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全景视角记录下的秦腔传承策略

时间:2024-06-18

杨喃

【摘 要】文字记载借助纸质版载体可以长久保存,新媒体技术如全景技术的出现,在影视的领域营造了一个全新且全面的“剧场效应”,全景记录将会成为未来剧场记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全景视角;全景记录;秦腔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45-01

秦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喜闻乐见,愿意积极自发参与的曲艺形式。演员剧创演的过程是对秦腔艺术传承的过程,如何在新媒体和自媒体泛滥发展的时代继续传承秦腔的精髓和经典的程式,如何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林同时又大放异彩?这是重大而又严峻的任务。本文将从全景技术的视角,以秦腔“剧、创、演”为切入点来探析当代秦腔传承的策略。

一、全景视角纪录下的剧本创作展现

剧本的创作是一个现象与知识契合积累,是戏曲艺术最能体现创作者意图的核心环节,舞台表演是剧本创意的表现过程。借助文字载体系统全面记载,展现秦腔艺术规范性,保留一个时期戏曲艺术的尽可能多的成果。文字记载借助纸质版载体可以长久保存,补充舞台表演的瞬时性。正是由于古人保留下的剧本才使得当代戏曲表演者们有了更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史料。

古人乃至新媒体记载方式出现前,编剧们往往是借助着纸笔和刻板等方式保留创作,观众最终看到的是静态的且能引发人想象空间的文字成品,而新媒体技术如全景技术的出现,可以动态记载剧本从一个点子萌发,一群人思想碰撞,到逐渐成型跃然纸上尽可能全面动态的过程,比如创编一出新剧,用全景设备进行纪实记录,声音和画面同步记载,思想的交锋,群体或者独创者创作的精心过程的展现,能引发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关注,了解到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不易。

二、全景视角纪录下的舞台创作展现

秦腔戏曲艺术展现的是凝聚“精气神”的艺术,排练时,最初演员们所处环境是装满镜子便于矫正姿态的练功房,当剧目中的内容连句成篇,连篇成文,连文成剧时,再配合着装台工作人员装扮好的表演舞台,在舞台中进行带妆或不带妆的彩排。从练功房到舞台,曾经的记录方式可以是传统的平面视频或者摄影记载,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到演员表现,无法同一时间纵观全局,进而无法掌握整体的表现,这是传统记录方式的缺陷。全景视角的出现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并弥补视角缺憾。

如演员练功房彩排时,在演员周围设置好一个或多个全景摄像机,拍摄角度与被拍摄者平行,体现出平等的人文视角,色彩饱和度设置以环境光线为参照物,尽可能真实还原被摄现场气氛。采集师傅指导和学院练唱声音,用全景摄像机的收音装置进行拍摄过程中的同步收录,如果环境空旷或过于窄小,可以考虑配合录音笔或更加专业收音设备进行录制,实际上秦腔创作过程,全景摄像机本身强大的功能足够满足真实体现当时声画环境,鉴于不同拍摄应用,收音设备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再或者演员进行舞台彩排时,在舞台正中间和乐池边的正中间位置,设置两个全景摄像机,既可以近距离的收录舞台中的声画信息,还可以近距离记载舞台下导演组及指导老师的情况,老师们指导过程同步记载、演员们表演过程和艺术指导们传授经验的过程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既珍贵又罕见的画面,如果有机会记载和传播,可以实现人们了解艺术的愿望,也开辟了秦腔戏曲艺术传播的新渠道和新的内容亮点。

三、全景视角纪录下的舞台表演记录

秦腔艺术自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出现后,借助着电视直播、转播或者现场视频、照片的方式记录保存声画资料,秦腔艺术的传播格局局限在剧场面对面人际传播,这种剧场传播效应离开剧场营造的立体环境,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借助着网络媒体传播的独特属性,将信息打破重建处理,进行碎片化传播,用传统记录手段拍摄,不能全方位360度的记录现场,信息传播总有缺憾。

在剧场设立全景摄像机,解决了信息记录的技术缺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表演艺术精髓。演员表演细节,独特的舞美设置,唱段的完整记录,现场观众实时的互动表现,共同在全景摄像机帮助下,利用专业软件添加交互热区、漫游工具以及虚拟导视功能,解决了用户浏览时的盲目与不便,在影视的领域营造了一个全新且全面的“剧场效应”,全景记录将会成为未来剧场记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秦腔艺术发展,借助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调整着内容到形式的剧创演发展套路,不能舍弃传统媒体的记录传播方式,可以借鉴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全景记录的理念可以作为一种主流方式融入秦腔艺术的发展演变,使秦腔一直保持兄弟剧种的领军形象,从内容“剧、创、演”的创制表现到记录方式的革新,始终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前列,树立标杆形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地贡献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2.

[2]蔡田露.高俊强.360°全景技术与应用分析[J].现代测绘,2012(06).

作者简介:

杨 喃(198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艺术学硕士,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传媒系教师,研究方向:戏曲影视化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