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典电影之视听语言特征分析

时间:2024-06-18

乔楷元

【摘 要】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马路天使》中对音乐包括歌唱段落和配乐的使用、剪辑不仅承载了一定的叙事功能,在艺术造诣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关键词】电影;视听语言;《马路天使》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113-01

一、电影声音的多元应用

有声片中的四要素对白、歌曲、音响及配乐,在由袁牧之导演,周旋、赵丹主演的影片《马路天使》中表现得恰当自然,影片将中国早期社会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对音乐包括歌唱段落和配乐的使用、剪辑不仅承载了一定叙事的功能,在艺术造诣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电影《马路天使》中出现的歌曲有两首,即《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曲均由小红的扮演者周旋演唱,且都出现在影片的前半场。

影片一开始,在人声嘈杂的茶楼里小红合着二胡伴奏第一次唱起了《四季歌》,这也是全片第一次出现的歌唱段落。画面配合着音乐展示出春天的景色,一位妙龄少女正坐窗前,娴静地绣花。“ 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 两句一出,银幕中出现了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在歌曲结尾,姑娘们也纷纷加入战斗,为了保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这首歌不仅是小红、小云姐妹二人悲惨命运的写照,更是成千上万由于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缩影。影片借着《四季歌》春夏秋冬的不停更迭,暗示人物命运多舛,颠沛流离。

小红在影片中第一次演唱《天涯歌女》时俏皮的声音不禁让人心生爱慕,画面中,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红为鸟儿喂食,住在对面的小陈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惊醒后,拿起二胡为小红伴奏,二人隔窗对唱,对窗传情的这一幕为之前压抑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暖色。

当歌曲《四季歌女》第二次响起时则于第一次形成鲜明对比,二人在经历情感考验的同时,也为后来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影片中的小陈一厢情愿地认为小红在接受了古成龙的好处之后将离他而去。愤懑的他正在酒馆喝着闷酒,在小红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依然点小红唱歌,此时的小红心中的委屈和不甘涌上心头,强忍悲痛地唱起了《天涯歌女》。

二、无声电影审美风格的延续

(一)几处默片段落的熟练应用

1.时空结构的转换。影片《马路天使》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调度是经过精心安排和考究的。例如小陈和房东一番寒暄过后,一个摇镜头摇到小陈的小伙伴们透过木板之间的缝隙偷瞄,很自然地引出小伙伴们的出场,也刻画出邻里之间微妙的关系。

影片中的转场也恰到好处,别出心裁。例如琴师要外出和古成龙碰面,小红将鸟笼递给琴师,镜头定格在鸟笼上,下一幕琴师就已经到达了古成龙的身边,鸟笼作为一个转场道具承接了上一个片段的结束和下一个镜头的开始。除此之外影片还运用了声画对位的转场。

2.隐喻镜头的表现。袁牧之导演在镜头语言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用一些隐喻镜头渲染背景、刻画人物,在体现导演思想的同时也使得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人物生动丰满。

影片中导演用一个近景镜头表现一位工人正在粉刷“太平”二字,这个镜头一方面是为了衔接接下来房东收租的情节;另一方面,还在于导演对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没有忧患意识,政府对此麻木不仁,欲盖弥彰的态度的强烈控诉。

导演在表现古成龙这个反面人物的时候也用到了一系列隐喻镜头。例如当古成龙买通小红的养父母打算强占小红时,一组推镜头推到古成龙手撕鲜花,含沙射影地表现出古成龙想要通过低劣的手段霸占小红的情节,古成龙的恶人形象也更加立体。

(二)视听结合形成了电影审美表达的整体意义

《马路天使》表现的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抨击的是社会和时代的丑恶,影片在配乐方面也十分出彩。

影片一开始是一场盛大的婚礼游行,画面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中西方乐器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奠定了影片诙谐的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乐器毫无章法地结合在一起,甚至演变成一种噪音。这种以喜显哀、以乐衬悲的反讽凸显出导演的创作才能,也对表现主题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在影片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导演一改之前的反讽手法,音乐配合着画面,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将人物的悲情色彩推向了极致。小红性格忧郁,老王性格沉闷,导演利用双簧管、芦笛声,表现二人的悲惨命运。小红和小陈虽生活不如意,但二人天性乐观,导演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长笛清澈纯净的特点,塑造了二人活泼开朗的形象。当四人挽手走在街头时,悲情的双簧管和欢快的长笛声一同响起,使人听觉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也让观众心中五味陈杂,在看到他们快乐幸福的同时又为他们坎坷的命运感到惋惜。

《马路天使》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特点,又充分调动了有声电影创作中视听造型的能力,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宁.中国早期电影声音观念初探[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

[2]吴迎君.“默片”和“声片”孰高孰低?—略探早期中国电影的有声无声之争[D]. 广西大學.

[3]李彩霞.论电影<马路天使>中音乐所 承载 的叙事功能[D].枣庄学院.

[4]李虹霈.中国早期电影的视听技法—以<马路天使>为例[D].中国传媒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