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特点

时间:2024-06-18

杜秋灵

(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浅析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特点

杜秋灵

(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通俗歌曲属于大众音乐,是我国歌坛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代歌坛音乐类型的复杂化,唱法的多样性使通俗唱法受到挑战。要使通俗唱法长盛不衰,必须重视舞台表演的作用。舞台表演是否富有感情,舞台表演形式是否丰富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通俗唱法能否重现活力。本文对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特点进行研究,旨在提高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吸引力。

通俗唱法;通俗歌曲;舞台表演

通俗唱法在我国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仍生机勃勃,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态唱法,共同构成“四轮定位”的大格局,在这种大格局背景下,通俗唱法只有做到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才能在歌坛的发展保持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

一、通俗唱法的发展趋势

(一)通俗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通俗歌曲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曲折,是在借鉴欧美和北美国家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原始演唱方法产生的,严格意义上来说,通俗音乐属于民歌体系。

20世纪20年代率先在江南地区产生,多以民间流传的各种古曲、小调填以新词来演唱,代表作如《茉莉花》等。后又由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创作的大量学堂乐歌渐渐被大众所熟知,代表作有《中国男儿》《何日醒》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唱法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歌曲和“左翼”文艺活动中出现的大众进步歌曲,即“新音乐”,代表歌曲如《毛毛雨》《义勇军进行曲》和《渔光曲》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通俗歌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最突出的两个发展成果一是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成为程碑式作品,流行音乐也由此被赋予了“通俗歌曲”的称谓。二是“西北风”通俗歌曲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一无所有》《信天游》等;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我国通俗音乐逐渐加强了国际联系,与国际通俗歌坛交流越来越多,21世纪通俗歌曲的时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驱使通俗音乐走向成熟。代表歌曲有《祝你平安》《知心爱人》《天亮了》等。

(二)通俗音乐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歌坛人才越来越多,通俗唱法将朝着时尚化、民族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俗唱法教学将更加专业,通俗唱法的形式将更加丰富,通俗音乐的创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二、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特点

著名钢琴家霍夫曼曾说过:“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运用技巧的能力”,“纸上谈兵”地理解艺术终会造成艺术的衰落,这在通俗唱法上同样适用。对通俗唱法再深刻的理解都比不上一场舞台表演来得实际,实践出真知。

(一)通俗唱法的特点

1.声音的质朴化。由于通俗歌曲具有大众音乐属性,其内容和形式显示出平民化和通俗易懂性的特点,因此通俗音乐对演唱者要求较低,一般不需要接受严格的声乐训练。演唱者平民化致使通俗唱法在声音上的质朴化。另前文对通俗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中提到通俗音乐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大众化的音乐形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俗唱法声音的质朴性。

2.韵味的独特化。韵味的独特化是通俗唱法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从前文对通俗音乐代表作品介绍中不难看出,这些作品都带有着很浓烈的感染力,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这就是通俗唱法韵味的独特化的表现。虽然通俗音乐演唱者嗓音条件一般,但是他们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被人记住,更容易受到欢迎。这是因为,通俗音乐的风格大多显示出质朴率直不矫情不华丽没有过多的修饰,形成“天然去雕饰”的特征,这也造就了通俗唱法的独特韵味。

(二)舞台表演的特点

1.夸张的表演形式。通俗音乐除了对唱功格外注意之外,还需要形体动作的辅助来表达感情。由于通俗唱法注重对音乐的表现,不是纯粹的舞台表演,所以观众更多的注意表演者的唱功,几乎忽视了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尽管如此,表演者也不能放弃肢体动作上的辅助表演,为了形体表演不被观众忽略,表演者通常采用夸张的表演形式呈现。形体表演包括肢体表演和眼神交流,做好这两点能产生极强的煽动性。

2.歌舞一体,自弹自唱。很多通俗唱法的歌手往往不需要过多的舞台表演辅助,如乐队和伴舞。随着通俗音乐的流行,出现了越来越多专业的通俗唱法表演者,他们大多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较高的舞台表现力,主要表现为借助乐器自弹自唱和边唱边跳两种形式。专业的通俗唱法歌手基本上做到了“术业有专攻”或者“全能”,他们能够借助乐器来进行极具个人特色的舞台表演,乐器的选择基本以吉他为主。另外就是专业的通俗唱法表演者在表演前接受过舞蹈培训,或根据具体表演作品进行编舞,或在表演过程中视情况自我发挥。常见的舞蹈形式为现代舞。

3.舞台表演的整体性。舞台表演的整体性包括舞台表演是将视觉和听觉、空间和时间综合在一起的表演,

是将舞台主体、布景、灯光、调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演。

三、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艺术

(一)表演者

1.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需要艺术修养。通俗歌曲表演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这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基础。如果表演者本身不具备对各种形式艺术的基本功,如在文学、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能力欠缺,综合艺术修养较差,就无法合理地运用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导致舞台表演的单调枯燥,没有深度,难以引人注目,更无法做到引人入胜,使观众产生赏心悦目之感。

2.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要求表演者深入理解表演作品。舞台表演能够彰显音乐作品的基本创作基调,体现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作品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感想。想要在舞台表演中表现出以上内涵,表演者要深入探究作品,包括作者的基本资料、创作方向、创作背景、创作意义等,表演者要感同身受,将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

3.通俗唱法的舞台表演要求表演者加强舞台表演训练。表演者加强舞台表演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面部表情的训练。面部表情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感情和心情。面部表情的训练是指包括对面部肌肉、嘴、眉毛等在内的训练。表演者在舞台表演时若呈现出愉快、高兴、眉飞色舞的状态,能够调动观众积极性,达到比预期更好的舞台表演效果。

第二,眼神交流的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能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观众获得心与心的交流,获得很好的表演效果。表演者可以根据台下对不同曲目类型的训练来把握如何使用眼神交流。

第三,肢体动作的训练。表演者在每次的练习或者彩排中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肢体动作,加入必要的肢体动作,减少啰嗦或者不恰当的动作。表演者可以通过观看研究其他经验丰富的舞台表演着的录像进行学习。

(二)通俗唱法的教学

通俗唱法的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在学生通俗唱法的培养上,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通俗唱法教学的专业性。通俗唱法教学教师的选择上应提高标准,选择具备很强音乐素质的教师,不仅仅在通俗歌曲上有较高的造诣,更应全面考察教师在各个唱法上的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触类旁通“,培养“全才”。

第二,提高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学校应在通俗唱法的教学课程中加入发声课程、舞蹈课程、形体课程、乐器课程和心理素质加强课。

第三,落实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现每位学生的嗓音特点和性格特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大致方向,并在此方向的指引下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四、总结

总之通俗唱法在我国歌坛中举足轻重,对通俗唱法表演者的培养能够增加通俗歌曲形式,为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丰富我国歌坛音乐作品,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心理需求,对我国艺术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值得相关从业者注意。

J616

A

1007-0125(2016)12-0083-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