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中国民族器乐曲的钢琴伴奏编配

时间:2024-06-18

郑莹 刘雪颖

【摘 要】当谈及钢琴的时候,人们脑海中容易浮现出的是艺术家们在钢琴独奏会上精彩绝伦的钢琴演奏,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音乐审美的不断提高,钢琴也因其具有丰富多变的伴奏功能以及可以代替乐队演奏的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当中。本文以《枫桥夜泊》为例,该协奏曲能够充分体现出钢琴伴奏织体在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本文从伴奏编配的多个角度来对该协奏曲进行综合阐述,从而使钢琴伴奏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钢琴伴奏的风格。

【关键词】民族音乐作品;钢琴伴奏;编配;织体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035-02

协奏曲《枫桥夜泊》以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七言诗《枫桥夜泊》为题材。这首诗用极其富含诗意的语言将人间平淡无奇的景色描绘成一幅清幽寂寥的江边羁旅图:霜月江边渔火摇曳,旅人舟上倾听寺庙钟声。诗中江南水乡的幽静景致和旅人的孤单寂寥都跃然纸上。这首依据七言绝句创作的协奏曲《枫桥夜泊》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音乐元素,使欣赏者能够在鲜明的民族特色中,感受到作者在秋夜里独自一人漂泊无依的愁绪和哀伤。该乐曲在融入昆曲丝竹等诸多民间音乐元素的同时,也刻画出一幅“画中有歌,歌中有画”的写意泼墨画,基于传统的中国七声雅乐音阶,加入了西方乐器钢琴协奏,使这首乐曲能够较好地融入中西方音乐元素,使其既具有中国民族的古韵又赋予其现代筝曲的意蕴。

一、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常用钢琴伴奏织体

(一)音程

1.五度音程

五声调式是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调式。五声调式民族艺术歌曲包括民族民间歌曲和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风格歌曲。大多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都是以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作为基础,这是我国传统音乐作品最鲜明的旗帜。因此,为了使该歌曲能够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该乐曲伴奏时,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来为其编配织体。五声调式及音阶“有着各音纵向结合,形成和弦结构,即为五声纵合化和声结构。横向进行为五声旋律,纵向结合为五声和弦”,有着四度、五度叠置、自由组合结构的特点。下例中的乐谱是该协奏曲的第—小节,既是全曲的开端,也是其对应诗句的首句。引子中,钢琴声部演奏五度音程进入,配合轻柔的力度,更显空灵,与古筝声部彼此呼应,宛若深夜里若有若无的乌鸦啼叫声,更加反衬出夜的宁静。

2.八度音程大跳

钢琴部分伴奏在主旋律的主音上进行八度大跳,既突出了旋律的主音,配合主旋律的上下跨越八度,也展示出热烈、跳跃的情绪,将该旋律以一种既快速又稳固的形态向前推进,情绪也一步步推向高潮。

3.前紧后松音程

应用前紧后松的乐曲演奏来模拟寒山寺的钟声,使音乐更加深远悠长,一切慢慢归于寂寥之中,情绪渐入惆怅之境。再次点明了主题的“愁”字。

4.八度伴奏

钢琴部分是由快速频繁的左手八度低音进入。八度的运用既强调了主音,同时也使力度得到增强,从而加强了音响效果,表现出了一种汹涌澎湃的气势和宏大的演奏效果。钢琴部分左手由八度伴奏右手旋律继续发展变化,乐句旋律既有和谐的变化又有重复统一的特征,在这样的对立和统一中不断推动音乐的发展。

(二)五声性琶音

琶音是和弦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可以使音乐听起来更加流畅柔美和连贯,所以在乐曲演奏和即兴伴奏中被广泛应用,其在乐曲编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采用同一琶音的不同形态变化,使得乐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拥有了更多联系的同时,也加强了和声的表现力,既可以避免同一和弦的笨拙和厚重感,也可以避免不同和弦组成乐节造成的纷乱感。这样既保持了音乐的和谐又具有对比性,在这种统一和对比的作用下,推进了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三)五声性调性变化

