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孙小迪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 100101)
开百年先河作盛世佳音——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南柯梦》观后有感
孙小迪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恰逢中国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文化部举办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16年9月4日和5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演出汤显祖传奇昆曲《南柯梦》整本大戏。《南柯梦》作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的收官之作,整体制作精致而壮阔,一部托古创新的舞台盛宴重现了昆曲古典优雅的特质。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空前热烈,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堪称百年难遇的昆曲佳作。
纪念汤显祖;南柯梦
2016年9月4日和5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演出汤显祖传奇昆曲《南柯梦》整本大戏。此次演出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与国家大剧院承办,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担任演出团体。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英国期间,倡议2016年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文坛巨匠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文化部举办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此次纪念活动将以海内外举办座谈会、主题展示活动、文化交流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对两位剧作家创作的优秀剧目进行展演,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于7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盛大开幕,历时近2个月,涵盖汤显祖4部经典传奇剧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共7台昆曲经典剧目,演出11场次。演出团体由4家优秀昆曲剧团担任,分别是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此次展演以《南柯梦》作为收官之作圆满结束,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古曲新唱彰显了中国传统戏曲古典美学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堪称百年难遇的昆曲佳作。
为什么将《南柯梦》作为优秀剧目展演的压轴之作?在笔者看来,其因有三。
第一,《南柯梦》传奇古本的历史魅力。
此次《南柯梦》全本搬演,共44出,分上、下本两场演出。传统昆曲近百年来,多以演出经典折子戏作为基本演出形式,《南柯梦》的全本搬演,弥补了昆曲表演原貌呈现的缺憾。它以“连台本戏”的完整规模重现了400年前昆曲艺术的原始韵味,重新挖掘了传统剧目的艺术表现力。剧中所有唱词念白和曲牌均采用汤显祖传奇原始剧本,仅对剧目作删节并未作改动。
《南柯梦》本身就是一部历经岁月打磨和历史传承的传奇剧本。“传奇”在唐宋时期指内容奇异的文言体小说,以后的宋元南戏和元代杂剧有时亦称作“传奇”。发展至明代,“传奇”逐渐成为专指由南戏发展起来的南曲戏曲剧本,务求情节新奇。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就是明代传奇剧本的巅峰之作。清初戏曲家吴梅认为,四梦中“惟南柯梦最为高贵”。传奇剧本《南柯梦》最初名为《南柯记》,是根据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而成。汤显祖之前,还有上虞人车任远所作杂剧“四梦”,其中亦有《南柯梦》。车氏《南柯梦》已佚,汤显祖存世刊本较多,主要有明万历唐氏广庆堂刊本、明万历刻臧懋循订本、明刻《玉茗堂全集》本、明崇祯刻独深居点定本,较流行的是民国间《汇刻传剧》本,建国后保存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汤显祖戏曲集》本、《汤显祖全集》本。本次展演的《南柯梦》所有台词全部摘录自明代汤显祖传袭下来的原始剧本,为听众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古代戏曲艺术和辞藻创作的魅力。
