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高静波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娄烨电影青春形象研究
高静波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娄烨认为,在电影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什么都可以违反,什么都可以打破,他只选择能准确表达自己精神状态的任何东西,从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符合电影的本性或是法则。[1](P184)在娄烨电影塑造的形象中,年轻男女的青春没有欢声笑语,幻想烂漫,有的只是青春的残酷、充满晦涩的生活。导演娄烨用一种反常态的青春影像,向观众展示着青春的狂热、激情与理智。
娄烨电影中人物青春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一些边缘性人物,往往处于生存性焦虑之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下追求极端性的体验,以爱欲的宣泄、疯狂的举动来诠释生活,他们试图在困境中挣扎和突围,以边缘小人物的角色生活续写充满爱欲、非理性的真实青春。
(一)边缘人。在娄烨的电影作品中,他所刻画的都是游走在时代边缘、社会底层的非主流性的人物,例如,摇滚歌手、北漂青年等等。在娄烨影片中展现的边缘人物在弱势的境遇下遭受命运的残酷折磨,在透漏着生活气息的城市中找寻自己真实的存在。
(二)爱欲人。在娄烨的电影中,爱情永远是青春的焦点,男女主人公掉入了物欲与情欲的漩涡里。李安曾说:“电影不是在讲道德,讲约定俗成的习惯以及法令。电影探索的是模糊地带,而这就是艺术。”[2](P61)这句话同样适合娄烨作品的展现。影片《春风沉醉的夜晚》里错综复杂的青春爱情,娄烨把它描绘的疯狂至巅。
(三)非理性极端之人。“人性究其本质而言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恶魔,内在的生命冲动、原始欲望和伦理道德的相互冲撞,以外在的充满矛盾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是复杂的。”[4](P46)娄烨作品中的主人公用极端的行为方式发泄内心的情绪,不顾后果的糟践着自己的人生。
娄烨对青春形象的塑造一般要经历青春的疼痛与成长坎坷的蜕变才更加深入人心。在娄烨的影片中,不乏对理想爱情的完美诠释,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颠覆琉璃、飘忽不定下的一种内心蜕变的展现。
(一)从理想变成放纵。娄烨电影青春形象的转变首先是从青涩校园式的小范围理想情境入手,逐渐向混乱放纵的社会形象过渡。
(二)从放纵回归家庭。孩子在外面玩够了总是要回家的,娄烨作品中不管是人物形象的放纵,还是爱情的放纵,在达到高潮后都逐渐淡化了下来,回归正轨生活的他们逐渐走进家庭的生活频道。
(三)从家庭走向逃离。娄烨近年来的作品形象都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经过了理想到放纵,放纵到家庭,家庭到逃离的过程,这是娄烨对电影艺术造诣上更深入的研究。娄烨导演个人鲜明的创作风格还是百变不离其宗,他仍然坚持探索,拒绝迎合,永远都是最本土最非主流文化的代表导演。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电影情节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安排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时代和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娄烨作为新生代电影的领军人物,其电影创作手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娄烨的作品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中,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但又独树一帜,即通过人精神世界的激荡去探究人生,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在中国新生代中占一定的地位。”[5](P12)现代主义传统中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促使娄烨电影中各种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否认传统的道德观念,试图真诚的展现男女青春的爱情与生活状态。
(二)个人对青春形象的执着追求。从娄烨自身来讲,喜欢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加上他冷静、细腻的性格,为他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科班出身的新生代导演,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他始终保持着新生代导演出道时的特点,坚持艺术的追求,个人化的表达,是最纯粹的艺术片导演,并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将生活中的最真实的故事展现给观众。
[1]娄烨.我们的周末——关于影片《周末情人》[J].北京电影学院报,1995(1).
[2]白蔚.《身体的“革命”—— 关于李安电影〈色戒〉的身体叙事学》[J].电影文学,2008(61).
[3]彭德华.导演娄烨的创作特征与美学探究[D].河北大学,2013.
[4]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5.
[5]刘云.娄烨电影的心理现实主义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12.
[6]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2.
高静波(1992-),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