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4-06-18

张 放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3)

自弹自唱课程作为一门较为新颖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对其认知和理解不足,难免会在推行以及实施的过程中陷入误区,甚至最终弄巧成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刻保持一颗敬畏好学之心,教学时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自弹自唱课程正式实施后,也切不可急功近利,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首先从改变学生的观念开始,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接受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更有利于后期的课程开展。本文就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此给出部分意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现状

自弹自唱这一概念在1998年以前几乎未有人提及,包括音乐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未将其重视,更未有自弹自唱课程的设立。在过去的观念中,人们潜意识里便认为自弹自唱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未有专业教育人员针对挖掘和开发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提出具体方法,甚至许多教育工作人员将自弹自唱能力归纳于学生的天赋,天赋有优劣之分,而当时的自弹自唱能力在多数人看来也有优劣之分。直到近年,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自弹自唱属于一种后天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和训练来改变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这才促使高校纷纷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自弹自唱课程,编辑相关书籍以供学生翻阅。但由于自弹自唱课程发展时间较短,一方面众多音乐教育者的观念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学生从小接受的音乐教育便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为主,从而使得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较弱,也导致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存在诸多明显缺陷。

(一)学生和教师对自弹自唱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虽随着自弹自唱新教学方式的兴起,各大高校已然开设了独立的自弹自唱教育课程,但多数高校对自弹自唱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自弹自唱课程时间短,并且由于自弹自唱教学方式兴起时间短,可供学生查阅的资料极其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打击学生对于自弹自唱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就教师教学而言,目前诸多音乐专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过于乏味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传授知识过于刻板、老套,甚至众多内容已然过时。而自弹自唱更为注重的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甚至是实践大于理论,较多的理论教育不仅会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积极高效学习,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仅会纸上谈兵,这显然违背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初衷。因此,众多高校应将自弹自唱课程重视起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自弹自唱课程纳入音乐专业必修课程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在自弹自唱教学过程中,理念尤为重要,改变学生行为的第一步即改变其思维理念,而与理念同等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便是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目前众多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歌唱演奏训练。如在声乐课堂上,教师仅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而在钢琴课堂上,教师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弹奏技巧,并未过多地将声乐与弹奏相结合,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缺乏锻炼,使得学生能力不足。另外,欲提升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硬件设施是前提和基础,唯有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硬件设备进行实操,才能进一步展开自弹自唱教学。而随着近年来学校扩招,音乐专业生源骤增,众多高校为节省教育成本,抵触以及拒绝购买相应的音乐器材设备,以及安排相应的场地,导致学校的声乐教室、声乐器材、琴房等严重缺失,钢琴等贵重乐器更是少之又少,此类教学设备的缺失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自弹自唱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导致学校缺少实践场地,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音乐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的实施

(一)找准定位,切合实际

众所周知,“钢琴教学专业水准”与“钢琴演奏专业水准”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高校音乐教育人员在授业解惑时应当将其做好明确区分,不可将其混为一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更为注重弹奏的技巧,意在促使学生钢琴演奏更为流畅、专业。而“钢琴演奏专业水准”则应更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从业教学能力为主,其中夹带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伴奏技能。因此学校应更加注重提升钢琴教学专业水准,促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不仅如此,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人员还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将多种乐器巧妙融合,让音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社会中不同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丰富社会音乐层次,推动社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的个体差异化需求。

(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

经过对高校学生的深入研究发现,为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体会到自弹自唱课程的意义,自弹自唱课程设置在第三个学期为宜,即大二的上学期。学生在经过大一一整年的学习后,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对于音乐专业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学生经过此前一年的铺垫,已然能够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然适应了大学的教学方式与节奏,对学校外在环境以及师生关系都已经基本适应,此时为学生安排较为复杂,且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自弹自唱课程,学生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而自弹自唱课程正式开展后,教师不可急功近利,应循序渐进,让学生由易到难,课程内容也应由少到多,教学速度由慢到快,以此给予学生充分的适应时间,帮助学生全身心接受并勇于尝试。例如,学生多以右手为常用手,教师则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先用右手弹奏自弹自唱训练曲目的正谱,左手进行简单的伴奏即可,后期熟练后,再重点训练其左手。

(三)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自弹自唱课程对学生的作用日益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各大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摒弃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法,采用新方式,树立新观念,将自弹自唱课程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将声乐、钢琴、手鼓等有机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就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借助播放课堂视频短片的方式,将音乐与画面完美融合,以此提升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且高效地融入自弹自唱课堂。并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水准的学生,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之所长,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可采用分组上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对自弹自唱课程的掌握程度为依据,将学生均匀分组,按6-8人一组分成几个小组,甚至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此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竞争力,促使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从而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推动音乐创新乃至整个音乐行业的高速发展。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自弹自唱课程的关键便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正所谓行动是第一生产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等部位。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教学方法应幽默风趣。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大资助力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硬件设备,为学生实践创造基本条件;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动口、动脑,每次练习后都应作出专业分析,通过实际奏唱去体会曲式结构、和声效果、伴奏音效,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从中总结相关经验,以此提升从业教学能力。并且学生应将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巧妙结合,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学生理解乐谱、感受音乐精神,使学生具备独立的音乐思想,保障学生的创作风格向着正能量、积极的方向稳步发展,从而在自身获得成就感的同时造福人民,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由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从学生的常用手开始,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就教学内容而言,应该做到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前期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为主,后期则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弹自唱综合能力,并针对不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此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应积极配合教师,全身心融入教学课堂之中,以一种专注、享受的姿态去探索音乐的意义,进而提升自身内在音乐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