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郭柱
【摘 要】唢呐作为我国流传范围广泛的民族乐器,有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唢呐的演奏并不简单,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对表演者的要求颇高,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基本功都会对唢呐曲目的二度创作产生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演奏者如何在二度创作中抓住要点,完成演奏。
【关键词】唢呐;二度创作;技术把握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4-0060-02
唢呐是一种吹管乐器,最早由波斯传入我国,它豪放、高亢的音色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演奏唢呐时,演奏者需要在满足曲目作者要求的前提下将曲目以自己的理解演奏出来,这就是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唢呐演奏技巧也各有千秋,因此二度创作的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但是唢呐演奏考验的是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基本功以及表演经验,需要把握的技术要领是一样的。
一、唢呐演奏二度创作中的要点分析
(一)把握演奏气息
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中,演奏者需要调整自身的气息。对于吹管乐器演奏人员来说,气息是首先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学过唢呐的人都知道,很多初学者在吹唢呐时通常是发不出声音的。因为初学者没有经过系统的气息训练,吹唢呐时只有一股蛮劲。唢呐发声的原理是通过演奏者的气息带动“哨片”振动发声,振动产生的声音再通过唢呐的不同音阶管道,最终通过喇叭放大,发出激昂的声音。演奏人员在吹奏唢呐时发出的气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唢呐演奏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呼吸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不同的呼吸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在唢呐吹奏过程中的气息的大小、速度和力度,演奏人员需要根据作品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方法主要通过两肋将气息存储在胸腔里,在胸腔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胸腔肌肉收缩来呼出气息。胸式呼吸简单、容易学习,但是很难完全掌握,因为胸式呼吸用胸腔存储气息的特点,使该方式的呼气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呼气控制是演奏者选择胸式呼吸方法时必需掌握的技巧。腹式呼吸通过膈肌将气息存储在小腹中,对呼气控制的要求不高,特点是吸气缓慢并且吸入的气息少。胸腹式呼吸结合了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特点,降低了演奏者对呼气控制的难度,但是胸腹式呼吸需要同时使用胸腔和腹部存储气息,对演奏人员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胸式呼吸适用于吹奏轻而弱的乐句,腹式呼吸更适合节奏慢且唱的句子,可以保证吹奏气息的稳定,而胸腹式呼吸是唢呐演奏最常用的呼吸方法,适用领域很广泛。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演奏者根据具体的樂曲强弱和演奏情感来切换不同的呼吸方式、调整自己的呼吸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二度创作中,唢呐演奏者除了控制自身的呼吸方式达到调整气息的目的,还需要注意到声音统一中的气息把握。唢呐演奏中的声音统一指的是音区中“上把位”和“下把位”的统一,比如在“下把位”音区中,唢呐演奏者需要控制气息保证声音处在低音区,如果此时演奏者增加呼出的气息量,就容易导致音区升高,最终使音色出现偏差。所以演奏者需要对唢呐的发声振动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二度创作中利用唢呐发声原理轻松地驾驭气息变化,调节声音变化,实现“声音统一”。
(二)重视口型应用
口是连接演奏者与唢呐的关键身体部位,口型的变化对演奏效果、唢呐发出的音色以及音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唢呐口型共分为两种:“包”和“放”。“包”型要求演奏者在吹奏唢呐时将自己的上下两片嘴唇紧贴牙齿向内包住哨片,利用唇肌振动控制哨片。“包”型的优势很明显,因为嘴唇贴近哨片,所以“包”型对哨片压力的控制相对简单,演奏的音色相对柔和。但是哨片内包导致了演奏者口腔内部舌头的活动范围减小,限制了演奏者其他演奏技巧的表达,同时,内包产生的柔和音质很难再表现出雄浑激昂的音色。“放”型要求演奏者将上下双唇噘起进行演奏,利用噘起的双唇肌肉来实现对哨片的振动控制,由于每个人的唇肌面积大小的不同,所以“放”型相对于“包”型,对哨片的控制难度会更高一些,同时也因为哨片控制难度的增强,选择“放”型吹奏的演奏者通常气息会更足一些。“放”型给了演奏者足够的口腔空间来进行舌头的发挥,更方便演奏者展示自己在唢呐上的一些表达技巧。“放”型演奏的唢呐声音相对“包”型会更加激昂厚重,但是高音很难上去,这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十分扎实的基本功。在唢呐的二度创作中,表演者要理性地看待这两种口型的优缺点,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口型进行演奏。因为每个人的嘴唇厚度、大小以及对气息的控制能力都各不相同,演奏曲目以及曲目演奏过程中的音色强弱的变化、情感变化对演奏者的选择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单一的演奏口型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变的口型意味着演奏的音色和情感很难做到千变万化,对演奏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在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过程中,演奏人员应该多加练习,在情感变化中找准口型变化的节点、在音色变化中找准口型变化的时机、在音强变化中灵活地切换演奏口型,摸索出适合自身条件、独属于自己的口型变化。
