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编

时间:2024-06-18

黄世智(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戏剧影视艺术系,陕西 西安 710122)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编

黄世智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戏剧影视艺术系,陕西 西安 710122)

【摘 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被改编演出,但这些改编都是在中国传统戏曲范围内进行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在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上演出的话剧《牡丹亭》是在戏剧史上第二次把该剧改编成话剧进行演出。这次演出的导演是由三人组成的导演组,演员阵容庞大,舞台美术华丽,编导对结尾也作了悲剧性处理。这是对《牡丹亭》进行了一次戏剧形态和戏剧美学转换的尝试。因此,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在该剧的改编和演出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关键词】《牡丹亭》;校园戏剧;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戏剧改编;戏剧社团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之后,该剧在文人之间争相传诵,艺人们也纷纷演出。但《牡丹亭》不适合舞台演出,艺人们都想改动后再演。汤显祖却不容艺人们对《牡丹亭》作任何字句的改动。汤显祖去世后,《牡丹亭》的每一种刻本每一次演出都在不同程度上是被修改过的。因此,今天无法见到汤氏原本。《牡丹亭》传世刻本不下30种(一说不下50种)①,还有不少名人(沈璟、吕玉绳、臧懋循和冯梦龙等)改订本和清中叶舞台流行的大量折子戏。当今人们所见到的最流行的版本是万历年间石林居士序刻本。此本的原序写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距汤显祖去世仅隔一年。这个版本是现有的最接近原本的本子。但400多年来,《牡丹亭》无论怎么被改编,大都还是在中国传统戏曲范围内进行的,包括21世纪初影响较大的白先勇等人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据笔者了解,把《牡丹亭》改编成话剧的只有一次,就是胡一飞编导的青春话剧《牡丹亭》。该剧分别于2011年6月和9月在北京市繁星戏剧村和德云社进行过多场演出。但笔者只见到一篇关于这次演出的会议发言稿②,没有见到任何媒体的相关评论。因此,笔者认为,2013年11月1日,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在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上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在该剧的改编和演出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以下简称话剧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主要是改编一些经典戏剧进行演出。他们改编演出的经典剧目除了孟京辉戏剧[1]之外,曾经公演过的剧目主要有《茶馆》(2006年12月6日,北校区模拟法庭;12月9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雷雨》(2008 年12月16日,北校区模拟法庭;12月17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倾城之恋》(2010年12月22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导演:张炜烨、李力、胡守鑫、韩紫薇;2012年5月24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导演:毛毛、都蒙)、《暗恋桃花源》(2011年5月9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导演:张炜烨、胡守鑫)、《阮玲玉》(2014年5月11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导演:陈佳歆、王凯萌、朱桐)和《喜剧的忧伤》(2015 年6月27日,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导演:张壮)(文中使用的部分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资料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9级本科生张鹏鹏提供)。2013年11月1日晚,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西北政法大学分赛场的演出在西北政法大学北校区大礼堂举行。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了话剧《牡丹亭》。该剧由韩紫薇改编,朱桐、张壮、陈佳歆导演,获得多个奖项。11月21日,该剧又在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第四届西北政法大学影视文化节话剧展演,在校内外都受到了广泛好评。我们组织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学生观看了这两场演出,并为此专门召开了研讨会。下面,我们主要从《牡丹亭》改编的角度谈谈这次演出的价值和意义。

一、韩紫微的剧本

话剧《牡丹亭》的编剧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韩紫微。《牡丹亭》的通行本有55出,韩紫微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压缩后,把它创造性地改编成了一部9幕15场话剧。这9幕分别为:闺塾、惊梦、写真、赠真、冥婚、回生、遇母、硬拷和复死。除了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压缩外,韩紫微这次对《牡丹亭》剧本的改编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这次改编是在《牡丹亭》的改编史上第二次把该剧改编成话剧。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牡丹亭》不仅把戏曲改编成了话剧,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欣赏戏曲的全新审美感受。这是对《牡丹亭》进行了戏剧形态的转换,也是戏剧美学的转换。这种改编是一种接近原创的改编,也是这次改编最大的贡献。

