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汤晨晨
【摘 要】脸谱是传统戏曲留给我们的精美艺术品,在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许多的艺术家对其进行研究、变革,使其去粗取精而致尽善尽美。
【关键词】戏曲;脸谱;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25-01
在传统戏曲中,对人物造型极为重视。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属于面部化妆范畴,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脸谱的构图上,以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手段来构成对人物性格、形象的表现力。面部化妆,尤其是脸谱化妆更多表现的是人物的性格、气质、品德、情绪、心理等方面。脸谱对人物的褒贬是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可以说,脸谱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它始终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脸谱丰富多彩的谱式
脸谱的起源,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兰陵王,长得非常漂亮,其面如敷粉,俊美似少女。由此,虽身为武将,但上阵杀敌时,却常被敌人取笑,说他貌如妇人。为了能震慑敌人,兰陵王就做了一个极其凶恶的假面具戴在脸上,使敌人闻“声”而丧胆,谋面则如《兰陵王》之面具遇神怪,从而不战自败。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形容某某人面色红润,就说他好像“红脸关公”,这就是由于小说中描写关羽“面如重枣”,故而京剧中的关羽就画成红脸,而包拯则根据小说中铁面无私的描绘画成黑色脸谱。
在京剧艺术中,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演变,京剧的脸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谱式,比如孙悟空的脸谱就属于神怪脸的范畴,它分“南派”和“北派”,“北派”一般都采用“一口钟”或是“倒栽桃”这两种勾法。在过去的演出中,由于剧目的要求,还有一种左右两半的勾法。像《火焰山》中,孙悟空在剧中要变成牛魔王,假如在电影中,运用特技这是不成问题的,而在舞台剧中就不容易做到了。所以,就要求在“化身儿”的脸谱上做文章。将演员的半边脸勾成猴脸,另半边脸勾成牛魔王的脸谱,在演出过程中,演员通过技巧,瞬息间在观众眼前转过,使相应的半边脸谱对着观众,而完成此段剧情的表演。不过,这种表演始终是以侧面对观众,绝对不以正面与观众交流,这也是戏曲艺术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形成的特有的表演形式。
二、脸谱勾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抹、勾三类。一类是揉睑。揉脸取一种颜色,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坨廓,是一种象征性的睑谱。京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就属这类。二类是抹睑。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睑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然后用黑色將眉、眼的轮廓及皱纹稍加勾画。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像曹操、赵高等人物,就是这种抹睑。三类是勾脸。勾脸是用毛笔鶄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睑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凡不属揉脸、抹脸的脸谱都是勾脸。如京剧净角所挂的短髯,常见的有一字髯、虬髯。一字髯简称“一字”,有黑一字,红一字,和白一字(白一字髯已少见)。像《金沙滩》的杨延德,《铡美案》的马汉应挂黑一字髯。《太行山》的王英(勾黄花脸),《取金陵》的沐英(勾黄花脸)都挂红一字髯。《金山寺》的法海,老扮相应挂白一字髯。虬髯是曲卷的短须,扮演有武功的和尚所戴,像《野猪林》的鲁智深(《红拂传》的虬髯公张仲坚也挂虬髯,但形式略有不同)。
三、脸谱色彩的美感
京剧观众在欣赏京剧时,如果了解一些美学基本知识,也会从脸谱的色彩中得到美的感受。
京剧艺术强调色彩拟人化,认为色彩本身就有人一样的性格,其实这源于人们对颜色的“移情”和“投射”心理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感觉是一种“错觉”。但是,它又确实可以产生明显的审美作用。在传统京剧中,把颜色与性格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脸谱。现代歌曲《说唱脸谱》的歌词对色彩和性格的关系描绘得非常贴切:“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中对于“形”的审美主要集中在“线条”上。比如京剧中女性的化妆,涂脂抹粉属于调整面部的颜色,而用“贴鬓角”是来调整脸形,使脸部的曲线尽量形成“瓜子”形或“鹅蛋”形。
某些特殊脸谱的出现,还只不过是国剧表现戏剧人物众多虚拟化的手段之一,而且它毕竟只能运用于少数最常见的戏剧人物的妆扮中,除了这极少数戏剧人物之外,多数角色的脸谱,仍然是根据行当而不是根据人物设定的,演员仍然是通过行当表现人物,而并不直接以剧中人物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当代,由于广泛的现代题材剧目的上演,脸谱已不能与时代相符合,因而在许多现代剧目中,已见不到它的踪影。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李勇奇、栾平,《杜鹃山》中的雷刚、温其久等人物,虽仍属花脸与丑行,但是他们只保留表演与唱腔上行当的风格,显然,脸谱在此已不适用了。尽管如此,脸谱作为戏曲艺术的瑰宝,在当今同样还在展现着它的艺术魅力,许多艺术家或将它制成精美的工艺品,或精描细绘成画册展示于社会,这不仅是传统的保留,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林文娟.关于提升个人舞台艺术魅力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24).
[2]深圳舞台艺术撷英[J].广东艺术,2001(04).
[3]任中华.文化内涵在舞台艺术表现中的优先性——谈演员的文化修养[J].艺术教育,2015(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