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张文佳
【摘 要】非虚构写作进入新闻领域后,成为了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创意写作模式,同时也是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点。2001年龚举善对全球化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进行了粗略的介绍。2005年之后产生了对新闻的非虚构写作的专业性研究。为了准确把握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内容与中心,促进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及其应用,本研究采用信息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合定性分析,系统梳理2001年至2019年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文献。
【关键词】CiteSpace;非虚构写作;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203-03
一、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了客观描述中国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本研究以知网作为文献来源,检索条件为“主题:非虚构写作OR主题:非虚构写作”。文献类型为会议论文、论文和期刊。检索跨度为2001年至2019年,共检索到453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用视觉信息处理软件来分析文献的数据,运用科学图谱解析、制作与可视化呈现,更加科学有效地处理了文献。陈超美教授(任教于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以Java为基础,开发的Citespace程序可用于科学文献数据的计量和分析、识别,可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并在分析和可视化共引网络方面具有准确、便利和高效的特点。本文在运用citespace软件的基础上,对非虚构写作数据聚类和研究主体进行挖掘分析,绘制成知识图表,并结合笔者对参考文献的批判性阅读,深度挖掘非虚构写作领域的文献资料研究。
二、研究结果
(一)数据聚类
采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聚类,归纳出非虚构写作研究前沿,生成自动聚类标签视图(图1)。它是在默认视图的基础上,通过谱聚类算法形成主题聚类,然后通过算法从引用聚类的相关施引文献中提取标签词,从而使表征指向部分知识研究前沿。聚类#0的标签是民族志;聚类#1的标签是真实性;聚类#2的标签是中国故事;聚类#3的标签是《人民文学》;聚类#4的标签是乳腺癌患者;聚类#5的标签是鲁迅;聚类#6的标签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聚类#7的标签是新新闻主义。可以说这几个聚类反映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其中最大的两个聚类是#0和#1(图2)。
1.聚类#0民族志。这是非虚构写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周奎归纳总结为部分非虚构作品的创作在进行民族志路径研究时,并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培训背景,也没有经过人类学的系统学习,大多数是以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为学科背景。他们在写作中结合了自身对于“非虚构”内涵的理解、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要求、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并且融合了新时期新闻生产的时间和成本急剧压缩的背景下,不得已产生的“权宜之计”的产物。至此形成了完整的具有共同性与自发性的非虚构写作方式。周奎称这样田野质化的方法论为“行动中的知识”,運用在非虚构性作品的创作实践之中,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我国非虚构写作的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表面上看,与消费意识和娱乐化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层面的扩展息息相关;二是从内在来看,中产阶级及其附庸——小资产阶级为主导的价值观和正在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似乎已经掌握了文化领导权。同时,刘大先认为这种经验还包括着另一维度,它既有着中国特殊性的因素,也有着超出于“中国特殊”的普遍性层面的多重现实,构成了几乎每个当代中国人都身在其中的环境。
2.聚类#1真实性。结合《人民文学》所刊载的作品,刘柏彤称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流行为文坛带来了一缕清风。这种文学创作方式的特点是强调读者“在场感”,以及作者的“亲历性”和作品的“真实性”。刘柏彤承认这种写作方式有着争议和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时代需要,而我们需要去研究“非虚构”写作,同时应当给予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成长与完善。在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作者对于“真实”与“客观”有不一样的认知,他们质疑主客观分离的“客观”,但强调文章的“真实”。孔令云以非虚构性小说《刽子手之歌》与《夜幕下的大军》为例,解释何为文章的真实性。