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多以中国传统音阶:宫商角徵羽为基础。以《枫桥夜泊》这首协奏曲为例,其采用七声雅乐为基础,在多种宫调式间相互转换:bE宫-bA宫-bE宫-bA宫-bE宫-bA宫-bE宫-bB宫-bE宫。使得这首协奏曲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民族风格也更为鲜明浓厚。除此以外,曲中加入了五度和弦且用上下方的正音代替偏音,更好地突出钢琴伴奏的民族风格,贴合古筝曲的风格特征。

二、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中的钢琴伴奏编配

(一)引子(1-2小节)

引子是由两个三度自由模式进行的小节组成,借鉴了昆曲的曲调风格,加入#4,音调建立在bE宫雅乐调式上。节奏上采用散板,运用了钢琴声部的织体使其保持在主音上,它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震音,与古筝的泛音相呼应,更能显示出自由静谧的境地。引子的要求是“Rubato”。因此,在弹奏本段时虽然要保持音乐的基本速度,但是可以依据不同演奏者的不同处理方式,在细节上可以使用不同速度对该乐曲进行处理。在引子部分加入了泛音,使引子不仅呈现出虚虚实实的境地,更有江南江边月夜的实景和水中倒影连接似实似虚的朦胧之感。连续的几个转位和弦琶音描绘出一幅平静水面上因小舟驶过而泛起的圈圈涟漪,更突顯了此前的幽静。

(二)忧伤的慢板(3-37)

慢板呈现复二部曲式结构,建立在bE宫雅乐C羽调式,雅乐,整个乐段速度较为缓慢,音调清丽,具有南方温婉秀丽的特点,细腻柔和且婉转典雅。由于加入了两个偏音,使乐曲情绪演绎更为淋漓尽致,而雅乐使歌曲的情绪更加哀怨忧伤。先是由钢琴左手演奏八度加和弦进入,八度音程的运用使乐曲低沉而又干净,犹如寺庙中的梵音,又如远处寺庙里的钟声回响,延续了引子部分的愁绪。而后围绕着羽音进行织体编配,运用了大量的八度和弦。在钢琴的伴奏下,乐曲情绪发生了一次完美的转变。

(三)如歌的行板(38-93)

在钢琴快速地在商音上做持续点弹演奏,可以成功转变乐曲的情绪,从最初的愁绪逐渐发展到较为强烈的情绪。这个乐段采用了“鱼咬尾”的手法,乐节的首音与上一乐节的尾音一致,能够起到彼此相呼应的效果,使得旋律更加流畅连贯,具有较强的流动感。后半部分古筝声部频繁快速上下跨越八度点指,配合钢琴的伴奏配合八度跨越,钢琴与古筝的旋律音一致,巩固主音,进而推进旋律发展,将情绪推向高潮。

(四)慢板再现段以及尾声(94-126)

bB宫雅乐g羽调,bB调式的引用让乐曲回归哀伤的情绪。开头钢琴左手在主音上进行四分音符持续低音演奏,使音乐显得更加悠远,宛若又回到引子处听到的阵阵低沉的钟声。右手旋律与古筝部分呼应,一应一和,仿佛一个游子在外漂泊孤寂时只留一人自问自答。结尾处钢琴配以附点音符和连音线,使音乐更加连绵流畅。

古筝的一连串泛音演奏仿佛呈现了平静江面上的朵朵涟漪,展现了一幅诗人乘着小舟在江面上泛舟远去的景象,一切都重新归于寂静。

三、结语

作曲家将欧洲作曲手法与自身的作曲经验相结合,同时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音乐元素如昆曲、苏南民歌、丝竹等音乐素材,在调性、和声、曲式结构上进行明显切换,使作品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古筝部分因为有钢琴的存在,虽然没有复杂的技巧和音型,但是织体却更加丰富,音乐也听起来更加饱满,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淋漓尽致。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们因为有了钢琴的配合,音乐织体更加丰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更能有力地渲染音乐氛围,推动音乐的发展,也能将其所配合的其他乐器的独特之处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凸显了钢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敏.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创作分析.音乐时空,2015(8).

[2]闫安安.简析筝曲《枫桥夜泊》.北方音乐,2017(14).

[3]陈东,王建民.《枫桥夜泊》中的钢琴织体特征分析.音乐创作,2014(8).

[4]庄悦敏.浅谈古筝与钢琴协奏的艺术融合——以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为例.北方音乐.

[5]陆媛媛.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分析及演奏.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