行记录和叙事,将问题的选择权交到观众手中。
本文将从《美国工厂》的叙事角度,对声音运用、人物的群像设置、总体叙事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视听内容和文本分析。
前文提到《美国工厂》背后凝聚了导演长达4 年半的心血。在这4年半的时间里有许多素材是枯燥且冗长的纪录,而这一切在纪录片中并无痕迹,反而是具备了明显的叙事节奏和故事张力,在这一点上,声音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在长达4 年半的影像记录中,声音的延续运用最大化地压缩了叙事时空的长短。在影片开头部分,导演仅仅用6 个镜头就将通用公司的倒闭,美国制造业衰退的时代背景向观众交代得清清楚楚。6 个镜头后的短暂黑场并不是简单的“留白”,而是通过声音来延续时空,在短短几秒钟时空迅速发生了跳转,大大加快了叙事进程。时间从2008 年来到了2014 年,在接下来董事长来美国的片段中,管理员的声音不断回荡在车间的上空,告诉大家要做好分内工作,进而迎接接下来的庆典活动。声音一直延续到了工人们在流水线工作的场景中,营造了一种紧锣密鼓的工作氛围,并大大加强了人们对于这次庆典活动的期待。几分钟的短镜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美国制造业衰退以及中国制造业兴起的两种社会背景,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故事的时间节点被声音的延续作出了明确的划分,保障了叙事节奏的合理性。
《美国工厂》虽然拍摄的大部分都是工厂里的场景,但导演并没有拍出冷冰冰的质感,而是跳脱出冰冷的机器设备,架构了人物不同意识形态的表达,进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故事化这一块,《美国工厂》显然有着自己的一套叙事逻辑线。同时,导演也敏锐地意识到,缺乏了解说词的《美国工厂》需要一个内在驱动力推动叙事,因此导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旁白作用。影片进行到前半部分的时候,中美文化冲突,企业利益和工人利益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影片39 分钟处,董事长坐在飞机上放眼望去是薄雾笼罩下的美国。董事长神情凝重,一副颇有心事的模样,此时的旁白为:“美国工人效率低,产出低不能管的”。接着切换到人物的近景画面,地点为办公室,旁白为:“一管他就说我找公会”。故事由此继续发展,董事长坐在椅子上依旧是愁眉苦脸的样子,此时的旁白为:“怎样才能让美国人理解,并接受中国人的投资呢?”几个镜头加起来的时间不过只有一分钟,前者道出了企业利益和工人利益的尖锐矛盾,后者道出了中美文化差异的困境。只有1 分钟的片段,信息量却很大。“当一种声音可以取缔某一影像时,它就取缔了整个影像,或将它中性化。”低沉的音乐与原声的加持推动了剧情的有序发展,适当而准确地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美国工厂》中,多处的人物群像设置是该纪录片的特点之一。纪录片《美国工厂》对拍摄对象情绪表达即表情、声音、动作的直接呈现,成为传递情绪刺激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手段,在人物聚焦和情绪表达中形成了极强的共情张力和感染力。有序的剪辑给予了双方群体同等话语权的比重,保证了观点的中立性。影片中没有主角,每个人都是独立而鲜明的个体形象,他们的背后对立着完全不同的两大意识形态。在该纪录片的景别中,特写和近景镜头高达53%,群像在影片中出现了整整16 次,且大多数都出现在会议的场面中。在发言者开会说话的同时,镜头没有拘泥于发言者的声画同步,而是将声音延伸的运用和人物群像的设置相结合。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进行频繁地切换,形成个人情绪完整地表达闭环。人物群像的不断叠加,将员工对于管理者的反应一律表露无遗。那些叹气或皱眉或木讷的表情,充分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感受。
群像的设置将人物的心境以一种强大的共情能力传递到观众的身上,形成了强大的故事张力。在“工会风波”一事中,中美双方对于投票结果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处导演一度动用了22个人物特写镜头展示了人物表情,持续的累积营造出了一种“泯然众人”的广阔群体观念。多人物的面部表情从侧面展示了“工会风波”的影响之大。在随即到来的结果中,中方的开心雀跃和美方失落木讷的表情所形成的视觉冲击,这一画面远远比任何解说词都更为有力。不加干预的拍摄手段让影片更倾向于“用事实说话”,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整,按照开端、高潮、结束,接近于新闻叙事的方式,让纪录片更加增添了几分真实的质感。
从叙事结构的层面上来说,《美国工厂》是清晰而又复杂的。片中多重复调线性叙述对福耀的管理者风格、企业文化、劳资关系、社区关系等形象维度进行了富有争议的建构与赋意,亦给纪录片复线的叙述结构增加了平行线索间的意义脉络。《美国工厂》的时间战线由2008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到2014 年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工厂在原有基础上搭建汽车玻璃工厂,其中的时间整整隔了6 年之久。简练的剪辑高效压缩了叙事空间,同时让故事线更为明晰。纪录片的故事叙述采用了复调结构,进而增加了纪录片的叙事张力。
在第一条故事线中,中美员工在同一工厂下工作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工作状态。一边是中国人吃苦耐劳,周末加班人无怨无悔的“顺毛驴”形象,另一边是美方员工生命至上,个人体验至上的“唯我”主义。中美对于工作的不同价值观折射出其背后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
在第二条故事线中,“公会风波”所折射出的劳资矛盾,又进一步推动了叙事的发展进程。中国企业投资建立的工厂,话语权必将掌握在中方的手上。而美方工会试图介入,其表面上维护了工人的基本权益,实则降低了生产效率,进而导致企业亏本,而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工人阶层。利润和权益的对立,中美双方管理层面的博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的差异性。这是影片极为容易“失衡”的一个段落,导演及时停留在了客观呈现的层面,把问题观点的表达交给了纪录片中的广大劳动群体,控制住了情感的天平。
在第三条故事线中,这是非常隐蔽且具有前瞻性的表达。如果说“工会风波”是该纪录片的核心,那么技术更替则是这部纪录片的延伸和警钟。随着自动化机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造成一大批人的失业下岗,社会的稳定性也会随之下降,而如何处理这一人群,如何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是全世界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前两条故事线在中西文化的间隙中不断打破、融合、重构,那么“人机矛盾”则是超越文化交流障碍上升到全人类共同需要面临的话题。
一部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褪去电影中美好的滤镜,将血淋淋的现实展示给观众看,《美国工厂》显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导演克制的镜头语言让电影客观地展示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构建了开放式文本留给观众进行思考,维持了整部影片的话语中立。求同存异,文化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充分了解沟通才能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顺应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