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康一代:“00后”大学生劳动观的转变

时间:2024-06-18

张翠云

【摘 要】“00后”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对其劳动观的研究十分必要。小康一代的大学生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劳动形式的变化等,导致他们的劳动观表现出新的特征。大学生更加追求创造性劳动,对体力劳动存在误解。因此,高校劳动观教育应该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色,不断改进劳动观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小康一代;“00后”大学生;劳动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95-02

***总书记强调:“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优良的劳动观有助于劳动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错误的劳动观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下降。高校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劳动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如今,对于高校学生的劳动观,社会上存在一种消极的观点,认为高校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劳动,贪图享受。但现实真是如此吗?我们应该看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呈现出新的特征,而不是只看到部分学生的错误劳动观。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当中国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的意识也会发生变化,这其中就包含劳动观的转变。

一、小康一代“00后”大学生界定

“00后”大学生是“90后”大学生的派生词,是指出生在经济上更加开放、文化上更加多元、生活上更加富裕的小康时代的大学生。“00后”大学生是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参与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见证者。第一批“00后”已经进入高校,所占比重将逐步超过“95后”。随着“00后”这批大学生的入学,关于他们的话题也日渐增多。由于“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征。

二、“00后”大学生劳动观的特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更加关注创造性劳动,从劳动光荣到劳动幸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不单单只是体力的劳动,劳动不是苦累的代名词,劳动应该是人的本质,人是可以从劳动中取得幸福感的。“劳动光荣”是对劳动行为的赞赏,是劳动者用劳动成果从外部获得的一种赞扬。“劳动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幸福感,是指一个人能从自身的劳动中得到价值的实现。[2]过去人们倡导劳动光荣,现在更加希望能够从劳动中得到幸福。

相比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0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创造性的劳动。过去高校的劳动教育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大扫除,如今这项活动越来越难以实施,甚至很多学校请专业人员来打扫。那是否说明学生不爱劳动了呢?其实未必。若学校组织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该会更高,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创造性劳动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动力,也是培养大学生符合时代劳动观的根本途径。只有长期进行需要思考和耐心的长期劳动,才能够展示出劳动活动的创造性。“0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参与可以创造幸福的创造性劳动。

(二)更加关注劳动带来的回报,从无私劳动到有偿劳动

劳动的目的,体现劳动的初心。如果劳动的目的出现了偏差,这样的劳动是低效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大学生应该将劳动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如今大学生对于劳动带有更直接的目的,他们认为劳动的付出应该带有回报。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就可以加学分、为班级服务就应该得到表扬等。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无不例外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付出劳动时更希望得到回报,与过去倡导的无私奉献形成鲜明的对比,做事更加带有目的性。

(三)更加关注劳动的性质,从劳动认知到劳动行为的矛盾

大多数学生劳动观是较为积极的,但在劳动认知和劳动行为的选择上出现了矛盾。据调查显示,在劳动荣辱观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对“劳动是光荣的”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对于志愿者的行为表示赞扬。但是在问到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社会精英而不是普通劳动者;在有偿劳动与公益劳动不可兼得时,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有偿劳动[3]。调查结果显示了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劳动最光荣的认同只局限于表面,大学生的劳动认知与劳动行为存在偏差,即不能做到知中有行,知行合一。

三、“00后”大学生劳动观嬗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大学生劳动观的转变不是一个独立的、自发的过程,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的变化

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传统的手工业撑起了过去的中国。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迈向了现代化,在高度赞扬体力劳动价值的同时,更应看到脑力劳动的价值。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社会已经由传统的小农生产走向市场经济的全球生产。对于劳动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农业劳动以及其他一些体力劳动上。高校学生劳动观的转变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时代背景的转变,可以看到,我国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到越来越重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服务行业的需求增多,体力劳动的需求变少。高校学生没有理由也不应当必须从事消耗大量体力的职业,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选择。

(二)后物质主义时代,劳动精神的变化

英格尔哈特教授认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强调自我表现、生活质量超过经济和人身安全的价值观。”[5]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导致人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所下降,原本建立的以勤劳致富为核心的劳动观正在面临消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00后”大学生更加享受现时的安逸,很少考虑未来的发展,劳动精神淡化,缺少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他们呈现“慢就业”状态;未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精神;动手能力较差,渴望追求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务实的劳动幸福。

(三)数字劳动时代,劳动形式的变化

数字劳动时代,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里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享受生活,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利。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数字劳动时代的见证者。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大体经历了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非创造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的转变。社会的主要劳动形态不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因此发生相应转变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在我们提倡劳动平等的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劳动观的转变,大学生越来越看重脑力劳动也是情有可原的。劳动是否具有价值,看的是这个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劳动本身付出了多少体力。我们不能只看到体力劳动的量而忽视脑力劳动的价值。数字劳动时代的到来可能就会使得大批传统行业消失,如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来驾驶汽车,那么未来司机这个职业就会消失,但是也会因此产生一批新的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来操作协调交通规划。

四、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着力点

针对大学生劳动观的改变,以及部分学生存在劳动观扭曲的现象,高校劳动观教育需要及时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创新理念,明确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科学内涵

劳动是多样性的,劳动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劳动观教育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教育内容,而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明确劳动观教育新内涵,一要打开劳动视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时代性、成分的复杂性,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等,对新时期劳动形式进行全面教育,使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狭隘、不浅薄。二要结合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三要结合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并把握好新时代劳动形式的新变化,让学生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技能。

(二)深化理论,强化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大学生的劳动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本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健全,容易出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显得尤为重要。实践需要理论支撑,“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6]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是人的本质,人可以从劳动中得到幸福,应该自发去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从来不是苦累的代名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是具有价值的,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不应该被异化。高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无论工作性质如何,劳动是光荣的意识;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劳动观。

(三)走向实践,提供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必要场所

要想让大学生将正确的劳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将劳动观教育付诸于实践教学中。教育不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引导,更需要和实际结合起来,应用到生活中。大学生群体的劳动观教育不能只是劳动意识的灌输,要将劳动观教育融入实际生活中。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此外高校还可以開设劳动选修课,如烹饪课、手工课等,既可以起到劳动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因此劳动观教育应该贴近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枯燥的强制的劳动观教育可能并不适合如今追求个性和自由的“00后”大学生,学校在劳动观教育中应该减少强制性的劳动,因为这样的劳动会令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01).

[2]王绍梁.从“劳动光荣”到“劳动幸福”:当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转变[J].青年学报,2019,(01):12-16.

[3]郑银凤.“9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90.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5]丛日云,王路遥.价值观念的代际革命: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评述[J].文化纵横,2013,(05):108-11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