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郭朝霞
(中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民族声乐是民族音乐与语言相融合的产物,而语言作为民族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咬字吐字为主的民族声乐歌唱语言发声技巧直接影响着民族声乐效果的实现。民族音乐通过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现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及内容,语音及字音是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形式,正确的发音能够很好地展现声音的音乐美和感情色彩,体现其艺术性,只有咬字准确、吐字清晰才能精确地以声传情、传情达意,将各种思想、内容、情绪等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我国民族声乐咬字吐字艺术与各民族的语言特点密切相连,经过民族声乐界多年的研究和经验探索,结合我国汉语言特点字头(由起声母作用的元音或辅音组成)、字腹(作为语音的延长,由元音组成)和字尾(韵尾,可为元音或辅音)及其与声韵调的相应关系,总结出民族音乐咬字吐字艺术的特点及规律。
(一)民族声乐的咬字。民族声乐的咬字即咬准字头,通过在唇、齿、牙、舌、喉找准所读字音的声母发音部位,以实现咬字准确。这主要因为不同的出音部位能直接引起发音的不同,而根据出声部位的不同就有喉音、舌音、齿音等区分。声母的发音还分为成阻、持阻和除阻三个阶段。民族声乐的咬字离不开正确的五音发声,把握好发声的位置、力度等,形成适当的气阻力度,并调好气息,快速地处理除阻,咬字动作灵活,把握好紧咬、快咬、慢咬等的节奏,使五音不混淆,并不至于影响到字腹韵母等的发音,防止字走样,降低民族声乐作品感情的表达。同时,咬字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通常,欢快的民族声乐作用在咬字时,应当松弛有度,保持弹性;庄严雄壮的作品应当进行饱满有力的咬字,而哀婉的作品应当通过慢咬、含蓄深沉。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民族声乐作品中某种特殊情绪的表达,常会采用喷口的表演方式,即增加咬字力度、出声速度并保障动作的弹性和干脆利落,使声音颗粒状般迸发,来增加民族声乐作品的感情和艺术渲染力。
(二)民族声乐的吐字。民族声乐中的吐字主要是指根据作品对字音发生的不同要求,在气息的支持及其强弱的灵活调整、发声器官的配合、字不同音段、声调及连贯的衔接处理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将字音完整正确、清晰流畅地发出,概括的说吐字主要为了使字腹的发声延长,并定型字音。字腹凭借其最长、最响的发音是民族声乐作品唱响传远的主要依靠,而韵母是语音延长的主要部分。吐字应当做好韵母的发声,应当根据作品所唱字腹声调及演奏要求,在横膈膜的帮助下,控制气息,使之均匀呼出,达到吐字清晰、平稳、悠远和完整。与此同时,自然打开喉咙,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使下巴、喉部肌肉等维持放松的状态,避免因肌肉僵硬、喉咙张开过大或过小等引起的吐字不响亮、圆润。为了提高声音响度,可以适当地扩大声腔、窄音宽。而窄音响度的提高,应当在保障发声准确的基础上,使口腔内的空间尽量扩大,并降低舌位、抬高软腭。对齐齿呼韵母的吐字时应当避免口腔过圆,以保障吐字的饱满、丰厚;合口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的吐字时,应当在保障唇形不能太圆、太向前撮的同时尽量开大唇孔。
(三)民族声乐咬字吐字艺术的处理。作为语言和音乐结合艺术的民族声乐在演奏过程中咬字吐字是否准确清晰、完整连贯直接影响到民族声乐作品的效果和质量。只有咬字清晰准确才能使听众明了作品内容,而吐字的完整连贯才能保障演奏的腔调、韵味,因此,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应当依字行腔、字领腔行、腔随字走,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艺术效果。鉴于民族声乐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及风格,咬字吐字时还应当根据作品的节奏等合理调整。并与不同民族区域的语言、地域风格等相适应。在民族声乐咬字吐字练习中,既要保障每个字的发音,还要兼顾整体的协调统一,锻炼良好的呼吸及气息、喉形的稳定、口腔的灵活,以为清晰、圆润、连贯的咬字吐字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表达民族声乐作品思想及感情,并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其艺术美。
民族声乐能够最为贴切地展示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咬字吐字及腔调韵味等的处理,在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表演或演奏中,将民族声乐的艺术美直接展现出来。同时,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艺术的发挥应当积极借鉴其他声乐咬字吐字及演唱得方法,以更好地展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魅力。
[1]李映秋.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艺术[J].北方音乐,2014,(17):21.
[2]王靖.浅释民族声乐咬字吐字[J].北方音乐,2012,(08):13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