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时间:2024-06-18

【摘 要】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是非常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影,本文从角色设计、艺术表现、主题内涵等方面对两部该题材电影《鸟人》与《黑天鹅》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电影是如何借助影像、声音、蒙太奇、隐喻及象征等方式展现精神分裂者内心的挣扎和扭曲,从而揭示了人类无意识精神世界的复杂和深邃。

【关键词】精神分裂;电影艺术;隐喻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34-02

2015年初,随着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导演的电影《鸟人》凭借九项提名领跑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并最终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这是继娜塔莉·波特曼凭借《黑天鹅》摘得83届奥斯卡影后桂冠之后的精神分裂题材电影的又一次成功。

同样都是为了追求艺术完美而导致主人公精神分裂的故事,也同样都备受奥斯卡大奖的青睐和观众、影评人的瞩目,《鸟人》和《黑天鹅》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导演借助一个有精神缺陷的人作为电影的主人公(而非正常人),除了要满足戏剧冲突的需求,更多的是借助这个不完美的非正常的人物角色来表达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审视和凝思。

一、角色塑造:分裂者的裂变之路

对于《鸟人》和《黑天鹅》这两部影片来说,故事表层的线索都是主人公欲达到事业上的成功而付出一系列的努力,并且最终获得了演出成功的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深层的线索却是主人公行为和心理上由彷徨无助、挣扎、扭曲直至自我毁灭的逐渐变化过程。

(一)瑞根与妮娜。电影《鸟人》中的主人公瑞根和电影《黑天鹅》中的主人公妮娜,一个是电影、舞台剧演员,一个是舞蹈演员,这两个人都很努力很奋进,都是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但是在人物设定上还是有所差别的:瑞根有知名度,他是昔日英雄,虽然现在是个过气明星,但是他也曾成功过;妮娜是新人,没出演过什么角色,初登大舞台,她是未来之星。这在影片塑造的演员外形上也可以看出来,迈克尔基顿饰演的鸟人瑞根,他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点狂妄自大、为所欲为,又有点纵欲过度,比较疯狂的人;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黑天鹅妮娜,身形消瘦,思想单纯保守,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表情,虽然有美貌,但是令男人没有“性”趣。

(二)“鸟人”与“黑天鹅”。“鸟人”和“黑天鹅”不仅仅是影片戏中的一个角色,也是主人公的第二重人格。

“鸟人”是瑞根饰演的好莱坞经典科幻电影的主角,是观众们心中的超级英雄。同时,“鸟人”的另一层含义也指向了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伊卡洛斯(伊卡洛斯和他父亲代达罗斯用蜡和羽毛做成的翅膀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太阳融化了蜡粘合成的翅膀,最后掉到海里淹死了)。伊卡洛斯可以说是不顾一切追求梦想的理想主义代表,电影《鸟人》的主人公瑞根也是这样一个极度的理想主义者。

“天鹅”这个形象比较复杂,它既可以是纯洁的永恒爱情的象征,也是肉欲的化身(希腊神话里,众神之神宙斯看上了人间的少女丽达,便化作天鹅与其交配)。而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与“白天鹅”恰好是邪恶妖艳与神圣纯洁的代表,而一人分饰两角的舞蹈演员必须同时具备纯洁与妖艳的特质才能胜任“天鹅皇后”这一重任。

(三)精神分裂因素。如果说瑞根是虚荣心的斗争引发了精神分裂,那妮娜就是功利心引发的精神分裂。是将命运中的痛苦向外转化成艺术激情,还是将来自外界的创伤向内转化成精神自残,这是影片主人公需要跨过的一道坎。

瑞根的压力来自所有人,他想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可惜,他的制片人只想着排戏捞钱,记者观众只关注他的八卦,迈克看不起他说他是没演技的过气影星,前妻认为他分不清爱和崇拜的区别,女儿怒斥他不是在做艺术只是害怕自己变得不重要罢了,就连还未看过他的舞台剧的剧评人都扬言要毁了他的剧……

