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李 龙
(宁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中国传统武术对宁夏戏曲武打的影响研究
李 龙
(宁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戏曲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其在进化的过程中深刻地集成和吸收了武术、音乐、舞蹈、杂技和许多其他艺术。主要以“唱、念、做、打”为基础,突破了我国传统戏剧和一个以武术和戏剧之间“战斗”的典型表现。纵观戏曲发展史,其对武戏的研究也显得少而肤浅,至于戏曲中的武打也更是浅尝辄止,只表现了动作的技巧和舞台方面的效果等。作者尝试通过以武术核心为研究对象,进而探讨戏曲和武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发展历史。
宁夏戏曲;传统武术;武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盾艺术——戏剧,它是以“唱,念,做,打”为基本功,融合武术、音乐、舞蹈和杂技的艺术成分,有了深远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的传统戏曲。而在“战斗场面”中,武术和戏剧的典型表现融合为一个整体。本文试图探讨戏曲和武术之间的关系,从武术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历史。戏剧为军事的研究显得少而肤浅,对于武侠剧也联系不够深,只能停留在技能和舞台效果的表象上。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武侠功夫为核心学习戏剧,揭示歌剧的历史和武术之间的关系。
宁夏本地的戏曲《杨门女将》、《盗仙草》、《三叉口》、《战秦琼》、《卧薪尝胆》等里面的武打戏都加有中国传统武术的元素,这些元素把简单的戏曲画面演绎成“高”“飘”“旋”的场景,使整个戏曲十分震撼人心。武术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统治阶级害怕自己的政权被推翻,通过武力来建立统治政权,所以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武术是一个既忌讳又必须的工具。武术在历史中有一个“乱禁”的名声,大多时间都不被青睐,甚至出现过很多“禁武”的法令,元代就是一个典型。我们知道,古代民间艺术的传承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传承;另一种则是以师徒关系为模拟血缘关系的传承。在元代严苛的“禁武”法令的控制之下,这两种传承途径都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在武术史上,宋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经历了元代之后不但没有断层反而出现了明清时期的大繁荣。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禁武”法令下的武术是怎样传承的。众所周知,元代出现了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元杂剧,戏曲艺术在这个时候有了大发展。这就不难想象,武术通过戏曲武打表演的途径在戏曲的掩护之下才得以传承下来,并在后来发扬光大。因此,戏曲武打拓展了武术的传承途径。
在完全移植传统武术的各种美学元素的同时,武侠剧的形式和塑造舞台形象戏曲演出,美学元素武术的演员要更直观,更生动的图像显示,借此丰富和拓展审美戏剧元素。
(一)传统武术套路对宁夏戏曲的表象审美元素拓展
1.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形态美。武侠剧是一种表演的形式,这表明传统武术的表演在戏曲中的重要性。戏曲武打是具有美感的一种形式,作为少林棍法刚猛有力,女性武当剑婉转,一招大鹏展翅表明英姿勃发。
2.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节奏美。武术注重实际情况、舒卷、身高、优先级和一系列阴阳刚性变化,流承转换,让观众看得叹为观止,这实际上是武术的节奏由美展出。戏曲还移植了传统武术的节奏之美,结合歌剧自身的特点,其发展成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艺术形式。而由于戏曲有“唱”的元素,唱即是音乐,音乐的节奏使武术节奏清晰,而武术自己的节奏,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节奏表现。
(二)传统武术套路对宁夏戏曲的内在审美元素拓展
武打戏曲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自然和谐美。在日常,从生活中的武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门派强调“天人合一”,最具代表性的是道家武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生活中同简单的戏曲,从社会和人的基础上,传统武术和谐大大扩展了与自然的戏曲功能。如戏曲和谐理念“是不是准备没有身体,”既是一个统一概念的自然体现,也是强调所有戏剧的大熔炉,协调互补融合的元素。武术表现的武侠剧相反地反映了温和灵活的特点,结合对称、统一等舞台表现手法,真正体现了“即时千秋的事业,方寸地河山”,人与自然,戏曲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1]胡秀英.中国武术审美方式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0,(4):17-19.
[2]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24-26.
G852
A
1007-0125(2016)11-0047-01
李龙(1988-),男,甘肃省定西市人,汉族,助教,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
校级课题NXSFYB165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