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琵琶演奏中的指法运用与曲目意境的联系

时间:2024-06-18

吕雪涵 孟醒

【摘 要】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以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琵琶演奏很早就盛名于世,左、右手共有六十多种演奏指法,其中运用在《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中的演奏指法就达到二十余种,这首乐曲将琵琶的多种演奏指法与其独到的意境相融合,展现了琵琶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从乐曲中运用到的指法、乐曲的意境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品味这首乐曲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琵琶;诉;指法;意境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5-0039-02

琵琶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乐器,有六十多种演奏指法,其独特的表现力早已盛名于世。《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一曲,将琵琶演奏中的多种演奏指法与其独到的意境相融合,每种演奏指法都有助于乐曲意境的表达,乐曲意境的主基调是凄凉的,作曲家吴厚元在不扰乱乐曲主基调的同时,通过大量左、右手指法的变化来推进乐曲的情绪,丰富乐曲的意境,使乐曲更加清晰动人。

一、琵琶演奏中左、右手的重要指法

吟揉是琵琶左手演奏指法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也是乐曲音质音色变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左手指法与技巧,使弹奏出的音色产生一定的变化,达到对音符和乐曲修饰润色的作用。除了掌握正确的技术技巧,要想将一首乐曲演绎出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了解乐曲的整体风格和个性特点。因此,琵琶吟揉指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增强琵琶音乐表现力的手段,也是丰富琵琶演奏技巧的途径之一。

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指法,对于琵琶演奏者来讲,必须熟练准确地掌握这两个指法。弹挑指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演奏质量,间接影响着由弹挑演变的各种指法的演奏质量。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具备过硬的弹挑技法,为琵琶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轮指是右手指法中最基本也是最富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它是指右手五个手指按一定轨迹触弦发出连贯绵密的声音的手法,就像车轮滚动一样圆滑持续均匀。轮指的奇妙之处在于轮指的速率可以灵活变化,随着旋律的起伏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轮指快与慢、密与疏的安排会使整首乐曲更有活力,使乐曲各种情绪的表达更加明显。所以掌握正确的轮指技巧,可以为今后演绎作品的情绪和内涵做准备。

二、《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背景与结构

吴厚元,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在1983年创作出了他唯一一首琵琶独奏作品《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他对诗作《琵琶行》的深入阅读有感而发,以琵琶为情感载体,模仿古曲的写作手法,并借鉴中国戏曲元素,用合理丰富的琵琶演奏技法描绘出诗词中的意境,使乐曲更具有感染力。

《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整首乐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立意深刻,与《琵琶行》的叙事结构几乎一样,不仅如此,吴先生还巧妙设计了很多演奏指法技巧,加上鲜明饱满的情绪,整首乐曲结构庞大却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乐曲名称的主标题为“诉”,这一个字直接抓住诗人的内心世界,《琵琶行》便是以这种“诉”的方式诉说着诗人自己的坎坷,诉说着琵琶女不幸的遭遇,诗人的这些诉说结合吴先生的真挚情感,用琵琶四根弦独有的方式演绎出来,最终将作曲家与诗人这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合作完美演绎,使欣赏者置身于意境之中。

乐曲曲式结构属于单乐章多段体结构,一共分为4部分8个段落,主要包括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乐曲在创作的过程中,既继承了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也灵活地把欧洲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借鉴运用到乐曲中,同时又加入了传统戏曲元素,整首曲子散而不乱,艺术特色更加鲜明,更富有音乐张力。

引子用自由吟诵式的曲调开始,运用我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散板,自由且无规律,这种疏密缓急节奏带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时松时紧,时轻时重,虚实交替,看似在调音的演奏,不知不觉便将听众的心调进音乐里。引子的一开始是两个五小节的模进重复乐句,两次大幅度的滑音和几点泛音,将一个悲凉的友人相送的画面充分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人置身其中感受着诗人那份怨恨。

慢板,是整首乐曲的主题部分,由a和a两个乐句组成,旋律優美、曲调悠扬,与引子段形成较鲜明的对比。开始时流畅抒情,仿佛能看到琵琶女年轻时美好的场景,随后主旋律在原来的基础上移高四度进行演奏,使情绪更加激昂,听起来更有活力;两次变化主题后进入一个节奏自由的华彩段落,大幅度的推拉弦将刚才的美好全部拉回到现实,就像琵琶女的哭声,这一部分高低音区形成对比,情绪上层层递进,表达了琵琶女和诗人情绪上的变化,为快板部分情绪的爆发做了旋律铺垫。

快板,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乐段中频繁使用对比,使乐曲听起来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旋律也一改之前段落的阴柔忧郁,变得刚毅激昂;运用连续的扫轮和大量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一气呵成,将乐曲的情绪推至最高点,同时也将作者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得淋漓尽致。

尾声与引子部分完美呼应,乐曲回归到原速,旋律平静自由、深沉凝重,浅吟低唱地将情绪渐渐平复,再一次把听众带入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凉情绪中,最后两个三四弦分弦的泛音,余音袅袅,使人感觉乐曲虽然结束了,但凄美的情绪仿佛还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三、《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中的指法运用与意境融合

《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中的意境,不仅包含了曲作者吴厚元先生的情感,同时也包含了《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情感,多重情感随着大自然的景而生,触景生情、移情入景,再用琵琶独有的演奏指法表现出来,会擦出绚丽的火花。

