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微课程开发及应用研究

时间:2024-06-18

王智博,王 永,贾彦丽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基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微课程开发及应用研究

王智博,王 永,贾彦丽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本课题运用微课程理念,从学生学的角度和服务于日益复杂的教学情境出发,基于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发《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的微课程,从而优化课本知识及课后习题的呈现方式,并突破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的局限,将课堂的讲、学、做、练推广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微端,建立一个随时随地的微学习环境,以促进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扩展和完善,最终在教学方式上产生新的突破。

微课程;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多媒体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这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最终为教学的信息化课堂添彩。本文借助微课程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针对我校《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进行研究。

二、基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

(一)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原则。高职教育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高职教育微课程不同于本科教育的视频公开课,虽然两者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教育意义,但高职教育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实训环节制作的教学视频。二是目的性原则,高职教育微课程可以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个抽象概念而设置,也可以是为了围绕某个知识点解决一道习题,或者是为了验证某个结论而进行的实验实训而开发。制作微课程切忌没有重点,缺乏目的性。三是趣味性原则,微课程在强调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内容相对完整的同时,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讲解的生动性,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否则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微课程也具有吸引力。四是应用性原则,高职教育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最终目的是答疑解惑、是应用,是让学习者受益,这就要求在设计开发微课程时务必做到短小精悍、简明扼要,适合网络传播、适合在线流畅观看、方便学习者下载等。

(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微课程的内容选取。《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标是掌握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绘制单、双代号及时标网络图,并进行单、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进行简单、双代号网络图的优化,依据《施工规范》和具体工程选定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选择恰当的施工组织形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能正确绘制主要材料供应计划等表格;结合全国公路养护、施工及全国重点工程施工组织案例、录像,会进行一般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结合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列出《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微课程需要制作的几种情况:1.重要的概念,专业术语。新课程的概念及专业术语对刚接触此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概念不清,术语无法界定对以后课程内容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做出重点讲解微课程,比如单双代号网络图,横道图,关键线路,流水节拍等。2.课程中重要的施工组织原则、原理。贯穿整个课程的基本原则和原理要做成微课程,这是课程的主线、核心,应重点突出,加以强调,比如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关键路线确定的原则,流水作业的原理等。3.课程所涉及的一系列事件或步骤。比如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绘制步骤,施工进度图的编制步骤等。4.易混淆需辨析的内容。课程中有些内容相近或类似,但有区别的内容要做成微课程,比如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等。

(三)微课程的案例设计。本文结合本课题的课程实例《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选取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的内容作为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微课程设计分析。

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组织原理的核心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名称相似,易于混淆,因此有必要做成微课程,其根据“创设问题情境——概念清晰定义——联系区别释义——实战举例说明——反馈互动答疑”的思路进行设计。

表1 “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微课程设计

(四)微课程的视频制作及技术要点。目前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法有以下四种:智能手机拍摄法、录屏软件录制法(录屏软件+PPT课件)、可汗学院模式法(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专业录屏软件)和数码摄像机拍摄法。本课题主要以录屏软件录制法进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微课程的制作,按照课程选取的内容及设计步骤分项制作,通过多次尝试及探索就制作中注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拍摄。拍摄场地需要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噪音不能太大,且保证拍摄场地的光线应充足,布光均匀。为了达到统一的光线效果,最好关闭现场的窗帘,用现场灯光。拍摄时要注意摄像设备的位置、景别、构图和镜头运动等。不论是全景、中景、近景还是特写,都要将主体安排在视觉中心位置。

2.录音。尽量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它的频段几乎不受外部噪音和其它无线系统的干扰,拾音质量高,能保证声音的高保真。后期还要进行降噪、声道处理等。

3.PPT课件。制作微课程的辅助PPT课件要清晰明确,适合录屏软件录制,内容简明扼要,适于视频观看。

4.编辑。镜头内容要符合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镜头类型要符合视频主题和内容需要,视频技术要符合规范要求和表现清楚。本课题微课程视频制作采用在后期编辑处理中插入全屏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清晰度高,制作精良,修改方便,但制作周期一般较长。

5.字幕。屏幕文字主要包括片头字幕、片尾字幕和字幕条等。片头字幕主要是给出视频课程的标题、主讲人信息等,可以用静态的文字,也可适当加入动画。片尾字幕是给出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字幕条主要起到说明的作用,包括学校名称、教师信息、图表公式标注等。

三、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建议

专业教师要想在自已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自己动手制作微课程,因此结合本课题《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微课程设计制作的经验,给出两点教学应用建议。

(一)不应从录课视频中截取部分片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截取公开课或精品课所录的视频作为微课程,不仅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还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形成微课程系统,如微课的教学设计、疑难解惑设计等。

(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应注意:1.在活动的设计上,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尽力避免教师在微课中的反复讲解,做到精讲,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2.在微课程学习的评价上,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结点评价。最终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四、结语

本课题运用微课程理念,结合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微课程设计开发,优化了课本知识及课后习题的呈现方式,将课堂的讲、学、做、练推广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微端,努力建立一个随时随地的微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扩展和完善。

[1]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01-102.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一一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枯术,2013,(10):31-35.

[5]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G436

A

1007-0125(2015)11-0167-02

王智博(1982-),男,河南鹤壁人,硕士,讲师,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

全国路桥专业委员会2014年教研研究项目(项目编号: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