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单簧管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的培养

时间:2024-06-18

李振奇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解析了单簧管的音乐魅力,然后细致讨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单簧管;单簧管教学;音乐表现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85-01

一、单簧管乐器的音乐魅力解析

单簧管又名黑管,源自古希腊,属木管乐器。单簧管的音色特点是华丽而音域宽阔、丰满而圆润,其演奏技法的特点是指法灵活且力度强弱的变化非常自由。由于单簧管在演奏过程中气息消耗量较小,所以在管弦乐队中的定位是独奏部分。单簧管作为一种高雅的西洋乐器,因其独特的音色和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在西方音乐史上一直倍受重视。

二、单簧管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良好的乐感是乐器演奏者必备的素质。乐器打造出了魅力音符这一声音艺术形象,在乐曲的演奏中能够将曲作者和演奏者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能够以音乐为桥梁达到以情共情的效果。作为单簧管演奏者来说,只有具有良好的乐感,才能在演奏中准确把握曲调,同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自然地融入表演中,增强演奏表现力。所以在单簧管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乐感培养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强化学生处理韵律和节奏两者之间关系的能力。优秀单簧管音乐演奏表现力的呈现,需演奏者具有较高的音乐综合素养,能够将演奏技巧与作品的布局设计以及乐感有机结合起来。为了能协调好技巧与乐感和作品布局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演奏者需要具备优秀的乐感和敏锐的听力,这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潜在特质。从音乐教学角度分析,单簧管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该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其较高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音乐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来对其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气质特征很好地挖掘出来。从世界音乐分析,东西方音乐交流融合,管乐器的演奏也和其他乐器表演一样,向着多元化演奏方向发展,并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单簧管演奏流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演奏特点进行针对性学习训练。

为了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对单簧管演奏的流派和各个流派的特征进行系统的认识;第二,要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细致的品鉴和分析,捕捉到学生演奏过程中的特质,进而找到学生具有哪个演奏流派的特征和潜能;第三,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演奏技能,让自己某一派的演奏技能臻于完美,给予某一演奏流派的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给其他流派的演奏模仿者以丰富的理论指导。此外,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教师在对学生潜能进行发掘的同时,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味各种演奏流派的特色,让学生自己来决定发展方向。

(三)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通常情况下,乐器演奏和歌曲演唱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前者是后者的烘托和映衬。对于单簧管乐器演奏者来说,如果能够了解歌曲的高潮部分、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更好的把握,能够获得更好的舞台表现力。此外,单簧管在管弦乐协奏的过程中,通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欣赏者会不自觉地跟随双簧管的演奏进行哼唱。如果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歌唱技能,一定能够以乐器代替歌喉完美表现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乐器演奏的感染力。

提升学生歌唱技能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把握作品的节奏和谋篇布局,能够让学生不跑调,并且了解高潮部分;二是让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体味和感知,让学生能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建议教师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深学生的音乐乐理知识,让学生对单簧管的音色有更细致的了解;二是拓宽学生的艺术鉴赏形式,除了基本的音乐赏析之外,要对学生进行美术和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熏陶,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三是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进行阅读和赏析,能够在演奏中将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升华,进而融入到自己的演奏活动之中;四是为学生提供电影赏析课,通过对不同的电影进行赏析,可以触动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细腻。与此同时,也可以对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到哪些乐器的哪种演奏方式能够宣泄或者抒发出哪类情感,最终有利于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及音乐表现力的增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簧管乐器在我国音乐领域占有主要地位,关于双簧管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演奏人才。为了提高学生在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教师还要对双簧管起源地的双簧管音乐教学进行细致研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

参考文献:

[1]曾光.探寻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05).

[2]赵新雨.单簧管曲《苏北调变奏曲》赏析[J].音乐时空,2014(14).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课题编号:HBWY2015_Y_G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