3.聚类#2中国故事。中信出版社推出了“非虚构”电子书品牌“中国故事”;腾讯推出了“谷雨故事”,“谷雨是一个致力于支持中国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的公益性项目,谷雨以耕耘中国故事、繁荣业界生态为己任,将用最优秀的作品来诠释‘非虚构的中国标准。”孙珉认为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传播好中国声音,最终提高这个文化软实力,而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通过非虚构写作和各种媒体方式的结合,推动媒介变革,创新新闻叙事方式,方可以讲好中国故事。
4.聚类#3《人民文学》。张文东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探讨了这一新兴的文学可能性。他认为此刊中赞同的“非虚构写作”,是将文学的审美性和新闻的非虚构性相结合。在创新传媒写作的基础之上为非虚构增加了内涵,并且将非虚构与多种方式相结合,产生了多种跨界产品,为大众传媒时代下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人民文学》具有一股肯于行动并敢于行动、勇于发现并善于发现的精神和风气,而非虚构写作蕴含着巨大可能性。
(二)四大研究主题
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至2019年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研究主题集中在四个方面(表1)。结合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深度挖掘非虚构写作的文献资料,非虚构写作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非虚构写作。张文东认为“非虚构写作”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非虚构”原本就是内含于文学之中的。他所探究的“非虚构写作”或“非虚构”,大部分是以传统文学或者纯文学为背景;在当下的语境中,他认为“非虚构写作”具备一定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但在“文学性”方面仍有争议。所以,回到“文学”的层面上,讨论并认识这种“非虚构”所内蕴的相关“文学性”问题是必要的。洪治纲在《论非虚构写作》中提出,“非虚构写作”所具备的鲜明的插入性写作方式,在对事实的表述和还原历史的过程中,给读者一种强烈的亲历性、在场性和反思性等叙事特点,从侧面反映出“非虚构写作”的作家有着重构“真实信念”的写作伦理的意识。这种写作伦理一方面质疑信息时代的仿真文化;另一方面冲击了当下文坛中的表象化和经验化。“非虚构写作”突破了文学创作的一些内在规定,呈现出一种新的写作姿态,更加开放并且由不同文体相互融合而成。在张文东看来,“非虚构写作”在主体意图方面过于突出,艺术创造性较弱,但瑕不掩瑜,它在中国文坛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和价值。龚举善从“非虚构写作”的叙事伦理出发,以哲学、美学乃至文艺学的学识背景审视,“非虚构”作为文学叙事策略,与通常所说的文学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间性特征和互文效应,这保证了非虚构叙事文学伦理上的合法性。清醒认识非虚构原则在文类生成过程中的伦理依据及其限度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理清我们的思路,又能提高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生产力,为我国的文学生态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环境。
2.非虚构。霍俊明认为,那些试图体现“真实”的反拍摄、反跟踪、反虚构的制作方式,恰恰凸显的是悖论和陷阱。这样的制作方式就是“非虚构”的仿写,或者称“仿非虚构”。他们的制作方式试图强化“非虚构”写作,在表面上看起来原始、可信,在本真的声音与画面中人为制造出拟态环境或“真实”场景。这样的“拟真实”或者“再现”并不可能是历史真相。事实上,“非虚构”仅仅是一个通道——进入历史、现实的中介而已,它与“虚构”“现象”一样,且无法将它们进行一个优劣对比。邓晓雨以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为研究目标,以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为角度,研究“非虚构”写作在文学和社会中的影响与作用。研究跳出原有“纪实+文学”的窠臼,致力于跨学科的协调观照论析,从传播学五个要素——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效果入手,分析文学生态中媒介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在其看来,非虚构写作的回归是得益于新的传播价值和传播仪式的设计。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受众对非虚构的审美方式、信息获取与作家的构思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对应了拉扎斯菲尔德的“有限效果”理论,这种创作模式使非虚构文化偏向于视觉表达,依赖技术与消费,实现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跳跃,但这并不是非虚构写作发展的终点。
3.报告文学。周逵、顾小雨认为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的广受欢迎,体现出人们在改革开放后求知欲和审美的转变,出现将非虚构写作和报告文学混为一谈的说法。报告文学发展到后期,人物情节和故事走向固化,因此不再受读者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则将作品的主题拉回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作家们提倡用去政治化的叙述方式去讲述生活故事。在国内,报告文学逐渐被边缘化,媒体主动寻求新的报道形态,引进了西方特稿的概念,至此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崇尚特稿的潮流。2003年《南方周末》将记者李海鹏所写的《举重冠军之死》认定为第一篇特稿,从此展开了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报告文学曾被误解为非虚构写作,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非虚构写作实际上脱胎于特稿。王晖认为,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可将非虚构文学划分为完全非虚构(包括报告文学、传记等)和不完全非虚构(包含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等)两种类型。王光利也持非虚构写作不同于报告文学的说法。