昆曲《南柯梦》囊括古今奥义,词义深邃,韵律曲折。在故事情节上不拘泥于单一的爱情主题,赋予了超越性的禅宗美学思想。由正生角色作为人物线索的人生悟道成佛历程,刻画了主人公淳于棼在官场社会、情感生活、世间世外上面临的人生际遇和抉择。故事时间跨度从主人公少年到暮年,达30年之久。故事场景跨越人间与蚁国,最终由人间到佛国。全剧几乎涵盖生旦净末丑所有角色行当,文戏和武戏交替演绎,充分展现了昆曲艺术的闳约深美和博大精深。在戏剧的表现手法上,该剧采用以物喻人的比拟手法和由梦生情的超现实主义构思。这部传奇剧本以“人生如梦”的描摹为基调,故事场景游移于梦境与现实转换交织的过程中,戏曲情节中穿插了佛法义理和经书梵呗。
《南柯梦》讲述了唐贞元年间,淮南裨将淳于棼因贪酒误事失官归里,郁闷寡欢。一日去寺庙听禅师讲经,恰逢槐安国国母派遣侄女琼英郡主来此为女儿瑶芳公主召选驸马。琼英相中淳于棼,归告国母。淳于棼酒后在寺庙庭院中的大槐树下酣然入睡,梦见紫衣使者将其迎至大槐国召为驸马,后派往南柯郡任太守。在南柯郡20年,淳于棼经历了官场沉浮以及和瑶芳公主的爱情生活。后檀萝国入侵,部将周弁错失战机,公主病故,淳于棼被诏还朝,遭朝中右相所忌,国王听信右相谗言,遣其返回人间。淳于棼梦中惊醒,杯中酒尚温,追忆梦境,掘开槐根,蚁穴历历如梦中之国,檀萝国即不远处上附藤萝的檀树。在契玄禅师点悟下,淳于棼做水陆道场超度蚁国众生后,顿悟超脱,立地成佛。故事通过风流才子淳于棼梦中入大槐安国,经历美满婚姻和宦海沉浮,由“情著”至“情尽”的人生历程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创作旨意。“情尽归佛”的结局表现了汤显祖晚年笃信佛禅出世的人生追求。
第二,昆曲古朴传承的艺术魅力。
此次《南柯梦》在唱腔的谱曲格律上也严格遵循了《纳书楹曲谱》的古本。《纳书楹曲谱》是清代乾隆年间由苏州叶堂选辑校订的昆曲曲集巨著。叶堂尤善音律,乾隆五十四年起,他严格恪守昆曲曲谱格律和平仄声韵的唱词,以50年的唱曲经验历时3年整理增补校订了《纳书楹曲谱》。叶氏第五代传人周传瑛和俞振飞晚年打破了曲谱秘传的规矩,精心培养出身梨园世家的周雪华,传授其古谱译谱心诀。周雪华的曾祖父周钊泉是清朝光绪年间第一昆剧名小生;祖父周凤文也是上海著名昆剧演员;父亲周云瑞是著名评弹演员。周雪华本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作曲系,师从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和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经过六代人的传承,周雪华将《纳书楹藏板》中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加入原著念白和角色设计,出版了有唱有念白的全本。本剧由张继青的“御用笛师”——孙建安担任音乐设计。《南柯梦》音乐编修亦是本着“修旧如旧、溯本求源“的原则,在韵曲风格上继承了南昆“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的音乐风格。
本次演出是历经昆曲大师和业内方家反复推敲打磨的精雕细琢版。《南柯梦》的筹备工作于2008年展开,历时8年,从剧本的修订到物色艺术创作群,以及演员团队的严格考察。担纲此次演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以古典质朴的风格著称,剧中扮演淳于棼和瑶芳公主的两位主演是昆剧院的第4代优秀青年演员施夏明和单雯。全剧由国宝级昆曲大师蔡正仁和张继青分别担任艺术总监和艺术指导,他们从手、眼、身、法、步等各方面对演员们进行指导和训练。在戏曲表演上,保证了《南柯梦》的演员们严谨细致地沿革了昆曲的传统表演原则,以传统唱腔、身段、眼神、走位、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传奇昆曲《南柯梦》虽然是新打造的剧目,但是无论是在文本考订,还是唱腔韵曲方面,都严格遵循昆曲的传统程式规范,讲究修枝删叶,去芜存菁,不离本根。演员在“唱念做打”上还原了昆曲的古典面貌。
第三,明星主创和梦幻表演团队的创新协作。
整台《南柯梦》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缘于明星主创和梦幻表演团队的完美协作。除了上述提到的蔡正仁、张继青、孙建安外,台湾新生代艺术奖导演王嘉明首度跨界执导,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服装设计师赖宣吾担任服装设计和造型设计,国际舞台设计大奖获得者黄怡儒担任舞台设计师,台湾知名灯光设计师王天宏担任灯光设计,等等,强强联合的主创和设计团队共同塑造了别出心裁的昆曲新作。主创团队在极力复原昆曲表演原貌的同时,引入了现代新鲜元素丰富戏剧舞台表演。
