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侗族大歌初探

时间:2024-06-18

赵笑恒

【摘 要】千百年来,侗歌承载了侗族人民的劳动智慧、生活情感和历史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一朵奇葩。它不仅音色和谐优美、亲切自然,更是中国早有“多声音乐”的有力证明。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之下,侗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能让脱离原生环境的侗歌保持生机、后继有人值得我们深思。因此,除音乐、民族学、人类学等之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学科角度对侗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侗歌;多声音乐;绝对音高感;跨学科;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7-0075-02

侗族大歌是我國少数民族多声音乐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作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就是侗族人的“族魂”。笔者初识侗歌,拟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对侗歌的初探初思,同时尝试用跨学科的方法思考侗人的“绝对音高感”,并对侗族大歌的研究角度提出新的思索。

一、侗族大歌初探初思

(一)歌与蛮夷

在中国历史上,歌被一分为二而存在,即“诗”和“乐”。“诗”可以理解为上至耄耋老者下至五岁稚童皆能背诵的唐诗宋词,乐更多指的是器乐演奏出的乐音。而后,文字书写和乐器演奏两种形式各自独立且重要程度逐渐增强,致使“诗”和“乐”的地位逐渐超过并压倒了“歌”。随着“诗”和“乐”地位的上升,口耳传承的歌唱活动则被视为民间底层的乡土俗事,诸如侗族这般不通诗文雅乐、又无文字的族群就更容易被看作是“异邦蛮夷”。“诗”“乐”和“歌”的分离导致“歌”逐步民间化、底层化、蛮夷化,更加深了中原汉族对侗族这类以歌唱为主要文化传承方式的少数民族的疏离,这或许也是造成多年以来世界认为“中国音乐多为单声部”这一论调的原因。然而侗族大歌中堪比唐诗宋词的华美辞章、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比喻不仅彰显了侗族人的智慧,也是学者们现今以其多声部歌唱形式反驳“中国音乐多为单声部”这一论调的有力证据。

(二)唱与话

歌唱是侗族人与上天、与自然、与祖辈、与万物相互沟通的最佳媒介。既然侗族人已经掌握了侗语,语言就是沟通的最好媒介,那为什么还要歌唱呢?因为没有文字,需要借助歌唱来表达感情、庆贺丰收、记录历史、协作劳动,仅凭语言无法实现这些“功能”。而歌唱所具备的功能性作用是由于它的“歌唱体”特征,唱出来的歌不仅有辞、有韵,还有节奏和旋律,在传递和记诵方面都与说话语言不同,且唱与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声音和表情都是真切可感的,还能唤起相互间的“共鸣”。因此无论在表达、宣泄还是沟通方面都比单纯“说话”要更胜一筹。苏珊·朗格曾说:“语言是一种概念化的符号,而歌唱是一种审美感官结构。由于人的感觉形式同音乐形式的契合度比语言形式要高出许多,所以音乐可以用语言无法达到的详尽和真实来揭示感觉的本质。”因此,唱歌是侗族人祖祖辈辈的传承,是他们民族的情感寄托、功能媒介、历史印记。

(三)侗歌现状与传承

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把侗歌置身于外部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内部音乐生命的延续等诸多问题之中,侗歌的“入世”既为它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传承和保护侗歌成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1.侗歌的传承脱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

对于侗歌来说,其传统的保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保存,更重要的是保存传统侗歌中负载的文化气息。文化气息一旦失去,在它土壤上被培育的人也将不再带有这个民族原有的文化标识。那么,侗歌是否还能作为侗族文化的代表令人深思。侗歌现在已经逐渐变得“举世瞩目”,蜕变为娱乐外来观众,包括记者、官员、专家乃至游客和商家的文化点心。这种把乡民社会的歌唱习俗剥离出其自身固有的文化环境,拿到城市舞台上表演、比赛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形式到功能都已脱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甚至将会失去它本来所承载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让脱离原生态环境的侗族大歌保持生机,如何从现代社会的舞台化表演方式中长期保存侗族文化的气息是传承侗族大歌的难题。

2.侗歌的弘扬后继乏人

侗歌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口传身授作为链条得以延续。因此在侗歌的传承过程中,人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一些有影响力的歌者的去世,年轻人又多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许多人不再学唱侗歌。如今,侗族很多年轻人均为生计外出打工赚钱,经济条件稍宽裕一些的家庭则会送孩子去县城好的学校读书,逐渐忽视了对侗歌的学习。侗族人聚居的贵州凯里、从江、黎平等地许多学校也更加注重升学率,只教功课不教侗歌,从侗歌传承角度来说更加不利。家长普遍期盼子女学习文化知识走出村寨,因此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歌班成员反而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必将使得侗歌的传承和弘扬后继乏人,现状令人担忧。