其次,话剧《牡丹亭》在故事情节上对原著进行了较大改动。原剧的开头是杜宝为了教育女儿请陈最良当老师。话剧《牡丹亭》开头则是杜丽娘死后进入阎王殿,而后回溯交代她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这样既巧妙地交代了剧情,又为她复活后的故事情节发展作了铺垫,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曲折生动。作者显然是想把原著常用的戏曲线性叙事结构改为话剧常用的锁闭式结构。只是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不过,这种叙事结构还是值得肯定的。韩紫微对《牡丹亭》的结尾作了悲剧的处理,柳梦梅与杜丽娘双双殉情而死。这是对原剧情节内容的最明显改变。这种改动不仅仅是为了改变传统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戏剧模式,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作者努力把正剧改为悲剧,想在该剧中注入更多的现代性因素。

再次,话剧《牡丹亭》的语言、特别是对白也值得肯定。要将《牡丹亭》用现代白话表现出来又不失古典韵味十分困难。但韩紫微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她采取的一种策略是,剧中的旁白使用接近文言的书面语言,对白使用的是口语化的现代白话。在排演过程中当然会根据导演和演员的要求有所改动,但编剧的这种策略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剧本中一些配角的台词与角色性格的契合程度也很高。这使得话剧《牡丹亭》在一定程度上既保留了原著的古典韵味,又被演绎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话剧。

总之,相对于原著,话剧《牡丹亭》的剧本以崔柳二人的爱情为主要内容,以情与理的冲突为线索,把原来的线性结构改为板块结构,使该剧内容集中,场面紧凑,结构均衡。剧本对白口语化,人物形象具有现代色彩,而且把正剧改为了悲剧。这些都是这个剧本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话剧《牡丹亭》的剧本相对于原著,也有其明显缺陷。相对于原著,话剧《牡丹亭》原创的内容不多,剧情的发展变化也基本上遵循了原著的内容。特别是剧本中的一些对白像是按照原著翻译过来的。从戏剧冲突来看,剧本的前半部分矛盾冲突不明显。陈最良是前半部的关键人物,但编剧对于陈最良的刻画与对春香的刻画比例失调。陈最良的形象没有立起来。剧本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场幕太多,情节衔接得不紧凑,没有将几幕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剧本,如果遇到好的导演,也许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但如果导演没有经验,排得不好,就会让观众感觉到整部戏像是由几个零散的片段拼凑起来的。编剧如果能在深入研究原著与细致地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再改一改,作品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可能会好一些。剧本中的一些以搞笑为目的的台词显然是为了取悦观众,这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完整性。话剧没有了戏曲的表现方法和诗词意蕴,容易失去原著的古典韵味。对白中若多保留一些古色古香的文言色彩和话本味儿,也许会产生更好的戏剧意境。

二、三位导演

话剧《牡丹亭》是对一部古典名剧的重新演绎,演员阵容庞大,对舞台美术要求很高。因此,它的演出难度比话剧社以往演出的任何剧目都要大。但这部戏不仅是对经典戏剧的重新阐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原创剧目,把它搬上舞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话剧社的社员们下定决心在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上公演这部戏。剧本的编创由韩紫微一个人负责,导演工作则由朱桐、张壮和陈佳歆三人组成的导演组一起分工排练。演员的选取经过多次反复,本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南山剧社也全力支持,但还是满足不了演出需要,很多演员都需要扮演多个角色。有的社员建议导演请校外的职业演员来演主角,但三位导演相信学生演员们自身的功底,没有请校外的职业演员。不过他们最后听取韩紫微的建议,请了本校的一对孪生姐妹刘乐楠和刘琪榕一起饰演杜丽娘这一角色。公演的结果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三位导演在排戏过程中,虽然都力求风格统一和演出形象的完整性。但他们在排戏过程中又都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陈佳歆排戏时爱表达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这对于重新诠释《牡丹亭》这部经典戏剧具有积极意义。朱桐排戏时喜欢让演员顺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走,这种方法容易让每个演员的个性和创造力都发挥出来。张壮在剧中饰演判官的角色。所以,他排戏时总是自己先示范,然后让演员模仿。从他们分别负责的场幕来看,效果都不错。但从全剧总体演出形象来看,张壮在导演组中所起的作用相对大一些。

