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及阐述

时间:2024-06-18

张李子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及阐述

张李子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胡代表作,由于其流露出当时那个年代劳苦百姓的人间辛酸与痛苦,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符合时代背景,所以一时间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成为了中国民间乐器创作曲目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首。如今,《二泉映月》被西洋乐器钢琴所演绎,尽管依然经典但在内涵表达上还存在隔阂,如何利用钢琴音色“求意转形”,解析中国韵味,这无论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还是其对作品中文化、美学及逻辑思维的理解要求都相对颇高。所以本文以该首作品的钢琴演奏处理过程为分析重点,解读如何利用西洋乐器钢琴来完美诠释二胡名作的中国韵味。

《二泉映月》;二胡;钢琴;演奏处理;韵味;节奏

在《中国钢琴音乐语境》一文中就这样阐述到“钢琴的颗粒性基础音色决定了它远离弦乐器绵延连贯的音乐特性本质。但当二胡曲这样的民间乐器曲目在改编为钢琴曲目后,仍将极大程度影响钢琴演奏风格的变化。”利用钢琴来演奏中国民间乐器作品,它必须要保持钢琴性与民族乐器性的一致效果,遵循“求意换形”原则,即意同形不同,在达到二胡“假实境”的同时,也体现出钢琴演绎中国韵味的别样魅力。

一、钢琴的美学思想概述

钢琴是西洋乐器之王,它的音色贴近和声,具有极强的音色统一性。相比于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二胡,二者在演奏美学思想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从琴艺美学境界角度来分析,钢琴的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琴论如出一辙,都符合和、静、清、远的传统思维,同时也极具情趣。在中国人看来,琴不同于其它乐器,它并非用来供人娱乐,而纯粹是为了孤芳自赏。也就是说市井众人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资质接触到琴的,只有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才能用它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与中国人有着类似的认同。华彦钧由于从小受到道教思想熏陶,所以他的《二泉映月》中体现出了一些对心境深层次的隐晦诠释,这与琴艺所表达的美学思维及意境是相吻合的,因此用钢琴演绎该作品,诠释其中国韵味有它一定的道理和优势[1]。

二、《二泉映月》钢琴演奏处理的分析解读

用钢琴演绎《二泉映月》讲究“求意换形”虚实并重,即从假实境散起开端,引题变题,在假虚境中缓慢入调,在虚实并行中入景,最后在虚境中步入尾声,这也是钢琴在演奏处理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诠释《二泉映月》作品中国韵味的正确方法。

(一)对假实境的处理。在《二泉映月》钢琴作品中,首先要以假实境引题,所以为假实境构建的是一种假的、不存在的实境,以一种假象的淡薄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如此看来这种境界下的演奏是存在矛盾的。但实际上它是通过一种对钢琴与二胡音色相互统一的手法来刻画作品中角色的内心矛盾与细微变化,这种变化非常难以捕捉,需要运用到钢琴颗粒性基础音色来深度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用音乐形象来把握人物情感特征。

首先是引题,在引题前演奏者必须自我想象,想象创造一种矛盾心境并设法融入进去,为演奏做好心理准备。在演奏开端,以淡薄心境入声,并时刻保持“圆”的演奏动作,紧拉慢收,在低音和弦部分发力,制造回音,塑造一种假实境中空旷广博的空间感,如此处理就能够体现出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心境变化,孤立而无助。

其次是连题,连题要求从商音上行到角音位置,并在角音位置暂做停留,最后以宫音收尾。连题阶段的钢琴演奏要做到对萧吟颤音的模仿,并同时注意对演奏力度的细致把控,将那种水波微动的荡漾感充分表现出来。举例来说,将全曲中5次出现的Ca小节缩减到2小节,最后在第一段乐句的尾音开始上高八度,以宫音为主反复弹奏,打破沉静,用低音八度音阶式下行配合高声部向上发展,将逐渐激昂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强化演奏力度,表达演奏者的感慨之情。

