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徐娅妮
【摘 要】本文通过回顾影片《公民凯恩》,深入电影的现代超前意识,不断挖掘新的价值,为当今电影研究与实践带来全新的借鉴意义与贡献价值。
【关键词】突破创新;叙事方式;风格手法;主题意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90-01
电影《公民凯恩》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这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电影,在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以创新的姿态跳出了类型电影模式化的怪圈,没有紧跟类型化、模式化的创作潮流,而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电影主题的表现和发掘方面,与同时期相对简单化的类型电影相比,有着鲜明的深刻性与超越性。
一、电影主题的深刻性与超越性
开掘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不可调和的超越性主题。整部影片映射出了现实社会的问题,复杂多变,矛盾重重。
主人公拥有巨额财富却孤独一生,在追求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影片揭示了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即在以资本为本、实用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欲望与精神世界不可兼得、互为矛盾,既要物质充裕,又要精神富足,只能存在于虚幻的梦境中——这些富有现代意识的主题思考,在当下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处于重重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有着更加典型的意义,电影所展示出来的对社会、环境、人生、人性等问题进行思考的超前意识,具有非常强烈的超越性,因而使得电影《公民凯恩》在主题表现上,具有传世经典文艺作品的品质。
二、复杂超前的电影叙事和结构
电影《公民凯恩》的叙事艺术具有创新意识,巧妙利用电影的时空表现特征,把多元化的叙事和多维度的叙述进行了银幕化的实践,并通过独特的结构形式展现出来。
(一)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公民凯恩》打破了之前好莱坞电影的线性叙事模式,用开放的、散状的形式组织叙事。在形式结构上大胆创新,以多元叙事的方式,加入倒叙、插叙、闪回等技巧,巧妙设置悬念,充分塑造了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以及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本片以凯恩的遗言“玫瑰花蕾”作为悬念,进行人物事迹的深入探索。凯恩的一生在两条叙述线索中巧妙穿插,一条为叙述线,是记者汤姆逊对凯恩的亲朋好友进行走访调查的经过。另一条为内容线,通过影片开头的新闻纪录片对凯恩的一生勾勒出一个基本轮廓,然后通过不同的受访人的叙述来叙事,以几个段落化的闪回场景来拼贴凯恩的人生轨迹,在不同时空中穿插,展现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二)多视点的叙述方式
《公民凯恩》以一种全新的多视点的叙述方式来组织影片,记者汤姆逊通过走访,让每个人都通过回忆,从各自的角度来讲述凯恩,因而最终呈现出的人物形象既立体、完整又复杂、多面,而且带有叙述者的主观性和倾向性。
多视点的叙述方式使得每个人的讲述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最后拼贴出来的凯恩的完整的人物形象也因为这些具有一定个人主观性的叙述而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观众被相对复杂的叙述带入影片,对于片中的多个视点所提供的线索进行自我重组、思考、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全新的多元化视角获取一种独特的电影叙事感受。
三、影像造型的独特风格与现代意识
影片通过大量景深镜头的使用,在视觉方面给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真实感,带领观众主动参与到场面调度中去。影片中展现凯恩童年的段落,凯恩与父母以及监护人撒切尔同时出现的画面里,在窗外玩耍的凯恩就处于画面的纵深处,中景是站在旁边的凯恩的父亲,前景是凯恩的母亲与监护人撒切尔,影片巧妙使用景深镜头与长镜头,不仅使画面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而且也形象化地表现出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摄影上大量使用仰拍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影片多次采用低角度的仰拍手法,使得电影画面别具一格。如在凯恩形象的刻画上,仰拍的作用是极其强大的,凯恩高大、强悍、挺拔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样的高大形象又与之后的情感失落、真爱缺失的落寞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场面调度上,运用空间造型的艺术处理表达出编导较为主观的艺术倾向。电影通过场面的调度安排,增加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处理,刻意强化出银幕内部的戏剧性关系,也达到了表达主观意图的目的。在苏珊的寓所,凯恩与苏珊的恋情被其政敌罗杰斯发现,处于正面交锋的状态,电影通过场面的调度,形成了相对平面的银幕空间里较为丰富的立体艺术展现,让编导的主观性描述融入在场面的有效调度中,调动观众主动思考和积极观影。
除此之外,电影《公民凯恩》在影像造型处理、长镜头的运用、蒙太奇的使用、明暗光影的反差,以及情绪节奏的把控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尝试,形成了影像造型的独特风格与现代意识。
《公民凯恩》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影片大胆创新,打破成规,跳出传统框架,为之后的电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独特新颖,对于当代多样化的电影艺术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吉德.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2]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3]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后浪出版社,2012.
[4]祁永芳.寻找“公民凯恩”[J].世界文化,20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