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夫妻关系的异化

时间:2024-06-18

张晓艳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夫妻关系的异化

张晓艳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之一。戏剧围绕两对大学教师夫妇间的婚姻家庭生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本文拟对这部戏剧作品夫妻关系中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两对夫妇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剧作家对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怀疑和思考。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异化;夫妻关系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当代文坛的一位戏剧大家,他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两次获得托尼戏剧奖。阿尔比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所抛弃,两星期后他被一对富有的夫妻收养,但他在青少年时代就与家人格格不入,不愿按照养母所安排的那样,依上流社会的规范行事,后来甚至离家出走,在外一边打工,一边从事自己喜欢的戏剧创作。他的作品以其自身的真实经验为灵感来源,描写他所处的时代里美国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其作品深受当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表现出对美国当代社会问题的现实性思考和批判。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于1962年,讲述了高校历史系教授乔治和结婚20多年的妻子玛莎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他们和前来拜访的生物系教师尼克夫妇之间的戏谑游戏。在这部剧作中,阿尔比以他犀利的文笔将现代美国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异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拟对这部戏剧作品中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以深刻揭露商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当代社会的婚姻关系所面临的失衡困境。

一、“异化”概念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疏远、脱离的意思,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在批判封建君权神授时最早提出“异化”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进一步把“异化”解释为“权利转让”。黑格尔提出“人的异化”理论,“分析绝对精神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他用“异化”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费尔巴哈用“异化”解释“人与宗教世界的关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异化”是作为经济学概念出现,用以表现“异化劳动”的经济事实。弗洛伊德的“异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的本能受到压抑和丧失。马尔库塞融合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理论,他用“单向度”一词表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内心的批判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人“异化”成了单向度的人,人丧失了其作为主体的完整性、创造性、否定性。

同一个词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在不同的语境和社会环境中对于同一概念的动态理解,但概括来说“异化”的基本意思就是“对立、对抗、排斥、脱节、分离”等。

二、夫妻关系的异化

婚姻关系是家庭最基本的关系,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他们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夫妻之间应该诚实守信、互爱互助,维系家庭的和睦。美国传统家庭深受清教徒加尔文主义宗教意识的约束,非常重视个人和家庭的道德修养,认为夫妻间应该相互忠诚,生养孩童。但是,随着20世纪的到来,尤其是“二战”后美国社会在各种反传统运动的影响下,人们思想极大解放,酗酒、吸毒、性放纵成为时尚,美国家庭伦理观念岌岌可危。夫妻二人的结合不再是建立在浪漫的感情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浪漫的夫妻关系被商品化了,浪漫的感情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这导致了夫妻伦理关系的失衡和异化。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的两对夫妻都把对方当作工具,为了各自的目的而结合,夫妻之间应有的尊重和谦和在他们身上难寻踪迹。《谁》剧一开始,乔治夫妇半夜参加完校长举办的晚会回到家,妻子玛莎已经半醉却还在不停地使唤着丈夫为她倒酒,家中脏衣服随处可见,各种杂物到处乱放,房间缺乏整理打扫。当她告诉丈夫乔治马上会有新进教师夫妇来拜访时,乔治大吃一惊,认为深夜两点不会有人来访,但当玛莎告诉他那个还不知其姓名的来访者是个年轻金发、英俊强壮的男士之后,他自言自语说他明白了,说明玛莎从来做事随心所欲,完全不和丈夫商量沟通,喜欢和年轻英俊的男士混在一起。新同事来访之际,玛莎匆匆忙忙把脏乱无比的杂物一股脑全藏起来,乔治在妻子的命令下打开大门迎接客人。客人到来之后玛莎当面恣意侮辱谩骂乔治,丝毫不给丈夫留颜面。在玛莎的眼中,乔治是根本不存在的,讽刺乔治辜负丈人期望,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由此可见,玛莎之所以选择乔治作为丈夫,并非基于爱情,而是将自己当作一件可以交换的商品,去换取未来校长夫人的头衔和地位。而乔治表面处于屈从地位,实际上,他对玛莎早已怀恨在心,不断在客人面前揶揄她、当面辱骂她,看到玛莎将手放在尼克腿上,他和玛莎唇枪舌剑。

乔治:告诉你们(尼克夫妇)一个秘密,世界上有许多更轻松的事,如果你在大学教书,一定有比和校长女儿结婚更轻松的事,这一定是个很好的机会。

玛莎: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生难得的机会。

乔治:相信我,世界上还有更轻松的事。

玛莎:有些人甚至会放弃掉右手来换取这个机会。

乔治:事实上这种牺牲会失去更多的肢体。

当玛莎大声揭乔治的短,乔治威胁她,看到玛莎没有打住的意思,乔治扑向她,掐住她的脖子,试图杀死玛莎,并警告她“小心点,……我会把你撕成碎片。”而当乔治在玛莎面前宣布了他们癔想中的儿子死亡的消息时间,玛莎绝望地喊道,“你不能杀了他!你不能让他死!”乔治的回答是:“玛莎,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让他死。”男性主宰和统治跃然纸上,乔治也利用了这致命一击,彻底击垮了玛莎,使她置于彻底无助和绝望的境地。所以乔治夫妻之间根本谈不上真情实感,相互扶助、互相尊重,他们之间所拥有的只是相互伤害、征服与被征服的角色交替。

剧中的另一对尼克和哈尼夫妇也是貌合神离,尼克和乔治谈话时透露了他和妻子结婚的原因。

尼克:我之所以和她(哈尼)结婚是因为她怀孕了。

乔治:但是你说过你们没有孩子。

尼克:她并没有真的怀孕,只是假性怀孕,她的肚子先隆起后下去了。

乔治:所以是当她肚子大的时候你就跟她结婚了。

尼克:然后她的肚子又小下去了。

乔治:我猜她(哈尼)很有钱。

尼克:是的。

乔治:告诉我关于你太太的钱。

尼克:我的岳父是神的仆人,而且他非常有钱。

乔治:哪一派的?

尼克:我的岳父在6岁时就被人称做神,他开始传教、浸礼,他拯救他们。他到处跑,他非常出名,他死后留下很多钱。

显然,他们的结合也不是出于真挚的爱情,而是被尼克当作了攫取第一桶金的手段。尼克来到新的大学,为了向上爬,竟然当着妻子的面和身为校长女儿的玛莎露骨调情,言语粗俗、举止放荡。而哈尼生性懦弱,面对丈夫的公然羞辱竟然忍气吞声,但她自己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由于怕痛,她根本不想生孩子,被尼克当作是假性怀孕的那次,实际上是她出于自私心理偷偷将胎儿流产了。尼克夫妇同样互相欺瞒,根本谈不上诚实守信、相互尊重。

三、结语

人的异化是西方近现代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西方现代文学的普遍主题。和睦的夫妻关系是搞好家庭事务的基础,因此,维系夫妻间的融洽友爱关系是丈夫与妻子的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但20世纪以来,社会发生的急剧变化和60年代非理性哲学的盛行,导致人们对良知、理性、道德等传统价值观念失去了信心,由于商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美国当代社会的婚姻关系面临着失衡和异化的处境。《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乔治夫妇和尼克夫妇之间伦理关系的异化,正是资本主义商业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疏离、冷漠关系的真实写照。

[1]爱德华·阿尔比.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M].曹久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良宣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J805

A

1007-0125(2016)11-0033-02

张晓艳(1970-),女,硕士,汉族,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戏剧电影文学和少数裔族文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