4.非虚构作品。张文东对于《人民文学》2011年的非虚构作品进行梳理,认为文章呈现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用“生活的在场”营造出真相的重现感;二是用第一人称叙事所形成的抒情性。对于第一点来说,作品没有盲目追求重大题材,也没有强调主题的深刻性,而是通过“我”在“现场”的经历来观察,进而写作,希冀借用生活的“现场感”为读者提供“真实感”;对于第二点来说,大部分非虚构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展开叙述的,通过“我”的眼睛来观察,通过“我”的身体来感触,通过“我”的风格来创作。孔令运认为非虚构作品的一个问题是,仅仅执著于一些表层事实的转述,这样的书写,离“真实性”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非虚构作品是对于已经发生事件的陈述,缺乏创新性,从而无法产生后天的意义。
三、研究思考
我国的非虚构写作涌现了大量的青年学者和作家,他们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事件,吸引读者去了解事件的真相。但由于我国非虚构写作经历了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真正起步较晚,不成熟。非虚构作品缺乏文学创作中的技巧和语言风格的修饰,致使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非虚构作品只顾追求“真实”的事件,却忽视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除去一些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大部分非虚构作品仍然困在“求真实”的窠臼之中,在对于文章素材和结构的选择方面略显不足,甚至部分作品一味追求平铺直叙的表达,其中穿插生硬的文学技巧和思想表达,这样的作品并不能称为非虚构作品,甚至作为文学作品也会无人问津。非虚构写作需要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体现出文学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龚举善.全球化背景下纪实文学的文化回应——兼及比较文化视野中的非虚构写作[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01):40-45.
[2]陈悦,陈超美 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5+76+65.
[3][23]刘柏彤.<人民文学>与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孔令云.追求更大的真实——非虚构的“客观性”“真实性”之辨[J].传媒观察,2012,(08):54-55.
[5]刘大先.当代经验、民族志转向与非虚构写作[J].小说评论,2018,(05):23-37.
[6]李家安.“非虚构”写作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8.
[7]孙珉,谢勇,韦李珍.浸入式体验:用非虚构叙事讲好中国故事[J].当代传播,2018,(06):100-103.
[8]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文艺争鸣,2011,(03):43-47.
[9]邓晓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J].文学评论,2016,(03):62-71.
[11]龚举善.“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J].文艺研究,2013,(05):43-53.
[12][17]霍俊明.“非虚构写作”:从文学“松绑”到“当代”困窘[J].文艺争鸣,2012,(01):115-119.
[13]邓晓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4]周逵,顾小雨.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与叙事特点[J].新闻与写作,2016,(12):83-86.
[15]王晖:护非虚构”的内涵与意义[N].文艺报,2011-03-21(5).
[16]王光利.非虚构写作及其审美特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7,(04):209-215.
[18]蒋进国.非虚构写作:直面多重危机的文体变革[J].当代文坛,2012,(03):84-87.
[19]范以锦,匡骏.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新闻文体创新发展的探索[J].新闻大学,2017,(03):56-61+149.
[20]曾润喜,王倩.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新闻界,2017,(02):29-33.
[21]孙桂荣.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J].文艺研究,2016,(06):23-30.
[22]傅修海,刘红娟.“非虚构写作”漫议[J].文艺评论,2012,(03):21-24.
[24]徐慕旗.新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5]林秀琴.“非虚构”写作: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困窘[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1):78-83.
[26][28]刘勇.新闻与文学的交响与变奏:基于对“非虚构写作”的历时性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8):161-162.
[27]梁鸿.非虚构的真实[N].人民日报,2014-10-14(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