最后是变题,在变题演奏中,旋律要始终保持在高音区来回流动,钢琴版不同于二胡版在表现激情方面没有那么激昂,由于在钢琴演奏处理中左手织体与高音区旋律形成纯五度、纯八度音响结构体,所以钢琴表现出更多的是空灵感,它的音色纯净质朴,更加温润。考虑到钢琴演奏中有大量润音重叠,所以钢琴演奏下的节奏以切分节奏为主,体现了旋律刚柔并济的特色。简单来说,就是左手织体回低音区和弦为“吟”,音响效果稍纵即逝,右手织体回到高音区,变音明显,情感悲怆,但这与此前的切分节奏形成鲜明对比,让音乐多了几分惆怅悲凉,为后续曲目章节演奏的发展埋下伏笔。

(二)对假虚境的处理。虽然假虚境与假实境相似点很多,但假虚境变数增多,极大程度推动了作品的快速向前发展。钢琴演奏在这里增加了更多不稳定感,情绪也不再像之前一样淡然,反而显得动荡不安。具体来说,它的2变题Db从高音区转回低音区,力度基调也由p转向mp,强烈感十足,充满着泛音演奏,这也为曲目演奏进入低音区做好了准备。2恒题中Ca演奏的动荡张力更是发展突破到一定地步,情绪快速酝酿,旋转于回音高区,但演奏者此时应该在保持高涨情绪的同时抑制自我,不让情绪爆发。因此对假虚境的入调处理就是要满足一种极度不平衡的演绎状态,游离于情绪爆发与压抑之间,为入景做好准备[2]。

(三)对虚实并行入景的处理。演奏到这里也进入了作品的第3部分,这一段落作品中人物积压的情绪开始释放,所以人物的情绪相当复杂,演奏者一定要把握住人物心境的时刻变化,使钢琴性优势在这里全面展现出来,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此处连题的织体会发生巨大变化,它的旋律声部从原来的高声部转到了中声部。

其次,如果旋律不变,恒题在这里要演奏出下行分解琶音,类似于古筝的乱刮效果。所以钢琴演奏必须模仿这一效果,使音乐变化更加多样化,例如要根据曲谱来合理掌握滑音、吟音、虚音和颤音的自由转换,弹出变化。

再者,要注重弹奏时和声的变化,要诠释出新的音响色彩来,为曲目编制复和弦音响效果。例如运用“双借”手法来体现中声部和弦D润音,保证音色色彩更加浓郁,突出节奏变化,强化和弦演奏力度。另外在复和弦位置(33小节)构建第二个变题,演奏出全新的和声色彩,巩固音乐形象。

(四)对虚境的处理。《二泉映月》的最后章节拥有13小节,这其中织体的构成相对平稳均匀,且非常规律,而且也出现了全曲目中最弱的音程部分。由于进入了曲目尾声,所以对演奏者的要求不高,处理手法相对简洁朴素,但要求演奏者将心境变化表现出来。比如在连题的中声部旋律中要巧妙处理那一连串泛音,合理变题从中声部到中高声部,创造一种令人无限遐想的美好意境,同时要拖长按键滞留时间,减缓抬键速度,体现绵远悠长的音色效果。在这里,对演奏者钢琴触键的技巧要求非常之高,因为要强调曲目尾声虚境中幽远绵圆的感觉,所以触键时一定要注意钢琴琴弦与榔头的距离绝对不能过于紧密,要留有一定距离,同时改变琴弦振幅,演绎出新的音色,保证泛音效果更加悠长[3]。

三、总结

本文仅从钢琴演奏狭义角度来分析了对《二泉映月》演奏的一些技术处理技巧与情感把握,体现了钢琴演奏对中国韵味的理解和优势。在技术处理层面,其原则就是用钢琴的长处来弥补传统乐器二胡的弱势,以钢琴弹奏的舒适度与表现力来发挥其最佳性能,体现出西洋乐器语言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1]左平.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与启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120.

[2]王静.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释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09,(7):5-9.

[3]黄璟.钢琴曲《二泉映月》“中国韵味”演奏处理的理论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37-59.

J624.1

A

1007-0125(2016)10-0092-02

张李子(1988-),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计算机音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