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话剧《茶馆》中的京剧元素分析

时间:2024-06-18

孙吉招

【摘 要】话剧《茶馆》中的大多数演员因来自京剧艺术最辉煌的时期,所以自然而然在台词表现、唱腔身段上还会带有非常明显的京剧艺术特色。正因为如此,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整部话剧的风格设计都独具匠心,不但人物生动自然,剧中更不乏一些清新脱俗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话剧《茶馆》的细节处着手,分析了其中无处不在的京剧因素,又从另一个层面对《茶馆》成功的原因,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茶馆;话剧;京剧;元素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035-01

被人们誉为“国粹”的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它吸收和融合了我国其他戏曲种类的优点和长处,因其特别的唱腔特点,直至今天都还让无数的爱好者为之着迷。《茶馆》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一部话剧作品,因其宣扬的主体思想和演出的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研究其中的京剧化的元素,也是对《茶馆》的另一种探索和研究,故而本文将从话剧中的三个方向论述其中京剧元素带给话剧本身的表现张力。

一、起承转合间——京剧一招一式的韵味

《茶馆》剧中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剧中出场人物有五十多位,每个人的动作形态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剧中,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在规劝算命先生唐铁嘴不要再抽鸦片的时候,是这样表现的:“算了吧,我送你一口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王掌柜夺回手去的同时,是自带有京剧身段中的一招一式,他将夺手之时瞬间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姿势拿捏得相当到位,让人瞬间就会联想到京剧中唱念做打的种种招式。还有,在剧中第一幕戏中,王掌柜在人群中迎来送往一溜小跑,让人无法感觉到他是在跑,既做足了着急的样子,又少了着急的动作。这其中的走路方式,想是因为也借鉴了京剧中的元素,不但融合了台步,更有滑步带来的呈现效果。几个动作间,就将一个左右逢迎的掌柜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不免印象深刻。《茶馆》中类似蕴含着京剧元素的身段动作比比皆是,因这一招一式满满的京剧韵味儿,让观众仿佛身处那個年代的老北京城,带给人们身临其境之感。

二、高吟低唱时——京剧一唱三叹的悲歌

《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身为旗人,却忧国忧民、极富正义感的常四爷。常四爷在剧中的台词功底颇为深厚,“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这一句台词带着上膛音与脑后音在口腔中形成了共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个爱国者的满腔愤懑,这声音是常四爷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中气十足,又带有一丝大义凛然之感,也正是这声蕴含了十足京剧韵味儿的感叹,让剧中的常四爷有了牢狱之灾;还有那句“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常四爷在最后那一刻还深深感慨于自身的遭遇,所以最后的悲叹中仿佛也夹杂着类似于嘎调的拔高之音,像是绝望之时的悲鸣,响彻了整个剧场。其实,《茶馆》中还有很多演员,其台词表现带有一些京剧感,如跑堂的伙计,他的每一句吆喝其实都蕴含了深厚的京剧功底。我们都免不了要在这话剧中看到充满京剧元素味道的台词,因为这原本也就是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

三、悠扬婉转处——京剧余音绕梁的回响

话剧《茶馆》里面的各色人物姿势、腔调的京剧韵味儿暂且不提,背景音乐中还穿插了浓浓的京剧代入感。京胡的声音刚劲有力,极富穿透力。在王掌柜改良失败之后,那句“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的声音背后响起,让人有振聋发聩之感,京胡的节奏伴着颇具润腔之感的常腔台词,独留一股子余音绕梁的势头。京剧中的板,又叫檀板、拍板,这是打击乐器的一种。话剧的开头、中间、结尾三段时期的数来宝的台词,在板的轻快节奏下娓娓道来,配合着节奏明快的敲打声,“这大茶馆儿是老裕泰,买卖兴隆真不赖。这茶座儿多真热闹,也有老那个也有少。”“这王掌柜,他动脑筋事事改良讲维新。他动脑筋是白费力,胳膊拧不过大腿去。”“甭说我混不了,王掌柜的也过不好。他钱也光,人也老,身上就剩了件破棉袄……”这些京味儿带来的是裕泰茶馆的时代变迁,也有配合竹板敲击节奏的悲凉感。

四、结语

《茶馆》历经的年代时间差不多有五十年,而这五十年恰好就是京剧发展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因为自古代中国人就有听戏的习惯,这戏大多都是京剧。人们在这个京剧传播非常广泛的时期,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到茶楼里去听戏,因此演绎《茶馆》的各色人物就免不了带上一些京剧的韵味儿,而身上带了这些京剧元素,也就给《茶馆》刻上了时代感。因此,探究话剧中的京剧元素,对深刻了解《茶馆》的年代背景和中心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因为话剧中的京剧元素,让《茶馆》的演绎更符合老北京的年代感,进而让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吴刚.话剧《茶馆》中的京剧元素[J].中国戏剧,2019,(2):82-83+1001-8018.

[2]施勤.从话语角色转换看戏剧人物刻画——以老舍<茶馆>中的戏剧对白为例[J].大众文艺,2012(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