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王永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政府以及人民对当前大学生外语课程的发展情况有更大的关注。我国当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使城市地区的教育得到更加均衡的发展,使得我国大学生能够在新课程教育模式下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的机会。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新课程模式下大学生外语课程中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64-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使得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阶段就必须要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的法治教育,邓小平曾经讲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大学生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外语课程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得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因此需要针对一定的主题在大学生校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且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其要体验的主题,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其主题与实际的外语课程教学进行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化的练习过程中受到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教学的熏陶。
一、大学生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认识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发展的动力。对真理的掌握需要一个从实践到认知的过程,再到对实践的反复验证。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将感性直觉整合到理性的内部理解中,并在生活实践中测试逻辑思维活动。其次,大学生外语课程的日常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教学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机械化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讲座,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外语课程教学中,外语课程一直充满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也是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标准。在早期的语文教学中,外语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因此该教育备受关注。
二、加强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处于复杂和变化的状态。在大学生外语课程课堂融入时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从而发展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和观念,通过适当调整自身,可以有效地满足当前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基本需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同时,由于在经济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形成极端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时政教学内容的引入已成为大学生外语课程课堂必须注意的课题。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社会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教材,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法律修养。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课堂也强调培养具有能力和道德与法制诚信的优秀人才,以引入时政教学的方式。在信息社会,中学生渴望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在各种方法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在充分关注时事的前提下,了解一定数量信息的事实,通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成功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德才兼备的目标。
三、加强学校外语课程后的实践活动
(一)对外语课程课本经典文章进行诵读。外语课程教育的基础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我国符合大众品味的思想进行学习,并且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我国思想品德的博大精深,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更加感受到实际的氛围,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适合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的氛围,例如播放一段歌颂社会主义的音乐。例如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对传统美德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之内进行古代思想家文章的朗读,笔者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选择经典文章进行朗读,为了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该活动中来,还应该经常性地举办经典朗读比赛,为朗读优秀者颁发一定的奖品,通过这种活动的举办,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对当前学生的道德情趣有一定的影响。
(二)开道德讲堂形式的外语课程。外语课程的实践化的行动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同时对其为人处世也有着较大的帮助。进行道德讲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将古代的传统美德进行一定的内化,促进大学生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并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开展道德讲堂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师应该将其理论与实际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不能光讲理论,理论与實践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会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对道德教育进行理解。在进行例子的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尽可能地选择身边的人或事进行讲述,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其外语课程教育的影响。
四、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应用
(一)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社会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教材。据实际教学经验可知,学生的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这是最直接的获得经验的方法。其次,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学习。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往往以英雄和其他模范人物为典型的教学实例,如任长霞、焦裕禄等。这些例子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德经典和法治教育,但是有些例子的历史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该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典型事例理解为教材内容的组成部分。
(二)通过英语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在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接触,因此使得某些兴趣爱好类似的个体更加容易组成一个小团体,并且在内心深处,处于小群体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比外界的人更加优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更加愿意寻找学生群体中的同质性,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承认其他学生的优点,并且进一步对自身进行一定的反省,从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学习更多的东西,取长补短,使得自己能够更加优秀。为了使得学生的群体效应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对其社会主义精神进行培养。社会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个体处于集体中的过程会承担一定的组织以及协调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应该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在社会主义之中应该肩负着怎样的责任等因素,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进而逐渐地形成一定的信念,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责任感在其实际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快感,才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承担相关的责任,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更加愿意加入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其次是开展社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全体公民遵守帮助他人,保护环境,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生活和社会互动的法律法规等行为准则,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本文对大学生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策略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等进行了梳理概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探索大学生外语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全方位的应用策略,力求在最大化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外语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同时尽可能克服其缺陷。
参考文献:
[1]高瑛.我国外语专业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学刊,2017(02):127-132.
[2]王永亮.互动协同评价模式下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基于学习者认知视角[J].英语广场,2019(02):75-80.
[3]王永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成因及对策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03):36-40.
[4]刘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