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武侠文化对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4-06-18

冯彦蓉,薛 雯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武侠文化对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影响

冯彦蓉1,薛 雯2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武侠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吸取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内涵之上形成的武术侠客文化。武侠文化对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影响从《火烧红莲寺》蔓延到《卧虎藏龙》,不仅是中国商业电影的取材主题,更是中国商业电影成功的民族灵魂与文化价值。

武侠;文化;商业电影

武侠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大众文化,也是全球华人界中非常流行的中华文化。从历史深度来说,武侠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范围广度来说,武侠文化在文学创作、电影题材,以及网络游戏等各方面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电影制作者等文化人的灵感源泉与素材集合。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影片一共有18部,是中国商业电影史上一部规模宏大的武侠电影,影片一经上映就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国商业电影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火烧红莲寺》这部影片的成功原因归结于商业和电影两个方面。从商业角度讲,《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董克毅通过学习西方电影拍摄技巧,再结合自己的创作,对电影中的场景与打斗画面进行出神入化的创作与拍摄,使得演员可以在电影中凌空飞来飞去,并且多了像“分身”之类的特技效果,而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用“接顶”等方式搭建了完美的布景,使得电影的整体效果更加玄幻精美;从电影角度讲,《火烧红莲寺》延续小说的主旨,影片通过侠士们互相帮助,与恶势力积极抗争的情节宣传中国的侠客精神,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对这些侠客的敬佩与感激之情,对侠客身份的崇拜和对侠客精神的认同正是电影博得观众喜爱的真正原因,也是武侠文化影响下商业电影的文化选择。

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商业电影对武侠文化的传承与依赖甚至让人惊讶,中国商业大片的兴起与繁荣都深受武侠文化的影响。以张艺谋和李安导演为例,从《英雄》到《卧虎藏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成就与不足。

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被称为中国大片时代的里程碑作品,影片全球票房达到1.77亿美元,实现了中国商业电影的高票房追求,但是却叫座不叫好,影片因剧情残缺和文化内涵的遗失而引发电影人对商业电影制作的反思。《英雄》由李连杰、梁朝伟等主演,演员阵容甚是强大,场景华丽,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商业电影对视觉效果的高追求。但是除了这些华丽的场面之外,电影的剧情过于单薄,不足以撑起整部影片的精神内涵,而且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示,看似悲剧的电影却显得甚是平淡,没有通过宏大的场景把这种悲剧的气氛进行烘托,也没有展示出导演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让整部影片缺乏内容支撑。

从《火烧红莲寺》对神力的应用到《英雄》对数字特效的偏爱,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在一步一步探索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卧虎藏龙》是这段探索之路上不可否认的成功之作。

《卧虎藏龙》由李安导演,电影讲述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影片凭借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世界电影的领奖台上获得多项荣誉。时光网有评论指出,《卧虎藏龙》的成功不仅在于导演李安通过影片呈现了多少中国元素,更在于他是通过怎么样的表现方式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这种中国文化。[1]影片男主李慕白的侠义形象让外国受众感受到他的东方气质,并且从他身上看到中国的传统礼教观念,而李慕白和俞秀莲这对恋人的感情发展更是西方柏拉图式爱情的再现。影片中罗小虎和玉娇龙这对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更符合西方人的爱情观,而且玉娇龙与李慕白的武术打斗隐射出的是西方自由主义与东方传统礼教观念的碰撞,在影片外即是中西方文化的明显差异。李安导演正是在影片剧情和人物形象的安排中用中国武侠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展示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外国受众更能理解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且接受这种文化差异。《火烧红莲寺》掀起的武侠动作电影给中国当代商业电影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武侠文化成为推动中国商业电影成功的文化基石。在中国商业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中,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类型与电影制作的影响不可忽视,也将在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与全球化道路上继续发挥巨大影响。

[1]时光网.电影世界杯:100部载入影史的非英语电影[M].http://news.mtime.com/2010/06/24/1435072-10.html.

[2]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虞吉.中国电影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J905

A

1007-0125(2015)11-0106-01

冯彦蓉(1990-),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薛 雯(1971-),女,江苏苏州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与文化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