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时间:2024-06-18

董洋 许寅华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五千年的传承与积淀,为当代社会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以及丰富的内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世原则以及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优秀精神。但当前高校教学中过于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大学生品质方面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的哲理,若能将其渗透至高校教学之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学的必要性,并就渗透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求让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185-02

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进行了深度诠释,提出了传授知识为本,解答疑惑为辅的教育观念,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可以充分利用这类精华来对高校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同时传统文化中有着传承至今的美好品德也值得大学生去学习,故而如何设置高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学中的必要性

***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够有效治理国家,处理政事,从而给社会各界传递出一种可贵的精神文化力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让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民众的接受与认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各大高校应当将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让大学生能够树立文化创新意识,加强自身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及责任感。高校应当让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充分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为了贯彻这一宗旨,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着手将传统文化融入了高校日常教学之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并将其渗透至大学具体课程教学之中,诸如语文、英语甚至体育学科,其中语文最为常见,主要是语文这门学科与生俱来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及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部分高校针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专门设立了单独的课程,诸如《中华文化概论》等,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发展日趋合理化。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添加了传统文化教育,這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大部分高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诸如成都大学便自主编制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校本教材,并开展了“国学大讲堂”相关专题讲座。这类做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但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高校还应当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学的合理路径。

二、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学的策略

(一)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开展高校教学时,教师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内容应当满足教育部所提出的“促进大学生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深入学习”这一要求,在大学原本的课程之中添加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当有所侧重,重点考虑能够对大学生思维、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内容。我国著名思想家章太炎曾经说过,古代思想文化具体而言便是儒家及诸子经典,因此教师可以从这类典籍之中挑选适合大学生深入探究的精华,将其融入大学课程之中。由于其中的精髓众多,单单将其与传统课程结合无法达到深入学习这一目的,故而高校应当开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公共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在公共必修课中讲述最为关键的内容,在公共选修课中讲述稍稍次之的内容。

具体而言,在开设公共必修课时,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必须要选择大学生群体能够普遍接受的内容,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便不太适合大多数大学生深入学习,主要是因为哲学思想相对而言较为抽象,仅仅适用于少部分哲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不应该将其置于公共必修课的内容之中。第二,必须要选择大学生群体能够充分掌握的内容,例如《庄子》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其晦涩深奥,大学生可能一时间难以深刻理解。第三,必须要选择大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体会且常见的道理。综上所述,《中庸》《大学》以及《论语》这三本典籍符合上述要求,值得高校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归纳选取。在开设公共选修课时,就可以显得相对灵活,诸如包含儒家思想的《孟子》《论语》《礼记》等,墨家《墨子》等,甚至兵家、法家等其余诸子百家的相关著作都可以用于公共选修课的教学。

(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观念

在将传统文化渗透至高校教学中时,教师也应当对其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念进行充分应用,从而能够在教学中给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使得大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站稳脚跟乃至于拔得头筹。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包含了传授知识为本、解惑为主以及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观念,其中传授知识文本属于一种教学目的,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秉承“教会”“教懂”这一根本原则,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了事。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属于一种教学内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主要是以培养高尚人格为教育目标,对于思维方面的创新较为看重。在高校教学中,部分大学生能够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但却无法达到教师的相关要求,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看破无法做到”,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样一来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最大化地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解惑为主属于一种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完成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但当前部分高校教学中,虽然教师依旧以解惑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但整个课堂显得较为被动,教师仅仅是解答自认为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未让学生主动提问,课堂互动性较差,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沿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进行良好铺垫。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凝聚了我国古人智慧及文明的瑰宝,在发展速度较为迅猛的当今社会,依旧有着巨大的价值。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品德修养以及知识储备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当前高校教学中,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及方式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未做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渗透。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高校以及社会三方合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让传统文化能够渗透至高校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够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刘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2]陈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J].高考, 2018,(29):11.

[3]卞晓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2-13.

[4]冯秉政,李艳秋.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的普及教育方法——以济宁学院数学系“国学大讲堂”活动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82-283.

[5]王潤清,郑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思考——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85-86.

[6]马小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及路径[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02):93-96+107.

[7]祝丽丽.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入探讨[J].才智,2020,(09):203.

[8]刘洋.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52):206-207.

[9]张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讨[J].智库时代,2019,(52):232-233.

[10]赵雪莹.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目标融合路径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3):39.

[11]马晓君,邓晓文.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480-485.

[12]许璟.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J].大众文艺,2019,(23):261-262.

[13]贾舒涵,李鹏飞,陈主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31-134.

[14]黄惠.儒家伦理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72-74.

[15]张正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路径[J].知识经济,2019,(36):167+17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