(三)重视音色的把握技术
在唢呐的演奏过程前,需要演奏者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全面了解音色特点,形成对音色的审美态度,并掌握特殊的音色发声技巧。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需要演奏者充分认识到唢呐演奏对声音的要求,比如唢呐的声音特点对应的音区:高音区的唢呐演奏声音激扬、高亢、穿透力极强,低音区的唢呐演奏声音相对柔和、圆润。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控制好声音高低的变化,使得整个唢呐演奏的声音表现自然、松弛,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出声音中的情绪变化。笔者认为把握好音色的变化需要演奏者练好演奏口型的切换。演奏口型基本决定了音色的方向,比如在“包”型的演奏下,演奏者通过指法、颤音等技巧展示的音色变化比较细微,值得细品。但是这种细微的音色变化是不足以让“包”型的高音转变为低音的。所以在把握音色变化技术时,笔者建议演奏者将音色变化与口型变化的规律结合在一起,找出统一的变化规律,这样就可以演奏出更加动听的唢呐音色。演奏人员对音色的审美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演奏者二度创作的音色,极具代表性的实例就是唢呐演奏者的个人风格都各有千秋。审美态度是演奏者个人风格的体现,演奏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审美和情感放在演奏曲目中,实现对音色的控制,这样才能称为“二度创作”。
(四)重视声音力度的把握技术
在唢呐演奏中,声音力度的变化主要有渐强和渐弱两种,但是无论是渐强还是渐弱,对于演奏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二度创作中,声音力度的把握考验着演奏者的综合能力,因为力度的掌控与演奏者的口型、气息和音色的变化息息相关。渐强演奏的技巧就是在开始演奏时弱吹。弱吹开头的演奏才能很好地体现出二度创作过程中音强的变化,在声音力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保持自己的口型。“包”型是渐强演奏的好选择,演奏时演奏者将唢呐的哨片包住,下唇收紧用力,抑制哨片的振动幅度。随着演奏力度的不断加强,唢呐演奏者需要逐渐改变口型,将口缝增大,加强气流的流入,使哨片充分振动。渐强演奏对口型和气息要求很高,属于唢呐二次创作中难度较高的技术,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很高。在渐强演奏中,口型和气息的变化要十分流畅,否则就会使创作变得刻意。渐弱演奏与渐强演奏的方式正好相反,渐弱演奏讲究强吹开头,即演奏者在开始演奏时需要调整气息做一个高音开头,随后在演奏的过程中慢慢地减弱声音力度。笔者个人认为降调比升调相对难一些,在声音降调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保持极高的音准,否则就会显得声音力度的变化没有落在实处,到最后会很虚。声音力度技术的掌握需要演奏者在舞台下摸索适合自己力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比如口型、气息、音色等。笔者这里所说的口型和气息变化是相对大众来说的,有些人由于自身的特点不同或许会有不同的口型变化,所以声音力度的掌握技巧就是“熟能生巧”,只有练到位了才能在二次创作中将声音变化很稳地展示出来。力度变化除了技巧的學习,还需要演奏者对二度创作有十分清晰的情感把握。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将自己对曲目的理解融入到演奏中,这样的演奏才配称为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对情感的要求是很高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曲目不同的二次创作所呈现出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的展现完全凭借演奏者自身对曲目的理解,这是涉及到唢呐表演者个人艺术修养的问题。情感的变化也会体现在声音力度的变化中,渐强和渐弱的演奏方式其实就是在表现情感的变化,所以演奏的曲目哪部分要音强、哪部分要音弱,都需要演奏者对曲目进行深度的理解。
(五)重视声腔的把握技术
声腔是地方唢呐特有的一种腔调,在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中,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曲的理解加入不同的腔调,让作品带有自己的个人风格。经典的唢呐曲目很多都来自民间,受区域影响,这些曲目都带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比如《黄河水情深》,这首唢呐曲目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山西韵味,“引腔”是这首唢呐曲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引腔”表现出黄河之水蓬勃的生命力,音色细腻、婉转,让人回味。而《正月十五闹雪灯》这首唢呐曲,在声腔上受到了东北二人转的影响,音色直率洒脱,表现一种豪情,带有东北风味。在二度创作时,演奏者可以将自己对曲目的理解或者将自己家乡的文化融入创作中,给曲目加一些腔调,这会使得表演更加抓人眼球,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音乐层次。
二、结语
总而言之,唢呐演奏的二度创作需要演奏者把握好二度创作的技术和技巧,丰富唢呐曲目的表现层次。在二度创作中,唢呐演奏者要结合曲目的风格、情感特点来寻找口型、气息、音色在演奏中的变化规律,并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态度,才能够使音乐得到升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参考文献:
[1]范曦.平遥县民间唢呐艺术的传承发展及思考[J].黄河之声,2017,(23):168.
[2]王志刚.河南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的地域特点[J].戏剧之家,2017,(23):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