3.学校教育是把双刃剑

当今社会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民间传统音乐正处于濒危状态,在此状况下,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和独特优势。然而学校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贵州省艺术学校开办了以培养侗族青年歌手为主要目的的“侗歌班”,招收农村孩童进城深造,又编写了简谱记音、汉侗对照的教材,令侗族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现代生活知识。侗歌开始以五线谱所记录的样式登入统一的艺术殿堂,诸如和声、曲式、声部这一类的语汇由此深入侗歌之中。这是在用音乐语言对无谱侗歌进行书写和翻译,雅俗互动使侗族音乐文化更加规范化,使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殊性,若仅以欧洲大小调音乐体系为基础去对待,也不可能做到科学和真实。那种把欧洲或汉族的音乐理论、研究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搬硬套”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去,就使少数民族被这些理论方法所制约,影响其健康发展。例如在前文中曾提到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歌唱形式,用“多声部”这个词语来叙述侗族大歌的歌唱形式已是人们所知的惯例。然而对于侗族人来说,他们脑子里从来没有“声部”的概念,他们把演唱时的两种不同音高分别称为雄声和雌声。可以看出侗族人的音乐观念与欧洲音乐或汉族音乐的观念大相径庭,很难生硬地把汉族音乐语言套用在侗族大歌上。

历史在变迁,社会也在发展,时间总会无情地淘汰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样式,这样的问题也总是会存在。然而外来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侵入就一定会带来传统的消退吗?回答是否定的。究竟如何解决发展现代文明和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达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健康发展的平衡,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侗族人“绝对音高感”的跨学科思考

众所周知,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侗族人演唱大歌时,让很多音乐学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侗族人定调和多声部演唱的准确性。歌唱者们不需要凭借任何乐器,一张口就是固定的音调,一唱就是固定的音。即使歌唱者们已经唱了几个小时后,请他们再唱刚才唱过的第一首,两遍的音调和调高都丝毫不差。

这样的现象足以证明侗族人具有相当好的绝对音高感,对于这一现象,此处尝试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进行初步诠释。具体的方法是借用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神经音乐学中“绝对音高”的研究成果,与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結合在一起,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

(一)培养关键期

绝对音高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获得, 并且在儿童的成长期内, 越早地接触音高及音高的名称, 获得绝对音高能力的可能性也越大,因而培养的关键期很重要。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认为,侗族人是以歌班形式来维系亲缘和地缘两种身份的,而这个歌班实则就是一种对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因其起步年龄非常小,很好地在培养关键期内对他们的绝对音高能力进行了训练。

(二)音调语言者的绝对音高能力

陈芳在《绝对音高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根据脑科学实验指出:语言和绝对音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调语言者比非音调语言者(如英语)的绝对音高能力更强。侗歌的音调比汉语还要多,属于典型音调语言者。文学、语言学对于侗语的研究如在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中,不仅对侗歌“韵律”做了专门的比较,认为其特点在于韵点密集、韵律复杂,这种韵律特点与侗语丰富的语言音调对歌唱中保持绝对音高感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侗歌研究角度之新思

目前对侗歌形态特征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音乐、民俗等角度出发,多是讨论其演唱特色、艺术风格、传承嬗变等,在传统社会结构下对侗族大歌进行音乐学诠释的研究还非常少见。倘若大胆尝试和思索,例如借鉴于润洋、姚亚平、杨燕迪等音乐学分析理论的思路,将侗歌形态研究放置到其具体的社会结构当中、将侗歌具体音乐形态中的各种元素细胞(如歌词、旋律、调式、装饰音、结构、音色等)与其背后社会结构、文化民俗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是机械地堆积,而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一种动态的结合。通过这种动态的结合,是否就能透过这些音乐元素深入体验到侗歌与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结构、民俗文化生活呢?这也值得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杨晓.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2]杨晓.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3]陈芳,刘沛,李坦娜.绝对音高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2).

[4]戴安娜·多伊奇,特雷弗·亨索恩,伊丽莎白·马文.绝对音高:普遍性差异与言语关键期的研究——基于中美两所音乐学院的部分学生[J].许洪帅.编译.音乐研究,2006,(3).

[5]潘永华.从侗族歌师的教唱窥探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D].中国音乐学院,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