看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观众都会对众花神表演的场面留下深刻的印象。出于剧情需要,也是为了使该戏更具观赏性,话剧《牡丹亭》导演组决定使用8个花神。但由于两次演出的舞台空间都较小,没有取得预想的演出效果。不过在剧中加入一段《画中仙》的舞蹈,却取得了预料之外的效果。这个舞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部戏的观赏性,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剧情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导演和演员们都十分认真刻苦地进行排练。但导演组的导演们对于这部高难度的古装戏全剧的掌控力还是略显不足。由于他们各自的导演风格不同,再加上《牡丹亭》场幕较多,换场有时不顺利,使得整部戏舞台形象的完整性和有机性受到破坏。该戏公演后给观众留下一种“散”的感觉。导演们在一些演出细节上也处理得不到位。如剧中人物的姿态、礼节和台词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演员一些过分夸张的表演虽然博得观众的笑声,但却破坏了剧情的发展。

三、几位演员的表演

话剧表演与戏曲表演对演员的要求有着根本区别。相对于戏曲的程式化表演,话剧表演要求生活化,其性格化要求也高于戏曲。因此,话剧《牡丹亭》的演出对于这些大学生业余演员来说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但演员们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叙述剧情的水平上,他们都力求通过自己的表演诠释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

剧中杜丽娘由一对双胞胎姐妹刘乐楠和刘琪榕(后者饰演梦境中的杜丽娘)同时扮演。这是话剧《牡丹亭》最吸引观众的看点之一。韩紫微在剧本中所塑造的杜丽娘形象知书达理、温婉可人,但对爱情又特别执着。刘乐楠和刘琪榕基本上是按照编导的要求塑造杜丽娘形象。其中最有新意的一段表演是杜丽娘和柳梦梅在一起用舞蹈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相对于原著,话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增加了几分聪慧与机智。但是原著中杜丽娘身上的叛逆性格与苦闷情绪没有表现出来。柳梦梅(翟开元饰)这个角色是全剧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翟开元具有近似职业演员的表演能力,他很入戏地把柳梦梅的痴情表现得很到位。白先勇评论《牡丹亭》时说:“情是《牡丹亭》的灵魂,这里的情已经到了‘至’,可以超越生死,感动地狱,打破礼教,到了‘情可以胜礼’的地步。《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梦》,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2]由此可见,翟开元的表演抓住了人物和作品的本质特征。他与刘乐楠和刘琪榕姐妹二人配合得也很好。三人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从萌生到殉情的过程演绎得丝丝入扣,每个细节都表演得真实感人。

春香(唐胥华饰)聪明伶俐、活泼外向,这一点与原著相似。但与原著不同的是,话剧《牡丹亭》中春香的戏份有点大,再加上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有点抢戏的味道,让观众感觉到这个角色有点喧宾夺主。不过春香这个角色的演员选得很好。唐胥华的性格与春香相似,表演也很到位。她的表演算是这次演出中较典型的本色表演了。特别是在春香闹学这个情节中,唐胥华用自己的眼神与表情把春香的调皮和率真从内而外地表现出来。而且,通过春香的性格言行的陪衬,春香的俏皮和陈最良(黄博饰)的迂腐被很好地表现出来,杜丽娘也显得更为高贵优雅,仪态万方。唐胥华塑造的春香形象无疑增加了话剧《牡丹亭》的戏剧冲突、喜剧效果和艺术价值。因此,大部分观众都对春香留下了深刻印象。戏中较有特点的表演还有张壮的表演。他在戏中饰演判官。他把判官在见到杜丽娘之后的同情与怜悯很逼真地表现出来,让人觉得判官老爷也是那么可爱。像话剧《牡丹亭》的编导和演员这样塑造出来的判官形象是很少见的。