(一)乐曲中引子部分的指法运用与意境融合

引子采用散板的形式,左手音区大部分选择在相把位,音色相对低沉厚重,右手用缓慢的二四弦挑轮指法开始,三弦又使用了大二度和小二度滑音,试图用这种暗淡、不协和的表达方式营造出凄凉紧张的意境;接着,运用左手连续四个滑音和右手的三指轮与分弦,模仿古琴的演奏技法来体现传统古韵,将白居易失意的惆怅和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然后,左手采用两次虚滑音,第一个滑音慢而轻,第二个则快而重,用不同的力度模仿由远及近的风声;随即几个泛音,左右手的触弦与离弦都要缓慢地进行,此时勾绘出的画面好像空灵明亮的月光点点洒下,落在琵琶女的身上,显得更加哀怨伤感;最后,一连串富有弹性的泛音在二三弦上由低八度到高八度模进,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再由快渐慢,让人有一种压抑感,当最后一个泛音弹出,右手已经结束了任务,但左手仍在吟揉,余音不绝,思绪未断……

(二)乐曲中慢板部分的指法运用与意境融合

乐曲进入以抒情叙事为主的中慢板主题段落,主题音乐以戏曲唱腔为元素,曲调舒缓流畅,带有一丝忧伤,却也有几分洒脱。一开始,四个淡淡的泛音的滑音,强起渐弱,轻柔缓慢,像是琵琶女的叹息,左右手的推拉、吟揉、弹挑、长轮的指法都要注意音色的柔美,使得旋律抑揚顿挫,像是琵琶女在回忆诉说着自己的往昔,感叹岁月的流逝、命运的惨淡,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不应该弹得太过生硬,旋律线条仍要连贯,不要破坏琵琶女娇弱哀怨的形象;在平静的回忆后,情绪有了轻微的波动,音区低到了三四弦的相把位,加入了左手的推拉弦和滑音,使萧瑟秋夜、孤寂夜晚的环境又一次出现,慢起渐快、弱起渐强的遮分指法出现,打破了琵琶女对过往美好的回忆;然后,移高四度的主题音乐再次出现,节奏加快给音乐注入了一些活力,琵琶女继续回忆着自己曾经歌舞升平的过去,突然一声“啪”的敲击面板声,音乐声戛然而止,打断了琵琶女的回忆;接着,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段落开始,左手大幅度的推挽吟揉加上右手大力度的扫弦和急促的轮指,让听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琵琶女的肝肠寸断;随后,乐句中出现的短推和挑轮的指法,真切地表现着周围荒凉的景象,再配上左手吟揉弦的指法,这番凄凉的景象便更加浓郁;接着,用遮分的指法技巧进行音阶模进,再用左手的推拉弦和右手的强力扫轮将乐曲推向情绪的高潮;最后,右手挑轮、扫轮到一个强有力的扫弦后捂弦,这一串动作一气呵成,让人心潮澎湃、意犹未尽,为后一段快板情感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三)乐曲中快板部分的指法运用与意境融合

进入乐曲的快板段落,又一次采用了中国京剧板鼓极具特色的节奏和唱腔,果断的扫轮和利落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弹挑,快而不乱、一气呵成,每两小节形成对比,使乐曲层层递进,渲染出一番激越的意境,将作曲者压抑心头已久的情绪爆发出来,随着全曲最高音的迸发,诗人、琵琶女、作曲家、演奏家甚至听众,所有人的情感共鸣迸发出来,将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宣泄释放。

(四)乐曲中尾声部分的指法运用与意境融合

当快板部分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转为突慢,进入尾声部分。高音曲的强度扫轮伴着四弦低沉的重挑,节奏自由,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再呼应连续的三连音处理,将不同的音乐线条交织在一起,使音乐更加慷慨激昂;接着,一弦细碎绵延的长轮响起,随后一连串的泛音与乐曲开头的泛音相互呼应,音色相对暗淡,两条音乐线条同时出现,一弦背景声连续不断,旋律声一声比一声沉重,配以左手的打音和滑音,把人们再一次带回到寒冷的秋夜和送别的愁绪中;乐曲的最后,两个泛音的分弦回到相把位,余音绕梁、气息悠长,曲终意未尽,把人的思绪留在深远的意境中。

四、结语

《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其实是诗作《琵琶行》的音乐版读后感,它的所有情绪意境都来源于诗,用音乐来描述场景,用音乐来宣泄情绪,于是,琵琶演奏指法的运用和意境的塑造就成了乐曲最突出的特色。这些技法的运用,将原本属于文字表达的东西更加立体,带给人们听觉和心灵上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更为深刻的情感共鸣。所以,本文将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对琵琶左、右手的指法,乐曲的创作背景、意境,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联系分别论述,旨在今后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将这首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更好地诠释,从而使整首乐曲的思想内涵上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萌夏.《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8).

[2]张佳颖.从白居易《琵琶行》探讨其音乐美学思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3).

[3]刘映瑛.唐诗中的琵琶音乐——浅析《诉》的艺术表现手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

[4]沈婷.天涯沦落是非题 悲美犹诉空成恨——析琵琶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2).

[5]秦瑞莹.浅析琵琶曲《诉》的美学意义[J].音乐天地,201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