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杨东
【摘 要】在我们云南文山边城马关的苗族历史悠久。马关民族随着历史的变迁,使得苗族音乐舞蹈艺术断层较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马关比较流行的芦笙舞。这种舞蹈不仅流传于民间,而且还走向了全国,并多次喜获殊荣,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主要分为祭祀性舞蹈、娱乐性舞蹈、竞技性乐舞。
【关键词】马关苗族;民族;民间舞蹈;芦笙舞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48-01
马关县的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其得以广泛流传的就是芦笙舞,只要有苗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动听的苗族音乐,就有激情奔放的芦笙舞蹈,在我们苗家山寨,吹芦笙、跳芦笙舞是欢乐和幸福最好的表达方式。
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跳芦笙舞也叫“跺芦笙”,千百年来,苗族芦笙舞在苗族人民群众中一直绵延不断,保留着苗族人民极其淳朴的民族气息。苗族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话:“听见芦笙响,苗家脚板痒”,充分说明苗族人民对芦笙乐舞的喜爱。经过不断地传承和演变,如今的芦笙乐舞形式已呈现多样化,有单、双、三和群舞等,其最大特点是边吹边舞,笙不离嘴,曲不断调,脚不离跳,舞姿丰富多彩,技巧高超,算是苗族特色文化中的一个“品牌”。
苗族芦笙舞共有三大类:祭祀性舞蹈、娱乐性舞蹈和竞争性舞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苗族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芦笙舞也不仅仅用于丧葬祭祀礼仪和节庆活动中,而已经逐步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和大型场合的比赛,表现形式由单一到多元发展。
一、祭祀性舞蹈
芦笙舞体系中,最大的是祭祀性乐舞,形式多样化,表现的内容也很丰富,其中又分为叙事性乐舞和礼仪乐舞。
敲斋就是叙事性乐舞的一种。它是苗族人民祭奠死者的一种习俗,用木头搭好一个十字架,然后在十字架之間架上一个牛皮鼓,大鼓下面放一个酒瓶和酒碗,桌上放两个大簸箕,里面放个糯米粑粑,然后一老人打大鼓,三到五人跳芦笙,围着大鼓边吹边跳。另外,叙事性乐舞较为随便,由演奏者自由选择架势,舞蹈动作也不复杂。在序曲、叙事、尾声三个乐段中,伴以序曲和叙事的舞蹈一般为前后左右来回移步,少则一步,多则三四步,同时上身随着脚步自然屈伸摆动,舞姿动态娴雅细腻、柔和潇洒。尾声的舞蹈动作稍大,除来回移步外,还有原地左右转圈,到乐曲高潮处,有时还伴以跺跳、跃身拍脚、蹲踢前腿、蹲垫后脚、屈体后翻滚等较为复杂的舞蹈动作,舞姿动态粗犷豪放、稳健端庄。
礼仪乐舞动作相对规范,根据吹奏内容,时而转圈,时而单腿下跪,时而作柮,舞步动作也不太复杂。这类乐舞通常用于《断气调》《指路调》《入殓调》等各道礼仪程序中。
二、娱乐性舞蹈
娱乐性乐舞可以不分场合进行,一般在农闲时节、朋友集会、走亲访友、群众性文体活动等都经常看到娱乐性乐舞表演,少则一两人,多则十几人。较大规模的娱乐性乐舞是每年的花山节活动,人多场面大,表演项目丰富多彩。等到花山场人多时,花山主持人便精心组织上百人在花杆下面围成多层圆圈同时表演。
苗族的娱乐性乐舞表演一般不太亮出高难度技巧项目,舞蹈动作有30多种,有单人、双人、集体舞等。
三、竞技性乐舞
苗族竞技性芦笙乐舞有单人、双人、多人竞技表演之分,舞者都有较高的竞技技术。这种舞蹈都是在大场合进行表演,有的大项目进行单项表演,小一点的项目则进行综合表演。马关苗族传统竞技项目不仅仅是作为农村自娱自乐的文化载体,而且走向全省全国后,还多次获得大奖,为苗族人民争得荣誉,比较出名的项目有:
(一)倒骑腰。舞者为双数,二至多人。在舞蹈中甲乙相对,舞甲吹着芦笙勾头蹲下,舞乙吹着芦笙倒坐在舞甲身上,双脚扣紧舞甲腋窝至双肩,舞甲慢慢起身站立起来的同时,舞乙挺胸抬头,由舞甲背着舞乙走跳一圈。走到原来的位置后,舞甲慢慢蹲下,两人交换位置,再重复原来的动作。这种乐舞在马关县都龙镇的苗族中比较流行。
(二)三腿“顶罗汉”。由三位壮汉分别用右脚立地,左脚分别搭在对方右肩上,形成对等三角形。三人围手拉紧后,由另外三人分别从外面爬到做桩的三人上面,脚踩在下面三人的肩膀上合围抱头后站立起来。最后有一人腰插芦笙,爬到最顶上站立起来后,摇摆着身子吹奏芦笙。架势摆稳后,地上的一群舞者吹着芦笙,排队从做桩的三人三条腿中间来回顺倒交叉穿过,约3至5分钟后,表演者从上到下依次下来,形成一定排面跳一段后结束。
(三)滚障碍。舞者2至8人,需双数。这个竞技项目是将刀尖、灯盏、酒碗等障碍物在地上设置成纵横排面,刀尖朝上,灯盏里点着油灯,碗里盛半碗酒。舞者吹着芦笙或唢呐平躺在地上,身子移到障碍物边,以头和脚为支点,屈着腰身从障碍物上滚过去,要求不能触动障碍物。
(四)倒爬杆。常用于苗族踩花山活动中,舞者在花杆脚来回跳几个圈,将芦笙插在腰间,背着花杆,双手从右肩向上抱紧花杆,将花杆扛在肩上。固定好后,从地上挺起腰腿往上夹住花杆,头朝下,脚朝上。然后双手抱紧花杆向上移动,爬到顶后,用双脚夹紧花杆,双手握着芦笙吹奏,吹完后,头朝上脚朝下滑到花杆脚,这种表演项目少则一人,多则十几人,人们把这种倒爬花杆称为“猴子捞月亮”。在我们马关苗族村寨最为盛行。
参考文献:
[1]陶正明,卢顶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6.
[2]王万荣.苗族历史文化探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