群星荟萃的表演团队和旺盛的音乐创作力是《南柯梦》成功的根本。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坚持对昆曲传统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致力于古典名著的整理改编,拥有一大批精品剧目和几百折经典折子戏。其演员功底扎实、行当齐全,具有鲜明的南昆风格和吴文化底蕴。该昆剧院拥有4代昆曲表演艺术人才,有6位表演艺术家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称号,有9位表演人才荣获“中国戏曲梅花奖”。昆剧《牡丹亭》《朱买臣休妻》《白罗衫》《小孙屠》《梁祝》等大型剧目成为该院的保留剧目,曾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该院编排的昆剧《血冤》《桃花扇》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699桃花扇》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特别奖”等。
《南柯梦》剧本经过精心整理与设计,导演王嘉明和编剧杨汉如严格筛选戏中每个角色的戏份,故事情节以简驭繁,舞台表演文武场并重。《南柯梦》的舞台设计本着对传统戏曲舞台“一桌二椅,空灵写意”的表演风格,巧妙利用两道流线弧度及数十根悬吊木椿道具的排列变化,营造了“南柯一梦二十年”的时间流动感。以沈静球体象征梦中日月,悬挂在舞台穹顶,加之先进的舞台灯光技术虚实转换,给予观众身临其境和如梦如幻的艺术享受。
戏曲作为综合的舞台艺术,服装和道具的统一是戏曲美学情境合一的必然要求。在昆曲戏服的设计上也相当考究,设计师保留了传统戏服褶子、帔、靠、蠎、官衣、宫衣等形制,仅在细节处做变化。赖宣吾的服装设计分别为人物角色和舞台场景打造了不同的服装元素,区隔了人间与梦境的服装基调。吴门画派作为苏州精研笔墨的文人传统,师承南派山水的精髓。淳于棼身处人间的戏服以青花瓷为元素,梦入大槐安国的戏服则结合蚂蚁的生态环境,以明代吴门画派花鸟山水为元素,最终再将这些设计元素转化成绣图,请苏州剧装厂的绣娘们一针一线缝制而成。古意盎然和清雅秀丽的审美追求与昆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崇尚文雅端淑的笔墨传统与古韵清幽的昆曲表演相得益彰。
《南柯梦》音乐创作本着“溯本求源、修旧补旧”的昆曲传承理念,同时也融入了新的设计元素。该剧采用西方音乐“主题贯穿”的创作技法,为剧中淳于棼、瑶芳公主、契玄禅师、蚂蚁等主要角色设定了主题音乐,强化人物性格。在禅院和水陆道场的特定场景中,加入“阿弥陀佛圣号”、“香花献贡”等佛教音乐烘托气氛。在音乐配器方面也非常全面,保留了传统的管乐器——笛、箫;弦乐器——琵琶、古筝、月琴;吹奏乐器——唢呐;打击乐器——扬琴、鼓板、大锣、小锣、云锣、堂鼓、铙钹、小钹。乐队加入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填补了传统民族乐器低音区的不足。
总体看来,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在剧本编排、角色行当、音乐唱腔、造型服饰等方面,既有规范性又具灵活性。在传统传奇剧本的故事诠释上,以及韵曲行腔上既遵循传统古朴,又糅合了现代剧场的舞台设置、华丽的服装和青春靓丽的扮相,复古传统与协同创新相得益彰。主创团队的“创新”并不损害昆曲所特有的古典美与程式美,利用现代声光电的舞台与灯光技术,打造绚丽的舞台效果。两岸团队的通力合作、昆曲大师的倾囊相授、青年演员的鼎立演出,共同铸就了昆曲传奇大戏《南柯梦》(连台本戏)在国家大剧院的圆满成功。
《南柯梦》复杂多变的创作构思,涵盖了昆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要求演员文戏武戏兼备,唱念做打功力俱佳。该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4代青年演员挑大梁,投入超过50名优秀演员与音乐演奏阵容,主演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主要演员的扮相于古典雍容之中又不失青春时尚,饰演淳于棼的施夏明和饰演瑶芳公主的单雯更是被戏迷们誉为“金童玉女”。两人在《牡丹亭》《1699桃花扇》等多部剧目中均有合作,默契十足。
