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探我国近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挑战

时间:2024-06-18

刘靖华,阳慕蓉

(辽宁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教育模式是具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它是教育理论的运用,在具体的层次上将教育理论以稳定的、简约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教育实践的概括,因而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和完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它既可以丰富和发展音乐学科理论,又能够指导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质量。

一、音乐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音乐教育模式是教育模式在音乐教育上的应用,是在一定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育目标而构建的、具体可操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的基本框架。它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音乐教育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系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会形成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会培养出不同的音乐人才。

笔者基于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同,将音乐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概括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项训练和舞台实践等。

第一,课堂教学是音乐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形式,在教育改革中,以理性为中心的教学法,始终认为课程是概念、事实、数据的文化积淀。

第三,舞台实践是音乐教育应用与创造的最佳方式。音乐教育贯穿于聆听、体验、表现与理解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有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音乐技能展现在舞台上,接受大众的检验,其学到的本领才具有社会价值。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历史发展及其解析

我国近代的高校音乐教育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阶段(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办学校,其中包含了“歌乐”一科。从1903 年起,音乐课被列为普通学校的教学科目(当时称为“唱歌”和“乐歌”),史称“学堂乐歌运动”。1912 年,民国初建,留学海外的爱国知识分子纷纷归国,出版了不少音乐教科书。20 世纪20 年代初期,专业音乐教育也在各地陆续兴起,其中较重要的有国立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等,初步形成了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雏形。20 世纪30 年代,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音乐系等相继成立。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党的文艺方针,促进了文艺事业的发展,也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徘徊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都明确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1956 年颁布的《小学唱歌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草案)》将学校音乐教育纳入正轨。1956年,新中国第一所独立的、专门培养艺术教师的高等师范学校——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成立。1964 年,一所专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音乐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发展,艺术馆、文化馆、少年宫、广播等成为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当然,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深受政治的影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徘徊期。

第三,形成阶段(改革开放以后)。1978 年以后,我国教育工作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1985 年,在中国音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37 位音乐家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议书”,呼吁重新认识和重视音乐教育功能,在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1986 年3 月,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同年12 月举办“首届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1986 年9 月,国家教委成立艺术教育处。1988 年11 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强调了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时期,专业音乐教育开始朝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开放的办学方向发展,对外交流也发生极大变化。1978 年以来,各音乐院校创办学报,成立音乐研究所,推动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丰硕成果。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形成期。

从中国近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四种较为典型的音乐教育模式。

其一,以西洋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西方音乐知识体系在我国获得了主流地位,我们的中央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都是在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后建立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及人们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东西方融合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并与农业园区开展院区结对开展田间课堂教学、农民社区学院网络体系建设,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创建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班[1]。经研究和探索实践,不断明确培养目标、体制机制、教学体系和培养路径,逐步形成了“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培养的苏南模式。

其二,以政治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音乐教育模式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音乐教育被局限在“为政治服务”的狭窄范围内,在“唱一支歌等于上一堂政治课”的思想支配下,音乐教师只能教唱有限的歌曲。音乐课外活动也只能是“革命文艺宣传队”活动和“样板戏”演出。在正常的音乐教育都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形成科学的音乐教育模式。这一时期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是以政治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

其三,以传统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兴起,当时开展的民族音乐采风以及20 世纪60 年代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将民族音乐分为五大类(民歌、说唱、戏曲、器乐、舞蹈),这成为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的基础,在音乐教育方面影响较大。这种以自身文化传统为主的音乐观念也叫“民族国家模式”。

其四,以综合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从音乐教学法到音乐教育学实现了学科意识的自觉;科学与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通过音乐文化思考探索建立自身的音乐教育体系;从多元视角寻求交叉学科的支点;推进音乐课程改革,丰富世纪之交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以上实践表明,我国确立了以综合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模式。

反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根源。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近百年来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中所存在着的不良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这种不良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从近百年来高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音乐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变革往往受制并滞后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改革,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还没有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仍然停留在旧体制、结构、模式及旧的思想观念上。这导致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变革不可持续发展。

第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以教育投入为例,历史上对教育以及高校音乐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短缺,造成了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教师待遇及生活条件等问题。这导致教育后劲不足,制约了高校音乐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第三,教育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20 世纪50 年代前,采用的是“主流中心模式”,即以西方音乐体系教育为主。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是“民族附加模式”,它以主流中心为基础,即把西方音乐理论基础概念当作音乐解释的框架或准绳,学习和研究其他民族的音乐。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往往容易造成以下问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缺失;缺乏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教学内容僵化、死板;音乐教学中的读谱教学缺乏民族性;与音乐教育学相关的交叉学科教育内容缺失等。

第四,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不够突出;二是“教”与“学”的关系调整没有到位;三是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四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平衡;五是偏重课堂教育忽视实践环节等。

三、当代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现实挑战之径

“挑战”即人在生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应战”则是多样的、复杂化的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正面临着这样一次“挑战”。如果不能成功“应战”,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就无法深化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也将因此走向衰落。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及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将是未来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高校音乐教育观念亟需革新。高校音乐教育既要适应学习者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西方音乐教育,更要突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其民族化。一方面,一种文化要对人类作出贡献,就必须有特色。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也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音乐民族化的特点。音乐教育要形成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体系。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完善音乐教育模式的前提。不同的音乐教育模式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才,采取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模式取决于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要适应文化艺术事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现代化音乐教育人才。

再次,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完善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音乐本体方面,课程设计要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要求,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课时安排、课程结构、时间顺序都要符合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目标的要求。二是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材要体现“现代”,教学内容要体现“创新”,将现代和创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三是在教师的选择上要体现高水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名师出高徒”,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平。四是在教学方法上创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坚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学会技能、掌握方法。五是在教学评价上体现创新,要坚持多元化的指标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要坚持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最后,多元化的教育是完善音乐教育模式的重点。多元化的教育是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每一种音乐传统都有其自身的传承过程,并根据其音乐概念和非音乐概念产生着自己的教育学、教学法,都经过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认证。音乐教育领域的多元化教育更加广泛。这是因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人们精神生活共同的精神食粮。因此,多元化的教育应该成为创新音乐教育模式的重点。坚持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舞台实践、社会活动紧密结合是音乐教育模式创新的方向。要根据国家对音乐人才的培养需求和目标,采用相应的音乐教育模式,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构成要素,并对各要素的构成和推进程序进行优化,使教育模式最优,学习效果最大化。总之,音乐教育模式的针对性、灵活性、可操作性是音乐教育模式创新的灵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