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陈祖燕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都匀 558000)
论黔东南侗戏的传承与保护
陈祖燕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都匀 558000)
侗戏对于研究侗族的民族心理和发展具有历史、社会、审美、教育、经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但它在社会变革中逐渐面临失传甚至消失的危险,因此急需对侗戏进行传承和保护。
侗戏;传承与保护;黔东南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一种,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侗族诸多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侗戏承载着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是侗族民族生活习俗的缩影,能真切地反映出侗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心理。侗戏多流行于湖南省的通道自治县,广西省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以及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侗族村寨,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梅良玉》《李旦凤娇》《珠郎娘美》《丁郎龙女》《金汉列美》等经典剧目。侗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浓郁的民俗价值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民间剧种之一。发掘、抢救、传承、保护侗戏不仅有利于完善民间剧种,进一步丰富侗族文学、文化史,还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凸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具有理论意义。
侗戏发展至今,剧目很多,来源很广。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根据汉族故事改编,如《梅良玉》《李旦凤姣》《陈世美》等;二是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如《丁郎龙女》《珠郎娘美》《金汉列美》等;三是从生活中提炼创作新的侗戏剧本,如《文采创业》《侗乡风情》《管女婿》《三媳争奶》等。由于侗族没有文字,侗戏只能靠戏师“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加之演出者二度创作等原因,使得侗戏原始戏文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例如“本土第一侗戏”[1]《金汉列美》在传承的过程中原始戏文版本已经遗失,在戏师的代代相传中出现了内容相似、特色各异的不同版本——1986年“一男四女”多角爱情生活的八场侗戏版;1987年生死相依的“一男二女”浪漫爱情版;1991年引入现代戏剧艺术表现惊世骇俗的“爱情绝唱版”;2006年保存最多信息的“侗汉”双语版①。《金汉列美》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这么多版本,一方面说明不同戏师的参与留下了形态差异,另一方面则说明侗戏剧目没有经过有效保护,在传承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发生变异的情况。只有对这些文化符码进行解读,才能了解蕴含于其中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及原创意义。因此,保护侗戏须从保护侗戏原始剧目开始。
据调查,侗戏剧目散存于各侗戏师之处,保护侗戏剧目,亟需对这些民族遗产进行普查、收集、整理、汇编。黔东南侗戏传承人并不专职从事侗戏创作和传承,除了戏师的头衔,他们的身份便是侗族普通的农民。每逢侗族盛大节日,他们才放下锄头,穿上戏服,走进戏楼进行表演,其余时间只能回归家庭,自谋生计。2014年国庆期间,为寻到《梅良玉》《李旦凤姣》《侗乡风情》等侗戏剧本,我们辗转于黔东南黎平县的岩洞、述洞、地扪、茅贡乡腊洞等村寨,来到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茅贡乡腊洞村是侗戏产生的源流地,是侗戏开山鼻祖吴文彩的故乡,但由于交通运输及经济状况落后,该地侗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该村寨有作品传世的、健在的、经政府评定的侗戏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启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必胜。民间的侗戏团体也只有“吴文彩子弟艺术团”一个,该民间团体于2010年10月由侗戏爱好者自发组织建立,人数有25人。“吴文彩子弟艺术团”的戏师除了重大节日会聚在一起表演外,平时要么在自家田地里干活,要么出门打工,很难寻到。保护侗戏原始剧目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需要深入黔东南各县、各主要侗族村寨挖掘侗戏的古踪古迹,寻访侗戏传承人、戏班及侗戏歌师。对有特殊价值的侗戏剧目,除了建立文字资料档案以外,还需建立内容全面的资料档案。具体操作可借助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剧目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对有保存价值的古老手抄剧本、道具、服饰等实物加以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在侗戏剧目的保护上,黔东南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等已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已公开发表的侗戏剧目作系统的收集、整理、汇编工作。对未发表、发行的有关资料也进行了汇编,争取公开出版。有关部门对本地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登记,按计划分批分期向地区、省、国务院申请申报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侗戏传承和保护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保护戏师。目前,影响黔东南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侗戏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承人匮乏。以《金汉列美》的传承人为例,《金汉列美》在从江贯洞地区就有两个谱系,分别是贯洞寨谱系和腊阳寨谱系。目前,这两个谱系依然健在的侗戏传承人只有6个,而且大多是50岁以上的传承人,女性侗戏传承人只有一人。现今,传承人匮乏以及传承人逐渐老龄化的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了侗戏的广泛传播。培养一批新侗戏传承人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了生计,传承侗戏的戏师越来越少。“吴文彩子弟艺术团”是由25人组成的公益组织,除了吴必强、吴超斌年近70以外,其余人员皆是30岁不到的青年歌师。他们除了在师傅的指导下表演侗戏外,鲜有作品问世。