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郭补石
(河南省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河南 新乡 453000)
剧本是戏曲的核心所在,不同的戏曲剧本有着不同而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现在的剧作家由于受到当下浮躁社会心态的影响,在创作戏曲剧本的过程中并没有沉下心来,导致一些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戏曲创作人员必须静下心来,在发展中创新戏曲剧本,创作出优秀的戏曲剧本。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承至今并且一直面向未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戏曲剧本创作过程中保持戏曲的个性和特性对于戏曲的传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戏曲的创作,特别是我国的民族戏曲艺术,必须要解决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这将会是在戏曲今后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目前戏曲在国内发展并不顺利,由此影响到了戏剧剧本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戏剧剧本的创新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最明显的就是戏曲已经迷失了,找不到发展方向。当前人们对于戏曲的创作其实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最突出的包括三点:一是趋同,二是自鄙,三是自大。戏曲创作方面的趋同主要包括创作手段和艺术风格的趋同,这种趋同性往往导致在创作过程中会盲目地搬用其他艺术形式,这就使得戏曲创作缺乏独特性而丧失其原本存在的精华。与此同时,不单单是戏曲创作人员,编剧、导演、相关音乐人员都存在趋同的情况,这就导致戏曲缺乏多样性,让戏曲变得索然无味。戏曲一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和标准的一种表演形式,但是目前创作戏曲剧本时却忽视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就导致戏曲的表演水平在整体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于戏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戏曲受舞台空间、时间的限制,一出戏的演出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最多也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戏曲表演的空间(舞台)虽有大有小,但一般也只有几十平方米。
这种时空性决定了剧作家在创作文学剧本时必须高度浓缩地反映生活。剧本应该集中在几个场景中突出刻画主要人物,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因而剧作家在考虑篇幅、人物、故事、场景时应尽可能做到集中、凝练,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过多,故事应单纯、生动,场景不宜变换频繁。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提出“凡文(即戏曲)以意、趣、神、色为主”;清代李渔提出剧作家要“下笔时如代优人,手则握笔,口则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国内戏曲发展最兴盛的时期有很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这些戏曲作品多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特别是通过实现戏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把握好了戏曲作品的特点,也突出了戏曲作品的风格。
(二)有强烈的戏曲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形成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指出:“冲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成分之一,因而许多剧本——也许大多数剧本——事实上的确以某一种冲突为对象。”戏曲与小说不同,由于受到舞台空间的限制,无法像小说一样一开始就对作品进行每个细节的表现并且做到从容不迫。戏曲的重点就是要有冲突,而且还必须很快地展现出其中的冲突点,这样就能很快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有兴趣看下去。所以说,戏曲创作人员必须要处理好戏曲中的冲突。
而戏曲冲突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戏曲人物中性格的冲突,要把握好这种冲突需要戏曲创作人员把戏曲人物的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相互结合起来,刻画好戏曲人物的不同性格,并尽量做到让冲突双方都具备生动、丰富的个性,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三)台词有动作性,突出个性化
戏曲是动作的艺术,没有动作,就没有戏曲。黑格尔曾经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3页)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而戏曲是一种语言艺术,话剧尤其如此,在其中,人物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戏曲艺术对动作的重视决定了戏曲语言必须具有动作性。
中国戏曲经过千年的发展和流传,已经吸取了很多戏曲应有的精华。戏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凸显传统中国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够沉淀国人的心灵世界,地方戏曲更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地域文化。但是戏曲文化不能就此固步自封,必须继续创新,保持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只有这样中国戏曲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1]吕效平.论“现代戏曲”[J].戏曲艺术,2004(01).
[2]陆炜.我们今日的戏曲观问题——也谈“重提戏曲观”[J].戏曲艺术,2003(04).
[3]丁罗男.重提“戏曲观”[J].戏曲艺术,2003(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