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时间:2024-06-18

王 越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王 越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意大利歌剧作为欧洲音乐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起源于16-17世纪之交,它的兴起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代后音乐得到广泛流传与发展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顾名思义,意大利歌剧起源于意大利,它的产生不仅是音乐审美的发展,更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偶然。

艺术审美;格鲁克;启蒙运动

一、意大利歌剧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政治经济上来看,自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意大利地区一直是欧洲各国中音乐发展突出的地区,同时也是整个欧洲最具音乐影响力的地区。彼时,意大利半岛并未形成独立国家,其分裂为分别由西班牙和奥地利统治的地区,以及部分独立的城邦。虽然此时意大利政治上显得较为软弱,但是相比于欧洲大陆上其他主要的国家,如刚经历过三十年宗教战争的英、法、西、德等国家,意大利有较为安定与舒适的政治背景。同时,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海上贸易较为繁荣的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利于文化的发展。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政治平稳的地区,歌剧艺术的兴起有了充足的政治经济条件。

其次,从文化上来看,在经历过文化复兴洗礼之后,意大利逐渐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氛围。艺术与文化的接受不仅仅是贵族的专利,而是形成了一种全民对艺术与文化的接受与追求的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极大地促进了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及艺术家与极富创造精神的探险家等,正因此,意大利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明。如新大陆的发现,日心说的提出等等。此时的意大利是一个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喜爱音乐的普通群众,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此时,普通大众十分重视音乐生活,音乐家们因此也经常进行音乐表演,共同探讨交流音乐感想,组织建立小型音乐团体。后来大名鼎鼎的乐社“卡默拉卡”就是产生于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

最后,从音乐审美上来看,注重旋律一直以来是意大利音乐的一大特色。从中世纪开始,意大利的音乐就极其注重旋律的优美这一特点,当时出现的格雷高利圣咏,它的旋律就极具特色,尤其是花唱式格雷高利圣咏是其最具艺术性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主旋律在高声部的牧歌的出现突出体现了注重旋律的优美这一特点。牧歌一般优美婉转,气息宽广,具有极强的抒情性。除此以外,意大利由于其大众化的音乐基础,促使其产生具有大众审美的新的艺术形式。而文学与戏剧作为当时最具趣味性的娱乐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接受,于是将文学与音乐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将会深得普通群众的喜爱,而歌剧作为这一特殊审美形式的艺术载体,自然会在意大利这块具有独特音乐文化的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

除此以外,意大利十分注重音乐的创新,这一特点也为意大利产生新的艺术审美形式提供了基础。经过文艺复新的洗礼,意大利艺术家的创造性得到了空前解放,由于强大创造性,各种新的音乐尝试层出不穷,歌剧应运而生。

二、意大利歌剧的产生

经过长期艺术的发展与文化的沉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正在慢慢兴起,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歌剧。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由于当时的佛罗伦萨有深厚的群众艺术基础,各种热爱音乐的人组建的音乐集会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个由一群诗人艺术家组成的名为“卡默拉卡”的集会对歌剧的产生有着巨大影响。虽然“卡默拉卡”的讨论不仅仅是音乐领域,但歌剧的产生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关于音乐和文学的讨论与尝试。在这里诞生了历史上最早的两篇歌剧《达夫妮》和《尤里狄西》。这两篇作品为后来歌剧正式产生奠定了基础。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对于歌剧起源作出突出贡献的佛罗伦萨音乐家称为“佛罗伦萨歌剧乐派”。他们对歌剧的产生进行了大胆尝试与经验的积累,为后世歌剧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佛罗伦萨歌剧乐派之后,真正将歌剧发展推向高峰的是“威尼斯歌剧乐派”。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蒙特威尔第,他将当时形成比较完整的咏叹调与歌剧相结合,创作了更具表现力的宣叙调,进一步发展了歌剧的表现体式。他的两部杰作《归来的尤里狄茜》与《波皮厄的加冕》都有巨大的艺术成就,在歌剧界有重要影响力。

除了以上两个歌剧乐派外,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也为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不勒斯歌剧乐派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为歌剧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始人同时也是该乐派的代表人物亚里山德罗·斯卡拉蒂,他的一生进行了大量的歌剧创作,虽然如今只剩40部作品传世,但是他以及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大量创作为歌剧的壮大与普及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继承了威尼斯歌剧的发展并将其壮大。

总而言之,自17世纪之后,意大利歌剧的诞生经过了卡默拉卡乐社、威尼斯歌剧乐派以及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努力,意大利歌剧逐渐从一个小的艺术形式创新转变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并逐步走向欧洲乐坛中心。

三、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两种变革

(一)格鲁克的意大利歌剧改革。格鲁克在意大利正歌剧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意大利歌剧的改革不仅确立了他在世界音乐史的地位,也使启蒙主义美学理论融汇于意大利歌剧之中。格鲁克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返回自然”和狄德罗“以自然为师”的美学观为改革歌剧的主导思想,提出“返回到自然”的口号,要求歌剧的创作力求朴质、理性、音乐要以剧情的发展为基础进行创作。在他之前,歌剧的创作中有浓重的贵族审美气息,在歌剧的音乐上,过分追求华丽音乐的装饰,甚至为了炫耀声乐技巧而特意加入很难的声乐,这一传统大大影响了剧情的发展以及剧情的清晰度。深知歌剧弊端的格鲁克在创作时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改革,他力求戏剧与音乐的统一,让音乐为戏剧剧情发展进行创作,包括音乐在内的辅助手段都是为了提高其艺术性,推进剧情发展而使用,在创作中回归自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炫技与修饰。

