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马斐斐 常盛华
[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河南省财政收入状况进行研究,对实现其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主要分析河南省财政收入现状以及增长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梳理影响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求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从而促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的中原更加出彩。
[关键词]河南省;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023
1 引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南省经济增长经历“高速”到“中高度”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河南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财政支出则呈高速增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正确认识河南省财政收入现状,剖析影响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的原因,积极寻找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对于缓解河南财政收支矛盾、保持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河南省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2.1 财政收入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速波动较大
河南省2014—2018年财政收入总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突破5000亿元,2018年达到5875.82亿元;2014—2018年年均环比增速为9.51%,较2009—2013年下降了5.2%,尤其2016年增速最低,仅为6.32%,2017—2018年增速略有回升。
2.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持续增加,增速放缓
2009—2018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持续增加,2018年达到3766.02亿元,2014—2018年年均环比增速为8.79%,较2009—2013年下降9.78%,2016年环比增长速度降至4.56%,虽2017—2018年有所回升,相比2009—2013年依然较低。
2.3 税收总量增加,增速有所下滑
河南省税收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有所下降,2014—2018年年均增速为7.56%,较2009—2013年下降10.6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64%,较2009—2013年下降了3.36%。而非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非税收收入均占比为30.33%,较2009—2013年上升3.33%。
3 河南省财政收入增长中存在的不足
3.1 税收结构不合理
目前河南省产业改造升级成效初显,工业企业效益得以体现,同时以金融、物流和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河南省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相对不足。河南省第二产业税收比重呈下降态势,2018年占比为38.59%,较2014年下降了5.36%,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38%,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呈上升趋势,2018年为61.81%,较2014年增加了5.27%,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34%,然而同期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0%,低于税收贡献率,表明其税收负担较重。
3.2 地方财政收入体系不完善
2014—2018年各级税收平均增速较2009—2013年有所下降,其中省级平均增速为9.24%,较2009—2013年降幅最大,下降了1.39%;从其占比情况来看,省级税收平均占比下降幅度明显,较2009—2013年下降1.06%。
“营改增”之前,营业税作为地税收入直接纳入地方财政,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而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使地方财政主体税种缺失。以2018年为例,作为省级税收的主要来源,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合计占比为91.93%;增值税、契税是市级税收的重要来源;县级税收的主要来源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而乡镇级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表明政府层级越低,税收收入对与土地有关的税种依赖越来越大。
3.3 财政收支不均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税收增速与企业利润率一同下滑,这使得地方政府的收支矛盾更为突出。2010—2018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总量均呈上升态势。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高于收入,且两者差距逐步扩大。河南省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缓解河南省财政收支压力有很大帮助,也表明河南财政收支不均衡现象加剧。比如2018 年,中央财政对河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高达4260.3 亿元,较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多494.28 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46.22%,虽然有效缓解了河南自有财力的压力,但增加了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
4 影响河南省财政收入质量的原因分析
4.1 经济增速放缓
GDP的增加可有效促进税收的增长,两者间良性互动。自2014年河南省GDP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时期,2014—2018年河南省GDP年均增速為8.33%,并持续放缓,同期税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相同趋势。
4.2 产业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8年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为8.9∶45.9∶45.2,其中第二产业构成高于全国(40.7%)5.2%;而第三产业构成则低于全国(52.2%)7%。
税收主要来自第二、第三产业,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其农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农业税废除后,农业产值对税收的贡献锐减。虽然河南省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其上游产业占比高,对税收贡献较小。而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特别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对税收贡献较大的产业占比偏低,导致其对税收的贡献度较低,成为制约河南税收收入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4.3 财税制度不科学
“营改增”后,以往构成地方税主要税种的营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增值税分配比例由75∶25调至50∶50,地方财政分享比例得以提高,补充地方财政收入的缺口。
由增值税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可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如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征收更多的增值税,再以政策补贴的形式返还给企业,上述做法固然可以发展地方经济,但会致使地方政府采用扩大增值税优惠税率等不正当竞争,从而损失税收。
5 河南省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的建议
5.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税收结构
5.1.1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第三产业税收贡献高于第二产业,表明第三产业纳税能力更强。为此要大力发展能够为制造业提供良好支撑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生产服务业;此外还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逐步降低税收对高投资产业的依赖,提升消费型税收。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支点,依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契机,打通延伸产业链,深度释放“营改增”政策红利,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5.1.2 建立合理的税收机制,公平税负
第一,增强税收体制改革力度,尤其要完善地方税收体制,强化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首先要制定科学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税收指标;其次要积极响应国家税收改革政策,税收体制应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能够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最后要利用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则会有利于税源结构的调整。
第二,要持续优化税源结构,提高税收质量。对纳税人实施区别对待,鼓励主导产业和特色企业,尤其是税收贡献高的大企业加快发展;利用省内优质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税源,逐步淘汰仅享有税收优惠政策而不踏实经营的企业。
5.2 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河南省应建立以税收为主、以上级转移支付為辅、以非税收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增值税分享比例调整为50∶50,是顺应当前现实的需要之举,而非长远之策。
另外,随着河南省全面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调整房地产市场,未来与土地有关的税收有可能大幅下降。 因此,新地方主体税种培育刻不容缓,并且应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增设新税种以完善现有税种。
由于非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间相关性不大,并且国家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应制定并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非税收入应依法依规征收,杜绝多收滥收,严厉禁止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
5.3 构建财政收支平衡,确保预算资金高效使用
首先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打实硬碰硬地压减“三公”经费,腾出的资金用于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其次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构建并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确保绩效目标的有效实现;最后要实现预算执行进程的绩效监督,对于无效低效的果断予以取消,对于绩效较差则扣减其经费预算,实行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
6 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存在税收结构不合理、地方财政收入体系不完善、财政收入与支出矛盾加大等不足,为促使河南省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需要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以及着力构建财政收支平衡,确保预算资金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雪芬.地方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3):24-26.
[2]姜昕等.新常态下辽宁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9(26):34-35.
[3]陈颂东.经济新常态下河南财政收入增长研究[J].财税经济研究,2018(3):89-95.
[4]曹静.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知识经济,2017(13):68-69.
[5]扶文武.长沙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统计,2015(7):20-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