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胡佳
【摘 要】内蒙古二人台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代表,广泛地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保护、传承、发扬好内蒙古二人台,不仅是艺术传承的客观需要,更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介绍了二人台的艺术特点,包括生活气息浓厚、民歌素材广泛、舞蹈动作丰富,继而探讨了二人台传承机制的构建,包括活态传承、学校传承、市场传承等。
【关键词】内蒙古二人台;艺术特色;传承机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041-01
内蒙古二人台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表演样式,其从民歌发展而来,是民歌向戏曲衍生、发展的代表性曲种。内蒙古二人台成型于清代光绪年间,民国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其表演人物共二人,一旦角、一丑角,因此有二人台的称谓。内蒙古二人台分东西两路流派,以呼和浩特为界,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独特的地域色彩。
一、内蒙古二人台音乐的艺术特色
(一)生活气息浓厚
二人台起源于民间劳作,最初为晋西北、陕北、内蒙古西部的农民在劳动闲暇之余,放松心情、自我娱乐的表演形式,因此有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后来内蒙古二人台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曲种,但生活性、趣味性仍然是内蒙古二人台最为基本的艺术特点。内蒙古二人台剧目内容主要有三类,首先,反映劳动生产。内蒙古二人台起源于田间地头,劳动生活是内蒙古二人台常见的主题,如《拉毛驴》《摘花椒》等;其次,歌唱婚姻爱情。爱情是民歌永恒的主题,内蒙古二人台从民歌衍生而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内容为数不少,如《大樱桃》《送情郎》《捏软糕》等,此外,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新生活、表现英雄人物等,也是内蒙古二人台的重要主题。
(二)民歌素材广泛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来看,二人台相对晚出,迟至清代光绪年间才初具雏形,并且,作为从民歌脱胎而来的音乐,内蒙古二人台受到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以及本地爬山调的深刻影响,民歌素材极为广泛。时至今日,内蒙古二人台仍与民歌保持着母子关系,是民歌向戏曲演化,并初具戏曲雏形的表演形式。当然,内蒙古二人台并非简单地套用民歌,而是在表演中予以创新,加以改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样式。就以《走西口》为例,内蒙古二人台将传统的二人对唱改编为第一人称表演,并且加入了大量的情节以及人物小戏,使其审美形态与演出效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内蒙古二人台的唱腔从最初的专曲专用演变为多曲连用,增加了慢板、流水板等版式变化。
(三)舞蹈动作丰富
传统的二人台表演由“呱嘴”和正戏两个部分组成,所谓“呱嘴”类似说书艺术中的楔子,多为第三人称的现成故事,由丑角先登场表演,然后才进入正戏表演。内蒙古二人台正戏表演有两大类型,第一类俗称火爆曲子,因丑角在表演中使用霸王鞭,也称带鞭戏进行表演。火爆曲子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点,舞蹈动作极为丰富,就以丑角使用的霸王鞭为例,共上、中、下三路套数,挥舞起来犹如蛟龙出海,极具观赏性。至于旦角,舞蹈表演道具以手绢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更吸收了二人转耍手绢的表演技艺,强化了表演的舞台审美效果。第二类为硬码戏,以唱为主,肢体动作相对较少,但不少曲目同样采取跳进跳出的表演方式,并吸收借鉴了大量戏曲舞台表演方式,如丑角的亮相、旦角的摸鬓、碎步等。
二、内蒙古二人台音乐的传承机制
(一)活态传承
内蒙古二人台是内蒙古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为了克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经常出现的机械传承、僵化传承的现象,内蒙古必须将活态传承作为二人台传承机制建设的主要路径。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加强二人台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为民间二人台表演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民间团体、艺人在民族节日、重要庆典中表演地方特色浓厚的二人台。
(二)学校传承
学校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为重要的路径,学校传承更具稳定性,且学校传承的对象为青少年学生,能够有效避免二人台传承中出现断层的现象。对此,内蒙古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中要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的开发与应用,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内蒙古二人台音乐教学资源。至于中小学校,则要加强区域课程资源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将内蒙古二人台纳入音乐教材中,使其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传承发展的目标。
(三)市场传承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市场传承是内蒙古二人台传承机制构建中的必然选择。市场传承主要借助内蒙古二人台的市场表演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实现自给自足,创新发展的目标。对此,内蒙古要加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从保护区域民族民间文化的角度出发,为内蒙古二人台文化市场的开辟与拓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专业的内蒙古二人台表演团体也要紧扣受众的审美心理,加强舞台表演的创新,提升市场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将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三、结语
作为内蒙古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样式,二人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审美特征,是内蒙古区域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要从二人台的传承现状出发,加强传承机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世斌.二人台音乐的衍化及其艺术特点[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3(02):28-42.
[2]刘文慧.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二人台音乐[J].西部皮革,2016(06):16.
[3]贾晓光.二人台音乐的社会功能与传承研究[J].内蒙古艺术,2016(01):77-7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