总而言之,格鲁克在歌剧上的改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他提出了歌剧中音乐创作的原则,改变了音乐和剧情无关联的特点,将音乐与戏剧相结合,在剧情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取缔了繁琐华丽的音乐修饰。其次,他规范了序曲的创作。格鲁克规范了序曲的写作目的,即序曲是为了引导剧情,引导观众进入欣赏状态,同时序曲也起到了总结与概括整个歌剧的作用。最后格鲁克的歌剧中融入了各国音乐的特点,他将意大利的优美旋律、德国的严肃旋律和法国的庄重都融于歌剧之中,大大促进了歌剧的发展。

(二)莫扎特的歌剧改革。莫扎特是世界音乐史上的旷世奇才,他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就包括他对意大利歌剧的改革。他一生中创作过20余部歌剧,涉猎范围广泛,而且每一部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他将自己对歌剧的理解融汇于歌剧创作中,大大推进了歌剧的发展,甚至很多歌剧如今对观众依旧能有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说,莫扎特的歌剧改革初衷与格鲁克十分相似。莫扎特也主张回归到自然,希望能摒弃意大利传统歌剧中夸张、华丽而又不必要的音乐修饰。但是由于他们两人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歌剧的理解当然也不尽相同。虽然他们的改革初衷都是为了使歌剧回归自然,摒弃繁琐随意的音乐添加,但是他们实现的方法或者说侧重点却是大相径庭。格鲁克强调歌剧中戏剧与音乐的关系是戏剧为主,音乐为辅,音乐的创作要根据剧情的发展来制定,突出剧情是歌剧的重点;然而莫扎特却强调音乐为主,完全从音乐的角度去定义歌剧。在他的理解中,歌剧的创造、布局、排练都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在他的歌剧中,角色的内心活动、性格特点都是通过音乐去表现,音乐应该是歌剧的灵魂。

莫扎特对歌剧的创作改革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创作的剧作在整体上把握了音乐与戏剧的平衡,通过音乐表现人物的性格,进一步将音乐与戏剧融汇,使这两者越来越成为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歌剧的整体性更加突出。他在注重音乐的同时也注意把握剧情的发展,使两者整体上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是以往的随意性下表现出的不平衡。使歌剧越来越成为具备自身审美体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次,在歌剧创作的选材方面,莫扎特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创作家,他在选材上摒弃了古代的神话或者传说,注重以现实与理想为作品的选材源泉,既不歌颂统治者,阿谀奉承,又不畏惧强权,真正创作自己想创作的歌剧,实现了创作者的心灵自由。最后,在莫扎特的歌剧中真正融入了乐队的发挥,莫扎特的歌剧,乐队的效果往往很明显,他常常通过乐队表现出各种不一样的效果,增强艺术性与审美性。

四、突破——意大利喜歌剧的产生

意大利歌剧产生之初大多是以历史等严肃题材为主,称为正歌剧。到18世纪后,正歌剧已经在程序僵化、内容单一、与生活脱轨这一道路上越陷越深。急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缓解长期以来歌剧发展单一引起的审美疲劳,就在这时,一种新的歌剧形式——意大利喜歌剧应运而生。这种歌剧不同于以往的正剧,它们大多以普通人为创作原型,将生活中富有生气的人搬上舞台。在音乐上,这种歌剧力求朴实,与现实接轨;在戏曲上,通过展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发挥幽默风趣的舞台特点,极具表现力。由于这类歌剧大多艺术地刻画了普通群众,在观众中有极强的感染力,受到了普通群众的极大欢迎,但这却引起了当时思想保守的音乐家或达官贵人的不屑。

由于意大利喜歌剧的产生冲击了当时存在了很久的正歌剧,很快受到了多方的抵制,并引发了关于喜歌剧的论战。这一论战持续时间长达两年,最终以卢梭为首的支持喜剧派获胜告终。

意大利喜歌剧的出现打破了歌剧中以历史和传说取材的传统,极大地丰富了歌剧的取材,同时由于意大利喜歌剧大多以普通人为原型,进一步推动了创作的自由化,使音乐的创作不再局限于歌功颂德,而是走入生活,服务于普通大众。同时意大利喜歌剧的出现使意大利歌剧多了一大批忠实的簇拥,避免了意大利歌剧因审美形式单一走向灭绝,是意大利歌剧发展史的一大重要突破。

[1]张羽.浅谈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J].社科纵横,2007,22(2).

[2]李洁.浅谈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J].才智,2008(8).

[3]白雪娇.意大利歌剧繁荣发展的原因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周玲.意大利歌剧的兴起与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8-100.

J617.2

A

1007-0125(2016)11-0075-02

王越(1993-),女,汉,江苏滨海人,扬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