根据《南柯梦》的剧情需要,要求演员打破行当之间的限制,要能文能武。这对“文戏翘楚”的生旦组合无疑是一场巨大挑战。单雯扮演的闺门旦瑶芳公主耍起了枪,一向扮演小生的施夏明则首次扎起硬靠。全剧高潮“瑶台”一折武戏的表演,两位青年才秀都给观众带来意外惊喜,穿上战袍手持花枪,才子佳人英武非凡,舞剑耍枪之间尽显飒爽英姿。文戏时,两位主演唱腔顿挫徐疾,咬字吐音都力求复古,字正腔圆、舞姿翩跹,将昆曲水磨声腔之美和婀娜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清传奇承接宋元南戏以来的表演传统。《南柯梦》除了作为主角的生和旦,各个行当演员照例都要一人饰多角。青年演员赵于涛分饰檀萝四太子和契玄禅师;钱伟分饰山鹧儿和报子;朱贤哲分饰田子华和女兵;唐沁分饰小女、宫娥和女兵等多个角色;孙晶分饰槐安蚁王和檀萝蚁王,还兼任该剧脸谱设计。此外,多位青年演员分饰士兵、朝臣、小僧、宫娥、女兵等角色。老生花脸演员的沉稳表现为全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人分饰多角的花脸演员赵于涛在“瑶台”一折中将匪气十足的檀罗国四太子刻画得活灵活现,扎实的武功底子、生动的身段表演为该段折子增添了亮点。在下本“情尽”一折中,赵于涛饰演契玄禅师,其念白苍劲有力,表演稳重大气。饰演报子手和山鹧儿的青年演员钱伟,以清脆流利的语调和语词诙谐的念白表现了文丑的插科打诨,又以轻巧敏捷的身手和翻跳跌扑的高超武艺展示了武丑的机警幽默。
出演《南柯梦》的这批新生代演员,虽然年轻,但个个都技艺超群,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无一“短腿”。小到马夫、报子这样的龙套演员都很出彩,不仅腿脚功夫了得,而且舞台表演也很到位。综观全剧,丝丝入扣,高潮迭起。檀板清歌与管弦相互融合,温情缠绵与调笑洒脱合理穿插。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一点情千场影戏,做得来无明无记”(《南柯梦》淳于棼唱词)的剧场写照。
古典戏曲艺术以“礼出于情”作为审美特征,高度注重艺术形式的锻造。明代阳明心学的阐发影响了戏曲创作美学的变迁。王阳明主张人心即道心的情本论美学赋予了汤显祖传奇创作的灵感,昆曲创作中更加注重对人性和情欲的阐发。汤显祖在戏曲美学思想中,高扬以情为本的创作理念。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云:“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怨,感于幽微,流乎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修。”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以直觉的体悟,注重情感直觉顿悟的心灵哲学。体验者心上情出的审美过程与舞台艺术眼前景明的体验过程相互交融。《南柯梦》以人情为主线,再现了天地造化之功与悟道成佛之妙的艺术体验历程。以正旦瑶芳公主与正生淳于棼的情感为切入,追求一种如同《沧浪诗话》所论的“水中之月”和“空中之影”般不可言传的人心顿悟审美诉求。戏中以“情至”造立了整部大戏的基调,“情尽”最终以万念为空的立地成佛了却曲终。人情超越生死轮回,悟道超越人间时空的思想深受禅宗哲学影响。《南柯梦》对“情至”这出戏的推崇,将戏曲美学引入以情为本的审美旨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纪念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的活动。目前中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法国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球范围内掀起对这三位大师的关注热潮。正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上所言,“回望历史、重温经典,感知汤显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当代价值,解读其文化基因,对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昆曲,既可以跨越时空回溯传统,又可以超越国度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又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
南柯一梦四百年,梦醒今朝续前缘。素有“百戏之母”之称的昆曲,融合诗、歌、舞、戏之美于一身,充分表现出中国抒情、写意、诗画的美学传统。昆曲实至名归,自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文化的至高殊荣。昆曲自诞生至今,已存世600多年,有400多出经典剧目和折子戏,而如今常在舞台上演出的不过几十折,昆曲传承的当务之急是修复传统经典剧目。
《南柯梦》整体制作精致而壮阔,托古创新的舞台盛宴重现了昆曲雅致古朴的特质。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台湾团队联袂打造的《南柯梦》,正是传统戏曲原貌传承和创新挖掘的典范。
孙小迪(1986-),中国音乐学院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思想史。
指导老师:罗艺峰教授。
J825
A
1007-0125(2016)11-0004-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