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杜瑾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内容,近代各种类型的英美文学作品塑造出了不同特点的中国形象,这些作品成为早期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将进一步对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近代英美文学;中国形象;变迁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201-02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的中国人形象,但因为最开始对中国人的了解不深,并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对中国人的描绘存在一定的诋毁和误解,所以这些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形象都不是真正典型的中国形象。而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各国之间文化、经济以及科技交流日益密切,西方作者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到中国文化了,因而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中国形象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在近代英国文学作品中,既有赞美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有丑化中国人形象的文学作品。我们从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来看,英国文学创作中对中国形象的描绘可以追溯到14世纪中期,至今已经过了约7个世纪。在14世纪中期,英国约翰·曼德维尔爵士创作出了一本涉及到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曼德维尔游记》,在该部作品中,创作者完全以夸张吹嘘的方式将中国描述成人间天堂,塑造出了一种无比美好的国度形象,书中描述到中国拥有着数不胜数的瑰丽珍宝,有着无比强大而仁慈的国家统治者,平民百姓安居乐業,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该部书的推出,促使欧洲文学弥漫了一种“崇拜中国”的气息。而当时间来到约1599年,英国地理学家哈克卢特创作发布了《航海全书》,在该部作品中,创作者全面探讨分析了中国政府机构、国土面积、边防措施以及农业发展等。哈克卢特以自身观点为基础,发表了对中国传统制度的看法,同时还初步阐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像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文化。在《航海全书》一书中,作者重点提到了:“中国人较为重视科举考试和个人文学修养提升,平民百姓普遍认为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写出优秀的文章就能够帮助自身考取功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每家每户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从小教育,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当时,《航海全书》的发布对英国文学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当时间来到17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兴起一股“中国风”,大量带有中国特色的珍贵产品逐渐进入到英国民众的视野中,英国文学作者也开始对中国产生无比的期望和向往。在该时期,英国著名作家波顿创作了《忧郁的解剖》一书,该书作为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人类情感百科全书,受到了众多文学作家的引用和推荐。波顿在该书中描述了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内容,表达了其高度认可之情,他认为这种模式能够考核选拔官员,能够充分保障国家官员的品德素养,促使每个官员都能够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学素养,从而帮助国家更好地管理社会,推动国家和谐发展。
在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散文家哥尔斯密在其创作的散文作品《世界公民》中称赞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拥有着科学完善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他通过我国传统寓言故事所展现的哲理来讽刺不同时代环境下的英国社会,从而表达出希望能够推动本国社会改革的中心思想。在该部作品中,作者有效塑造出了中国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等形象[1],并借助中国哲学家的思想讥讽英国社会之弊端。而当时间来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也就是18世纪60年代之后,英国综合实力飞速增长,显露出了称霸全球的野心,对中国各个方面进行了质疑与抹黑。18世纪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期,较多英国文学创作者对中国人的形象进行了丑化描述和评价。比如,1793年,英国著名外交官乔治·马戛尔尼率领使团访华,使团负责人之一斯当东根据自身见闻写成《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在该书中,作者将中国恶意描述为“愚昧腐败、傲慢无礼”的专制国家,其对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和讽刺,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英国社会民众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接着,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不断受到来自英国列强的侮辱,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英国人眼中,中国逐渐变为未驯服的“蛮族”形象,他们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对中国人的形象进行了无限嘲讽和污蔑,他们普遍认为此时的中国已经完全失去了发展生命力。当然,也有英国作家对中国做出了较为正面客观的评价。比如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创作的《中国问题》中,作者认为中国人普遍热爱和平、具有耐心,西方社会应该主动学习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品质。
在近代英国文学领域中,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其作为英国文学界的泰斗对中国形象的描绘较为科学客观,与其他作者对中国形象的单方面丑化和赞赏有所不同。20世纪早期,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在中国游历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后来创作了《在中国屏风上》、《苏伊士之东》等作品,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古典华丽的特征[2],但是由于受到外来国家的侵略破坏,中国在文化、自然风光上都遭到了严重损毁。毛姆创作的文学作品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是相对客观的,也成为20世纪后期英国社会对中国形象的重要认知来源。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早些时候,美国也出现了对中国形象进行夸张艺术处理的文学创作,对中国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而工业革命之后,部分美国文学作品则开始对中国形象进行丑化描述和恶意诋毁,导致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形象产生误解。美国与英国之间本身就存在较为浓厚的血缘关系,比如美国政府官员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借鉴英国文官制度,而英国传统文官制度却是汲取了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实践经验。因此,在美国这个国家成立的初期阶段,美国会通过英国文学作品的介绍去赞誉中国形象。比如,在早期对中国形象的描述中,存在较多历史名人对中国形象保持着较高的赞誉。约在1768年,美国著名政治家、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提到过:“如果在我们国家的农业建设发展中合理引入应用中国农业体系,那么将会更好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此时的美国民众眼里,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拥有着勤奋努力、孝顺善良以及聪明睿智等优良品质。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渐暴露出自身的衰弱,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让西方列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可以随便欺负的落后国家,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于中国的赞赏和认可开始出现崩塌之势,中华帝国固有的大国繁荣形象逐渐出现衰败之势[3]。而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了解更多是通过阅读各种传教士创作的中国传记,比如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明恩溥创作的《中国人的性格》,该书对中国人的性格展开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将“黄祸论”作为重要科学依据。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世纪初,出现了较多美国作家开始赞美中国形象,美国作家期望可以在东方文化中获取精神慰藉。如1925年,美国作家厄尔·比格斯所创作的侦探小说,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成功塑造了一个幽默风趣、聪明正直的中国人物形象。美国作家赛珍珠从1931年开始陆续创作发表了“大地三部曲”作品,文中描绘了坚强善良、勇敢勤劳的中国农民形象,这些作品的相继发表让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开始不断提升。在该段时间,美国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描绘较为深刻,且作品多种多样。比如可以作为代表人物的美国著名作家彼得·海斯勒,他采用纪实写作方式创作了“中国三部曲”,该类文学作品主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为新世纪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彼得·海斯勒所创作的“中国三部曲”中的《寻路中国》、《甲骨文》深入探讨研究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环境,细致地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环境下,中国社会中出现的改变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形成的矛盾撞击,科学地描绘了中国平民百姓的性格特征与民族心理。彼得·海斯勒认为虽然中国的平民百姓具备一定的包容心,但是也会普遍存在排外的心理,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每个人民几乎都会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4]。彼得·海斯勒作为美国现代文学界的代表作家之一,曾经游览过数十个国家,来到中国后旅游生活了大概十多年,对于中国民众、社会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3],因此他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对于中国形象的描绘是从一种全面客观的角度出发的,不会一味地赞美,也不会恶意丑化中国形象,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了中国人具有双重性格,他们既有友爱包容的一面,也有排外消极的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国形象的描述,既有正面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有的英美作家对中国本身充满了偏见,因此在文学创作中会对中国形象进行恶意丑化,而有的英美作家則会站在客观的角度真实描述中国形象。但无论如何,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都应该积极树立正面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舒大钟.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文学教育,2018,(6):41-43.
[2]刘巧平.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2):65-68.
[3]于志浩,何辉斌.民族学生英美文学教学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化协调[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8):235-238.
[4]耿强.自我期待与他者眼光——英译中国文学的阅读与接受[J].东方翻译,2017,(04):39-44.
[5]管新福.西方传统中国形象的“他者”建构与文学反转——以笛福的中国书写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6,(4):139-14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