由于资金缺乏、宣传力度以及相应部门支持力度不足,该艺术团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有的戏师为谋生计,出门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家。黔东南当地针对各传承谱系选定一两名中青年传承人作为接班戏师,由老戏师通过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进行培养。黔东南当地为鼓励戏师相互传戏、相互交流,积极举办县级、州级民间艺术代表大会,使得传承接班人基本能担当带班演出和传承戏师的任务。在保护侗戏传承人方面,从江县文化局开始有了新的尝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参考。从江县贯洞镇有一位用毕生精力传承侗戏的传承人——梁维安。现年72岁的梁维安是原从江县文化馆馆长、侗戏剧作者、研究者、《金汉列美》传承人。他从1980年开始从事戏剧创作以来,总共创作大小剧目34个,上演29个,其中《官女婿》曾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金奖;并发表了6篇侗戏论文。退休后,他仍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传承侗戏。他倾尽毕生积蓄在自家的老屋旁修建了风雨桥和鼓楼,邀请热爱侗戏的朋友到他的老屋学戏、唱戏、听戏。梁维安对侗戏始终如一的痴迷以及传承侗戏的决心和努力,值得宣扬和保护。在具体的保护举措上,从江县通过保护侗戏传承人达到保护侗戏剧目的目的,在全县范围内,分批分期为一批仍然坚守侗戏传承的初、高级民间艺术家进行职称评定。确认相关传承人的地位,并按职务等级、按季度发放适当的生活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让其继续为传承和保护侗戏出力。
现代传媒的大力发展冲击着侗戏戏班子的稳定性,侗戏往日的兴盛已经很难再现。有些侗戏剧目随着侗戏传承人的离世或隐退濒于消亡。而能否找到散失的侗戏原始剧本及隐退的歌师,是传承和保护黔东南侗戏的一个重点。为了让侗戏这一宝贵的侗族文化遗产不失传不断代,黔东南地区作为侗戏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也在积极寻求保护和传承侗戏的良策。目前,黔东南地区通过借助教育途径传承侗戏的举措切实可行。该举措把保护传承人、保护剧作、保护演出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业余戏班专业化,业余戏师职业化。同时,黔东南地区建立了“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从江县教育部门在小黄和大侗等地举行了“让民族文化艺术走向课堂”②推广活动。小黄村、芭扒村邀请了县里优秀的戏师贾木兰、石明香到该地学校教学,黎平的岩洞中学让侗戏、侗族大歌等各种民间文艺走进学校,由侗戏的中青年传承人骨干到艺术学校里担任传授侗戏艺术的老师。
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把将侗戏等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作为一项常态工作长期开展,借助教育传承侗戏,把保护传承人、保护剧作、保护演出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解决了青年戏师的生计问题,又达到了传承侗戏和保护培养侗戏传承人的目的。
传播侗戏,宣传侗族特色文化,对推进当地旅游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把侗戏表演作为一种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去开发,也有利于侗戏的推广和传承。以黎平为例,黎平侗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节日一般分为季节性、纪念性和祭祀性三大类,分别承载着侗族人民的祈愿、情感、信仰和追求”[2]。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日,在茅贡乡地扪村举行“千三欢聚节”,方圆百里内的成千上万人参加吊歌祭祖、踩歌堂对歌、演侗戏、斗牛取乐等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岩洞村举行“侗族大歌节”,各村寨的人齐聚岩洞参加拦路迎宾、鼓楼对歌、踩歌堂、大歌比赛等活动;每年十月三日至七日,在黎平县城举办千余人参加表演的“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千人合唱侗族大歌,形成歌的海洋。以上三地举办的民俗活动能够结合地域特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茅贡乡作为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所举办的“千山欢聚节”展示以侗戏作为主体的侗族文化,“侗族大歌的原生地”岩洞的“侗族大歌节”展示以大歌为主体的侗族民俗,其成功之处在于第一次把侗族大歌唱出了国门。而黎平县作为黔东南侗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鼓楼文化节已然成为侗族地区最盛大的庆典,全面展示了侗族的文化艺术。
黎平县利用本民族传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以及通过发展旅游、文化经济带动地方民俗发展的成功经验,启发和带动了黔东南各地侗族村寨争相发展本地旅游资源。通过“发展侗戏与开发产业相结合,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以发展侗戏艺术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运行机制”[3],艺术市场运行机制可以在实际的运行中建立完善。目前,黔东南地区各县、各侗族村寨积极建立文化景区、景点、旅游山庄,组建侗戏表演团队,鼓励青年积极加入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行列,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旅游文化活动,定期举行大型调演。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推广了侗戏,另一方面为侗戏传承人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加其收入、提高其地位、改善其教育,刺激侗族人民长时间内保存住侗戏盛演的记忆。
注释:
①以上内容的论证部分可见本人主持的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黔东南侗族长篇叙事歌《金汉列美》民族心理及传播研究”的成果《黔东南侗戏〈金汉列美〉流传版本比较及文化意义重刊》,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这一举措可参见贵州省从江县文化馆2009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民间文学项目。
[1]陈祖燕.黔东南侗戏《金汉列美》流传版本比较及文化意义重刊[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3.
[2]张先明.侗乡黎平[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61.
[3]李岚.论侗戏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2.
J825
A
1007-0125(2015)09-0018-02
陈祖燕(1981-),女,贵州罗甸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黔东南侗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编号:13ZC07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