黄博饰演陈最良。但他在舞台上总是显得有点拘谨,语言和动作也缺乏节奏感。他没有把陈最良作为一个儒生所应该具有的思想性格特征表现出来。陈最良应该是一个沉稳的长者。但黄博在台上一直有点急躁,轮到他的戏时,他总是赶紧把台词说完,而忽视了台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与相应的细节性动作。观众所看到的陈最良就是一个和学生拉来扯去还辩论不过学生的迂腐老师形象。他也没有把陈最良作为一个老者的形象演好。即使他化了妆,在台下观众看来,陈最良仍然不过是一个弯腰驼背的青年。戏中道士(刘鑫饰)的形象太世俗化,没有出世的化外之人应有的飘逸感。

四、“华丽”的舞台美术

话剧《牡丹亭》的改编除了受到《哈姆雷特1990》的影响外,主要是受到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影响。因此,好看、华丽成为该剧全体演职员的共同追求。其中舞台美术在实现他们的这一目的时起到很大作用。

剧中的布景比较简单,主要是一幅贴有牡丹花的浅色布幔。但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都做到了一个业余剧社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比如春香,她妆容清秀,浅绿色的服装像清莲般淡雅脱俗。而且她的这种服装和化妆与她的性格和表演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艺术效果很好。其他角色的服装主色调也基本上都是白色、粉色与灰色等浅色。在不断变换的灯光照映下,整个舞台看上去亮丽、细致而淡雅,确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剧中使用的道具并不多,主要是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和为演员表演提供支撑点而作的简单修饰与装点。这样不仅没有杂乱之感,而且显得真实而美观。话剧社的这种做法也是借鉴戏曲舞台美术,特别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经验。这一切精心的舞美设计,再加上具有古典风格的背景音乐,确实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唯美的追求,达到了他们想达到的艺术效果。因此,相对于话剧社以前演出的剧目和校园剧社的演出条件来说,话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确实称得上华丽好看。但这次演出出问题最多的也是舞美方面。

单一的布幔做布景略显单调。剧中演员的服装总体上给观众一种过于华丽的感觉。杜丽娘的妆容太浓太艳。红色的眼影、腮红,再加上一身红色的衣服,容易让观众联想到青楼女子的香艳,缺少十六七岁少女应有的清纯。判官穿的服装也缺乏真实感。用来配合演出介绍背景使用的多媒体上的内容有时与舞台上的剧情脱节。灯光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众花神出场时,本来应该用单一淡雅的灯光来呈现这个场面,但灯光师却把红、黄、紫各色灯都打开了。暗场抢景时使用的背景音乐也没有仔细选择,一些观众说效果不好。

五、余论

在中国当代戏剧领域中,名剧不活的情况十分严重。古代剧作家们虽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曾在舞台上轰动一时、家喻户晓的名剧,今天却因时代的变化而接近销声匿迹。因此,我们有责任把一些古典名剧重新搬上舞台。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人们的欣赏习惯、戏剧演出的方式方法均在大幅度地变化。我们今日既需要科学研究性质的完全按原本的演出,又需要规模大得多、广泛得多的供一般观众欣赏的改编演出”[3](p45)。通过改编的方法让古代剧作家心血凝成的艺术结晶在舞台上重新焕发光彩是当今戏剧界的责任。无论多么优秀的剧作,都要通过无数次的舞台搬演才能实现其剧作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只有经过不同导演对主题不同角度的解读,不同演员对角色不同层面的诠释,这些戏剧经典才更能彰显其生命力;其价值要借助舞台演出,通过当代观众的审美体验才能得以实现。

