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反向思维与群体意识对观众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告白》为例

时间:2024-06-18

王艺乔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1430)

安德烈·巴赞说:“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该影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每一部电影的风格、表达的意义全然不同也就代表着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部电影的人的风格和思想是全然不同的。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小说《告白》的作者湊佳苗更倾向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深意。她笔下的悬疑小说并不是真的悬疑,相反,她会将这样一种悬疑的推理放到社会的人群之中。而导演中岛哲也的众多影片都以夸张和华丽的色彩带入电影的主题或者表现人物。基于不同的笔调,《告白》这部改编自湊佳苗同名小说的电影被中岛哲也以不同于以往的风格来拍摄和描绘。但是,导演改变风格其实是为了突出电影表达的深层次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一、悬疑不是“真”悬疑

电影界对悬疑片的定义为因情节使人们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这种类型的电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情节可以引起观众的思考以及意想不到的发展趋势出乎观众所料。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悬疑片大多夹杂着作者的一些设计,有关于社会的、关于人性的等等。而《告白》之所以被称为悬疑片完全是因为整部影片的基调、风格和一些情节上的转折。《告白》这部电影区别于中岛哲也的大部分作品,但是却没有区别于湊佳苗的大部分作品。

其实这与观众的理解层次有很大的关系,理解层次一般分为三种:背景理解,表层理解和内层理解。背景理解就是让观众了解这部影片出现的时代背景,使观众思考“这样的背景条件会对影片里的人造成怎样的影响”“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怎样的”等问题;如果只看剧情的转折和结果,就是表层理解;分析人物或者提出“剧情为何这样发展”“这个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时,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内层理解。

《告白》就是这样一部“不真”的悬疑电影。影片《告白》并不是告白,而是一个复仇计划,表面上看是一名女教师为爱女复仇的故事。影片借由不同当事人的口说出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影片看似拼接而成,却没有遗落任何的细节,甚至主创人员通过两个碎片之间的空隙来让观众进行独立思考。说它不“真”是因为它并没有过多展现曲折的剧情,甚至没有大部分悬疑片的通病——结局必反转。关于整部影片,观众们讨论最多的是教育、家庭和人性之恶,这些确实是电影比较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点,但是在湊佳苗的铺垫和中岛哲也的设计下,这部电影又有了一个更大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中岛哲也所拍摄的作品有三部比较出名,分别是《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告白》。这三部几乎都很隐晦地讲述了这一主题,但不同的是,《告白》是一部悬疑题材的电影,这也是中岛哲也一改以往的风格,没有使用夸张的色彩去描述和修饰的原因。中岛哲也用风格来表现悬疑这个主题,却明着将主题暴露在大众眼皮底下。为了造成悬念的效果,导演才采用悬念的技巧。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技巧要求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拉开距离,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在这个距离内保持住。与其他的悬疑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相比,《告白》其实并不烧脑,情节转折也不让人激动。但是作者却用另一种方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换句话说,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这部阴暗却没有强大转折的电影呢?那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自己将零零碎碎的信息亲自拼凑起来的成就感。

这种电影可以说脱离了常规的对悬疑片的定义。于是,现在也产生了很多这种类型的悬疑片,给观众一个大的背景,以阴暗的人物或者环境来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并且反向思维——在观众们以为要反转的时候,却不反转,突破了观众在这一类型下形成的视听习惯。

二、反向思维下的观念理解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群体貌似多么冷漠,它都处于一种全力期待的状态,所以很容易接受暗示。第一波暗示一旦形成,立刻就会感染群体所有成员的大脑,而群体情感的一致化倾向会让它立刻变成既定的事实”。人类是一个群体,而一个群体产生的概念会快速传播给这个群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体。简单来说,这就是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在人类习惯一个概念之后,若是改变这一个概念,就会让人类产生新的思维。

《告白》这部电影中就有这样的反向思维意识的产物。

(一)孩子不一定是天使

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记忆颇深——“如果孩童有成人的力量,那么他们将摧毁这个世界。”

