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李慧民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论山水画的诗意美
李慧民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国山水画讲求诗意美。诗意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文人介入绘画使得中国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画面有了诗意美,诗、书、画、印有机地结为一体,诗歌是画家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绘画是画家“心像”的体现,诗歌可以升华画面的意境,而意境正是绘画的灵魂所在。
诗意美;灵魂;意境
中国画的诗意是指在绘画作品中诗的意境,它以丰富的绘画语言展示了绘画者的内心感情,提高了中国画的意境。
诗与画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语言:“造型技法艺术是指画,文学语言艺术是指诗,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然而诗歌却是指引整个画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国山水画讲求诗意美。诗意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文人介入绘画使得中国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画面有了诗意美,诗、书、画、印有机地结为一体,诗歌是画家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绘画是画家“心像”的体现,诗歌可以升华画面的意境,而意境正是绘画的灵魂所在。
隋唐时期是中国画的成熟期,此时山水画已经成为正式的画派,出现了王维、展子虔、张璪等专门研究山水画的巨匠。而宋代的苏轼,不管是文学,还是书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他对画竹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苏轼主张绘画要有内容,要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一句高度的评价也适用于他。
(一)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水画的意境和诗意是画的灵魂所在,王昌龄说过“诗有三境”,这“三境”大致可以分为意境、物境、情境[3]。王世贞主张“神与境会”,司空图则提出“思与境偕”,而“境与意会”这一点则是由苏轼主张的。只要将“意境”二字牢记心中,加上手上的功夫,你的画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2]是苏东坡对王维画的高度评价,把意境作为考量诗歌艺术以及绘画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画的灵魂所在。
(二)浅析山水画的诗意美
1.诗意美讲究借景抒情
中国画家借山川以咏情,借绘画以修身养性,创作出的作品笔笔传情,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以画为诗,托物言志,借用画画作品传达个人情感和志趣追求。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兴盛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画家基本上是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想法的。中国画讲究因心造境,在我看来,不管是山水画的发展还是山水画的形式美,还是山水画的意境,都需要我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基础。传统山水画不管是在构图上还是笔墨方面,都在营造意境。两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多以自然美为主,画家的情感和诗意隐藏于其中,画面大多都不题诗,但是画的内容却是对诗歌最好的诠释。
2.诗意美是山水意境的体现
元代画家多是隐居的文人高士,他们将诗词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摆脱了自然的约束,更加强调通过绘画抒发自我情怀。元代山水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元代画家大多都是士人,士人生活清闲,常年游离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书画,所以在元代,士人画能形成自己的学派,与诗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画家黄公望一生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他热爱大自然,又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强调意境、诗歌、绘画的有机结合[3]。所以,画上题诗、题文之风,是前人绘画中所没有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元代绘画脱尽了俗气。这一时期的文人高士大多隐居山林,崇尚道家无为思想,追求庄子逍遥游的生活方式,没有受到政治的影响,山水画笔墨随意性强,畅怀抒情,脱尽俗气。黄公望与王蒙这些人交往密切,时常结伴游玩于山水之间,“相互赠送诗画,常年共同创造山水画,注重意境、诗歌、绘画三者的有机结合”[4]。
3.诗意美讲究“笔简意多”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就是文人画的发展史,由繁到简,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清代的八大山人,他的山水画笔墨精炼,意境高古,是中国文人画的典范。近代画家黄宾虹、齐白石、陈子庄更是文人画的大家,他们笔法简洁生动,墨法丰富自然,画面充满诗意美,意境更加清新。
(一)山水画诗意美的继承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一些革新画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研究,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上面进行了一些革新,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有林凤眠、吴冠中、张大千等。尽管对中国画的形式、笔墨和色彩方面做了开拓性的研究,但绘画的诗意美却还需强化,没有诗意化的作品是空壳躯体,毫无艺术感染力。林风眠曾先后去巴黎和法国等一些大型的美术学校学习,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思考了中国绘画与外国绘画的不同之处,在学习传统画的精华的同时,又学习了西方的构图、色彩的调和以及画面的构成等,他将这些引入到我们(二)山水画诗意美的发展
的传统绘画中,实现了理性与意境的结合。林风眠最大的理想是通过在西方的绘画学习和研究,创造出新的绘画,实现中西方的结合,他努力地打破着中西方绘画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了二者之间的共同语言。林风眠是中西方绘画结合开拓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师。由于受到西方绘画的冲击,画家更是从自身的作品出发,吸收西方绘画的精华,从经验中找寻灵感,从而创作了民族文化的灵魂。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画种,发展到今天,其所表达出来的诗意美已深深吸引了众多的山水画爱好者。国人对山水画的爱好由来已久,从柳宗元的《溪居》《江雪》,到马致远的《秋思》等,均能感受到作者心灵回归自然的惬意及诗意美,这无疑与中国历来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如道家的“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佛教主张的“超脱自我,置身于尘世外”等思想,均可使画家以宇宙精神为载体达到无为而为、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无论是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豁达明朗的处世态度,还是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以及佛教的抛弃尘世杂念的超脱思想,都将人与自然视作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的诗意美[5]。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都习惯将自身与天地山水联系在一起,这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内涵与意境,由此形成了“以诗入画、以画寄诗”的艺术思想,以及诗、书、画、印多位一体的品质结构。通过山水画这一载体,作者的内心感悟和意境表达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从而形成了意蕴丰厚、回味无穷的诗意美。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互联网发达、科技进步、外来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入的时代,
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我们要头脑清醒,对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一定要倍加珍惜,潜心研究,特别是民族精神领域的文化艺术我们一定要继承。无论社会如何进化发展,我们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思想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对中国画来讲,追求画面诗意美和意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和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区别。归根结底,中国画在意的是意境美,在意的是诗意美,这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1]查水玲.元代山水画的时代精神[J].东方博物,2006(2).
[2]戴永课.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J].长沙大学学报,2001,(1):15.
[3]黄建.水墨人物写生中的笔墨处理[D].长春:吉林大学,2008.
[4]单雅文.花卉也有灵魂[N].中国文化报,2011-1.
[5]朴建孩.水墨精神的实践与思考[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5.
J211.26
A
1007-0125(2015)09-0149-02
李慧民(1969-),男,陕西省彬县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