《牡丹亭》自诞生以来,虽然一直没有离开舞台。但像许多传统戏曲名剧一样,如今了解该剧、喜欢该剧的人越来越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其戏曲样式不受当今青少年的欢迎。许多戏剧界有志之士都在努力使它在舞台上重放光彩,方法之一就是改编。《牡丹亭》的传播史就是一部不断适应舞台演出的历史,也是一部被不断改编的历史。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的话剧《牡丹亭》就是在原著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不过该剧与原著的思想观念、人物形象、表现手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差异很大。话剧《牡丹亭》使观众由欣赏剧本的故事情节,转到欣赏舞台表演艺术;由欣赏“曲”的抒情性特征,转到欣赏“剧”的叙事性特征;由关注剧作家的原创情结,转到关注导演和演员二度创作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说话剧《牡丹亭》是一部接近原创的话剧。我们套用一位戏剧学者评价折子戏对于《牡丹亭》的改编成就时的话来评价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的这次演出,话剧《牡丹亭》的这次演出“发展和丰富了原作的思想性……适当的剪裁增删使内容更为概括紧凑……大段加工,在形象化、通俗化上下功夫……重视穿插和下场的处理,化板滞为生动”[4](p179-184)。一个高校业余剧社有这样的气魄,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难能可贵。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戏剧艺术的希望,传统戏曲的希望。

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这次话剧《牡丹亭》的演出和其他戏剧演出活动,不仅有利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演职员和大学生观众的人文素质,也为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实践平台。话剧社这次话剧《牡丹亭》的演出是《牡丹亭》演出史和传播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话剧《牡丹亭》的演出和其他戏剧演出活动也是中国当代校园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业余演剧活动不仅仅是文化娱乐活动,也是戏剧教育。校园戏剧不仅可以培养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和演员等专业人才,也可以培养大批观众,这有利于戏剧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支持校园戏剧活动。我们盼望着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办得越来越好,能成功地演出更多的经典剧目,更希望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能走出校园公演自己的原创剧目。

注释:

①《牡丹亭》传世刻本不下50种说见郭英德:《牡丹亭现存明清版本叙录》,载于《戏曲研究》第71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8页。不下30种说见吴书荫校点本《牡丹亭》的《校勘记》第158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薛静文撰写的发言稿《至情至性杜丽娘,美轮美奂〈牡丹亭〉: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载于《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黄世智.论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兼及孟京辉戏剧[J].戏剧之家,2015(8):7-10+13.

[2]付小悦.看我们后院的牡丹有多美——青春版《牡丹亭》北大演出之际访白先勇[N].光明日报,2005-04-08.

[3]夏写时.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J].戏剧艺术,1983(1).

[4]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刘鑫.我的道士生涯——评我参演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话剧《牡丹亭》[EB/OL].光影故事的博客.http:// huangshizhi05.blog.163.com/,2013-12-27/2016-1-9.

[7]贾秋宇.张汤登上话剧舞台——评南山剧社演出的汉吏张汤[J].戏剧之家,2015,(14):31-32.

[8]王翎,罗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2,(2):18-19.

[9]李明瑛,周国栋,李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陕西校园戏剧活动发展回眸[J].当代戏剧,2011,(5):22-24.

[10]何欣.让秦腔飞扬起来[EB/OL].黄世智的博客.http:// blog.sina.com.cn/huangshizhi05/,2011-10-29/2016-1-9.

[11]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12-134.

[12]李江.抗战时期桂林戏剧社团的演进及其贡献[J].重庆社会科学,2012,(6):114-120.

[13]吕效平.戏曲本质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9-302.

[14]甄亮,甄业.发展秦腔重在统筹资源及优化生态[J].当代戏剧,2009,(3):4-7.

[15]黄珞,吴胤君.广播戏剧影视类专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简论[J].新闻知识,2015(1):81-82.

[16]张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2-124.

黄世智(1966-),男,河南省潢川县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讲师,戏剧戏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话剧史论及中国电影史论。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0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