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孩子总是天真无邪的,就算他们做出了什么不对的事情,那也绝不会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但《告白》偏偏否定了这一点,但同时它也真实地告诉观众们,孩子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为了博取关注,为了自尊心,他们会做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少年A 为了让自己出现在妈妈的眼中,想要博取关注而杀人;少年B 为了自己不比少年A 差的自尊心而放弃挽救一条生命;班里的其他同学在得知“自己的同学是杀人犯”之后,表面反感,但其实是以之为借口来霸凌同学,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些观念很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刻板印象在人们的思想里几乎扎根,当大部分人觉得不可能靠自己的逻辑推导出什么独特的见解时,一种被否定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而中岛哲也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用简单整洁单一的色彩,静态慢动作的唯美特写表现了这样一群阴暗的孩子们,在这些麻木和疯狂的孩子们面前,湊佳苗一切的设计几乎充满了讽刺。北原美月,一个看起来最乖巧的女孩其实是下毒杀了自己全家的人。到了电影里,不论是形象还是人物的设定,中岛哲也都将人们从以往的刻板印象中拽离出来,这也表明,反向思维下,人们很难相信一个瘦小的男孩会为了那句“你就是个胆小鬼”而去杀人。湊佳苗在思维上告诉读者,孩子不一定是天使,而中岛哲也在心理上告诉观众,唯美的设计其实是为了无限放大这样的丑陋。

(二)复仇不一定是杀人

电影和小说几乎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在一般人的思维当中,复仇往往指以怨报怨,以杀止杀。少年A 和少年B 害死了森口老师的女儿,按照大部分人对悬疑和复仇两方面的猜测,一定是老师将少年A、B 杀害。但事实并非如此。故事开始,森口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命”字,然后开始讲述她女儿被杀害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很大一部分观众的思维就偏向于以命抵命。但是观众其实可以在森口老师的谎言中找出破绽,那就是她并没有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注射到少年A 和少年B 的牛奶里面。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森口老师对少年A 和少年B 的复仇并不是要杀死他们,而是要让杀人凶手感受到和她自己一样的痛苦和绝望。这几乎是一种脱离正常群体意识范围的复仇的定义。于是森口老师先用艾滋病血液来吓唬凶手,然后不断造访直树家,直至把直树逼疯,幕后推动全班学生对渡边霸凌。但是,森口觉得这还不够绝望,因为渡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般说来,强暴外力反复欺凌处于被动状态的柔弱之力,观众的感受重于悲;反之,强暴外力遭到了刚毅之力的抗击,观众的感受重于壮”。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对平等的关系和一对不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关系是森口老师的绝望和渡边的绝望,而不平等的关系是森口老师和渡边本身。这里指的本身并不是说成人与小孩的不平等,而是他们失去的东西不平等。森口老师失去了她最重要的女儿,从而放下一切决心复仇;渡边失去了他的母亲,但却不是永远失去。

其实抛开告白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那就是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这部作品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作者也没有把复仇表现得鲜血淋漓,而是通过从书生到收高利贷的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来折磨男主和女主。书中男主的复仇与其说是对爱情的复仇,倒不如说是对金钱的复仇。

《金色夜叉》是一个很好的反向思维的复仇,虽然并非悬疑,但从某些层面上讲,与《告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大胆地告诉观众,复仇不一定是杀人,但一定是平等的,对彼此之间精神上的折磨。

在平等的年代,人们并不因为彼此相似而彼此相信,但他们因为相似,所以几乎无限地相信公众的判断力。原因在于,既然所有人都同样聪明,真理自然应当和数量优势并存。但在不平等的情况出现时,强者欺凌弱者,弱者必然会欺凌更弱者。

所以,在反向思维下去揣摩观众的心理未必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中岛哲也和湊佳苗似乎都能明白这种通过逆转人们脑内正常的或者说应该发生的事情所带来的新鲜的快感。现如今的电影往往通过推测观众的心理从而达到传播深层内容的目的。这更加突出了人类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电影与社会的关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