妮娜的压力来源,一个是来自对“天鹅皇后”这一角色的压力,另一个是来自母亲的爱的压力。芭蕾舞主角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妮娜迫切地想要获得成功,想获得她的上司、舞蹈同伴以及母亲的认可,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妮娜有些神经质的母亲的病态管束,也是造成妮娜性格孤僻、敏感脆弱甚至精神分裂的很大原因。

二、艺术表现:电影语言与符号之美

影片中瑞根和妮娜的行为举止都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分裂迹象。瑞根的精神分裂是自知的,他对自己幻想出来的飞鸟侠这个具象化的跟随者早已习惯。飞鸟侠的分裂人格伴随瑞根的时日已久,影片中自始至终都穿插着大量瑞根和它直接的对话争吵。很多正常人在有压力的时候也喜欢自言自语、和空气对话,这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尽管它的存在是如此的合乎情理,但是导演却要一遍一遍提醒观众,瑞根的这种状况只是幻听、幻视,是一种妄想,是不正常的。

妮娜的精神分裂是不自知的,她对自己产生的幻觉是不能接受的。电影开头有一个场景,在昏暗的过道里妮娜把迎面走来的女人误认成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不禁吃了一惊。导演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一种信息,妮娜视角下的人与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观众仔细看影片,就会发现导演的许多暗示,这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元素就是镜子(或镜像)。《黑天鹅》电影里出现了很多镜子,它们不仅是影片的重要道具,也是意象表现的重要手段。妮娜在镜子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或者丽莉,实际是分裂的妮娜自身。这是一种间接表现,跟《鸟人》正相反。

不管是“鸟人”还是“黑天鹅”,二者都有一双被外化了的翅膀,想要冲破自我的束缚,都有一定的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鸟人》的导演赋予了瑞根两个“超能力”:控制物体移动和腾空飞翔。瑞根的“超能力”可以隔空取物或是扔东西发泄,可以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上空尽情地飞翔,却始终无法摆脱来自飞鸟侠的言语诱惑。当瑞根的愤懑压抑无处排解时,飞鸟侠的声音便会出现在耳边,这个声音其实来自瑞根的内心,飞鸟侠即是他贪慕虚荣的另一面人格。

而《黑天鹅》里这种超现实的元素则是采用惊悚片中比较惯常的手法来表现的,比如在伤口中拔出黑色的羽毛、变成鹅掌的脚趾、女主角分裂人格打斗中变红的眼珠、突然伸长的脖子以及向前折断的双腿等等。不过《黑天鹅》里非常出彩的一场戏是,妮娜误以为杀死了欲加害自己的丽莉之后登台表演的那段黑天鹅的舞蹈,妮娜双臂的皮肤渐渐有黑色的羽刺长出,在32个“挥鞭转”时,黑色的羽毛越长越密,终于在舞蹈结束时,妮娜以一副颀长而丰满的黑色羽翼谢幕了。

三、主题隐喻:理想主义者的生死考验

两部影片都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影片结尾虽没有明确宣告主人公的死亡,然而生与死对于这两位理想主义者来说,后者才是最好的选择。

两位主人公终是一死,但传递的思想却并不一样。《鸟人》是赤裸裸的批判和讽刺,批判的是世俗将功利价值置于艺术理想之上的衡量标准,讽刺的是媒体大众对庸俗的追捧,完全丧失了艺术欣赏力。导演赋予瑞根的“超能力”不仅是主人公虚荣心外化的表现,“飞鸟侠”这个存在也隐喻了商业文化垃圾的狂妄自大与自欺欺人。如果说《鸟人》讲的是一个演员寻找存在感和自我认知的过程,那么这个人的结局就是存在感的坍塌和自我毁灭。而《黑天鹅》讲述的则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通过伤痛由自我禁锢到自我解放,各种欲望和恶念喷薄而出,由此我们才窥探到了人性的脆弱以及复杂多变。这个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阐释和升华了生命本身赋予人的无限张力,“本我”和“超我”的斗争,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只有认清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遗憾的是,妮娜获得的也只是对于完美追求的自我麻痹,最终落了一个自我毁灭的下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题材如此相似的两部电影,《鸟人》与《黑天鹅》却能够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和深刻反思,确实是电影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韩振璐,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创作方向研究生。

x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