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时间:2024-06-18

李庭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民族管弦乐的改革以及发展,发现民族管弦乐团眼下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投入以及不断创新,如丰富曲目数量、加强乐队成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青睐等等,这种种因素都和民族管弦乐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信只要我们国家大量投入以及充分重视民族管弦乐艺术,再加上众多艺术演奏家与大量民族管弦乐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将继承与发扬民族管弦乐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今后必然会为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带来大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团;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63-02

在1900至1950年这段时期,民族管弦乐这一特殊的合奏形式开始产生,在经历了二三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阶段后,民族管弦乐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大量的优秀作品纷纷被推出,像《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然而,在与交响乐的相比较之下,中国的民族管弦乐有必要发展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一定要突出自我,表现个性,切忌东施效颦,笔者在下文就此探讨了一下。

一、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

(一)形成阶段。在1920年的时候,上海正式成立了一个“大同乐会”,标志着民族管弦乐团的初步形成。之后,在郑觐文先生的指导下,“大同乐会”全面研究了我国常规乐器的继承以及改良,而且开始兴办新的民族管弦乐队,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拉弦、吹管、弹拨以及打击乐这四部分。这一种声部的结构创造了民族乐器合奏形式的开端,对民族管弦乐团的未来发展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目前的民族管弦乐团仍然遵循了当时的四个声部结构。而且大同乐会还专门根据全新的民族管弦乐团重新编写乐曲,然后进行演奏,促进了民族管弦乐的深入发展。其中最有名的也就是由郑觐文以及刘尧章按照琵琶曲《夕阳箫鼓》进行改编后得来的乐曲《春江花月夜》。

(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彭修文为代表的诸多有识之士,他们一直坚持创新,汲取经验,慢慢优化了民族管弦乐的编制以及作品等问题。为当代民族管弦乐团的最后决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彭修文先生汲取了“大同乐会”优秀的改革经验,决定了用拉弦、吹管、弹拨以及打击乐这四部分作为我国当代民族管弦乐团的编制理念,并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音量、延伸音域、增强音质。并且把这个作为指导思想建立了我国第一批全新的专业民族管弦乐团,也就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这一举措为我国当代民族管弦乐团编制的标准化以及科学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不仅给当代民族管弦樂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当代民乐乐团的发展提供了没有穷尽的空间和可能性。直到现在,还是有一些民族管弦乐团遵循着中国广播国家乐团的布局,这种布局被称之为“彭修文模式”。在1900至1950年这段时期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乐队形式,彭修文参考并依照西方古典乐的和声学以及乐器制作标准等,然后根据我国的一些民间乐曲以及国学文化等方面,创作并改编了四百多首民族管弦乐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90年代的NO.1交响乐《金陵》以及套曲《十二月》;80年代的《云中鹤》以及非常有名的幻想曲《秦兵马俑》;70年代的《乱云飞》以及《丰收锣鼓》;60年代的《月儿高》;还有50年代的《彩云追月》以及《气壮山河》等等,与此同时,他把世界上一些非常经典的音乐重新改编成我国民族管弦乐,像古典音乐家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乐圣贝多芬的《雅典的废墟》以及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等,充分体现出我国当代民族乐队的普遍兼容性以及丰富表现力。而且这些作品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管弦乐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榜样以及标志,直到现在仍然久演不衰。

(三)现状。尽管民族管弦乐的真正发展历程不足一百年,但它的发展形势非常强劲。截止到现在,在职业交响乐团的相比之下,民族乐团的数量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至于那些非职业乐团,它的数量在某些领域甚至比交响乐团高。当前的职业化乐团以及企业化乐团等多样化结合,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发展趋势。就拿现在正处于企业化的香港职业乐团来说。从1977年成立到现在,有2100多首各种风格以及不同类型的新作品,而且在乐器改革领域获得了显著成绩,如革胡、环保胡琴。

二、民族管弦乐团的前景分析

(一)新作品的创作方面。民族乐队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创作,若是缺乏优秀作品的刺激,就无法谈及乐队的发展。在建国之后一段时间,民族管弦乐过于盲目追求西方交响乐的和谐之美,然而,实际上,由于民族乐队具备强烈的个性化,盲目追求和谐之美相当于另外一种“东施效颦”,还因此失去了自身的特点。李西安曾经说过:“和欧洲古典时期寻觅的乐队和谐画风不同一样,作曲家在当代民乐中探索的是个性化的乐器、作曲方式以及乐队的整体音响。”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到当代民乐的创作方向,如果乐曲太过个性化而不和谐,那么我们就必须突出它们的特点,结合个性去呈现与众不同的东方交响乐,不接触西方交响乐众多和声织体的特征。同样能够创作展现每个作品的特点,突出独奏或复调作品,前提是必须立足于我国的传统音乐。 (下接第65页)

(二)乐器创新应用。自从成立民族管弦乐队之后,呼吁进行乐器改革的声音一直没停过,然而乐改并非是一味效法西化,追求和谐、削减个性。音色融合和个性是对立的,民族管弦乐是一种大型民乐合奏,音色的融合是必要的,而民族管弦乐队乐改的方向应是在保留乐器本身个性音色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之相互融合。所以,进行乐改可以说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首先,根据本人排练乐团的经验来看,乐队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我们暂时忽略乐队音响方面的问题,先从音准问题出发,唢呐和竹笛在演奏过程中是非常不稳定的。暂时不去谈表演者的控制水平,光是温度这一点,就可以对唢呐与笛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设置好竹笛的音准,在舞台上,整片灯光一开,竹笛组的所有声音都比较高,经常使指挥家以及演奏者百般无奈。这就属于是乐器的科学性问题,值得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另一方面,民族乐器缺乏或是说没有低音声部,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尽管香港中乐团在改革过程中把大提琴替换为革胡,但是一旦需要增加音量也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对于每个乐器的缺点,我们均有必要实施科学改进。然而,中国现在在乐器改革方面缺少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为了使我们的民族管弦乐得以持续进步,乐器改革的问题一定要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

(三)乐队编制的调整。除了乐改之外,安排乐队编制也会对整个团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有很多作曲家以及表演者基于乐器编制做了不一样的改编。笔者觉得可以不断进行实践,因为成立民乐队的时间也不长,加上处理好每个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仅要大力进行乐器改革,而且还应不断实验各种有效的乐队改编,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乐队编制,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乐队的水平一定会更加科学,音响也会越来越完美。

三、结语

目前,民族管弦乐兴盛发展,大量优秀的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指挥家等都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在民族管弦乐的事业中,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然而,和西方的交响乐团较之,我国的民族管弦乐还是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这个阶段。因此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思考、改革以及深化。

参考文献:

[1]王皓儒.浅谈普通高中校园民族管弦乐团的组织与排练[J].今传媒,2016,06:159-160.

[2]陈鸿鑫.论低音提琴在民族管弦乐团的作用及影响[J/OL].黄河之声,2016(12).

[3]葛亚南.浅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声部的训练[D].中央音乐学院,2015.

[4]吴娜.低音弦乐器在民族管弦乐团的应用及发展[A].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4年08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4:3.

[5]张栋.浅谈民族管弦乐团指挥应具备的音乐素养[J].音乐天地,2014,09:44-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