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窥“江湖”阴阳相生——对比《一代宗师》2D与3D版本

时间:2024-06-18

孙 璇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窥“江湖”阴阳相生
——对比《一代宗师》2D与3D版本

孙 璇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主要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2D与3D叙事拍摄等异同着手,进一步探讨其视听语言在影片中应用的独特之处。分别从画面中的构图色彩,以及声音中的乐器、台词来阐释影片的艺术美感,结合巴赞的“真实美学理论”探讨影片的纪录本性。从情感及人性等方面去分析阴阳相生相合的哲学观点。

武侠;时代;真实感;异同

从《旺角卡门》到《一代宗师》,王家卫的风格从未改变,但此次王家卫借助武侠这一题材,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不一样的功夫人生,在这个江湖里,王家卫用自述的形式描绘着每个人物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从未让我们失望过。同一内容的片子,分别用2D和3D的方式却先后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影片的剪辑叙事方式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一、王家卫的别样武侠

《东邪西毒》算是王家卫的第一部武侠片,但不一样的是《东邪西毒》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故事发生在沙漠这一虚拟的环境中,而《一代宗师》则是回忆式地讲述着宗师们的真实事件,是以抗日战争为大的政治背景。叶问﹑宫二﹑一线天等人物在动荡的年代所经历的起伏的一生,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一)求同存异

讲述叶问的影片有很多,比如《叶问》﹑《叶问2》都是以叶问为主人公,演绎其从武的一生,无论叶问在佛山也好,还是他去了香港之后,都是以他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从各个武行之间的对垒,到最后与日本将领之间的搏杀,都依旧局限于香港传统武侠片李小龙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更多则在于突出叶问本人对香港武术界的巨大影响性。影片本身反复强调叶问与每一个对手之间的每一次交手,对武术中每一个招式都淋漓尽致地进行刻画,以彰显其功夫的爆发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完全都是纯阳性,阳刚式的展示了中国功夫的刚猛。

《一代宗师》虽然是以叶问为第一人称,从他的视角来讲述那个大背景下宗师们的故事,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只讲述叶问一个人的故事,不仅仅只有叶问一个宗师,宫宝田﹑宫二﹑一线天﹑三姐﹑勇哥等,只要是在中华武学上有所建树,有铮铮傲骨,有个人气节者都是一代宗师,不仅仅拘泥于突出叶问所代表的咏春这一个门派的传承,更突出了各门各派的演进。叶问说:“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这是叶问对功夫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正如影片并不注重渲染武斗本身的激烈﹑残酷,而在于由武及人,甚至及精神的沉淀和领悟。片中每一个宗师都极其重视气节,武艺修为更高于武魂,在打斗场面中,影片竭力刻画面部表情,表现每个人物对武术的敬畏精神。武不在于斗,而在于“赏”,高手过招,点到即止,更是一种相互尊敬﹑彼此学习的武术之美。以阴柔的角度全新地诠释了中国功夫。

(二)一样的江湖,别样的情怀

纵观中国武侠片,无论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金庸﹑古龙系列,还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李碧华﹑梁羽生系列都是在还原一个武侠式江湖,这样的影片不胜枚举,比如《笑傲江湖》﹑《青蛇》﹑《卧虎藏龙》都还原了这样一个飘渺﹑浪漫的武侠世界。而《霍元甲》﹑《十月围城》﹑《一代宗师》更是在这样一个江湖的基础上,将人物置身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爱国的角度与武术相融合。《霍元甲》延续了传统武侠的惯用手法,将国仇家恨与武术结合,突出霍元甲本身的英雄本色。《十月围城》则是以保护孙中山为线索,每一个人物都是以功夫作为保家卫国的武器,都为此舍身取义,爱国精魂在每个人的身上以功夫作为宣泄口得到了升华。

《一代宗师》虽然看似旨在讲叶问的故事,但实际上叶问只是一个引导影片推进的线索,叶问朦胧的爱情是面子,隐藏在面子下面的更多的则是无以言表的里子。这里子有爱情,有国仇家恨,有民族精神,有个人抉择。“一约既定,千山无阻”,这是叶问对宫二的爱情誓言,可两人终归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只能辗转错过,最终以宫二的一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无奈收场,他们相遇﹑相知,却不能相守。片中的金楼是一片温柔乡,也是一个英雄地,每一个佛山的武者都有着自己对武术的敬畏与痴狂,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气节,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随着佛山的沦陷,每个人也面临着各自的选择,叶问的一句:“这日本的米,我吃不惯”显示出他不畏强权保持自己气节的傲骨,可也注定了他必将因自己二女儿饿死而悲痛欲绝。在国仇家恨面前,每个人皆有自己的选择,叶问选择隐忍,逃离佛山最终去了香港;马三选择投靠日本人,背叛师门,背叛祖国;宫宝田选择不问世事,却最后牺牲自己一招“老猿挂印”劝爱徒马三回头是岸;宫二选择奉道,了结恩怨,却也在一线天遇到日本人追杀时伸出援助之手;而金楼老板则是选择直接和日本人对抗,最后被杀;一线天则选择加入军统组织与日本人抗争,最后辗转去香港开始个人的抗争。王家卫的影片永远充斥着一丝朦胧,这朦胧是极美的,可在大是大非﹑国破家亡下这朦胧就变成了一种压抑﹑郁结的情感。从武之人都是有自己的傲气的,可傲气在大势所趋的环境之下也只是显得苍白无力,面对现实,面对日本的入侵,孤木难支,仅凭一人之力也是回天乏术。叶问去香港之后,继续将佛山咏春传承发扬,这是他的选择,尽管没有直接与日本人对抗,怀揣发扬中国传统武术之志却没有改变。宫宝田希望融合中国传统南北武行,可叶问最后却选择在逆境中求自强,坚持自我,保留各家所长,传承的不止是各自的武术,更是看似不同派别中统一的中华武术精神。

二、二维与三维的投石惊浪

(一)叙事方式之别

《一代宗师》被改为3D以后,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多的变化,但3D却在叙事方式上对影片的整体结构做出了调整,从而造成整个表达主题的巨大变化。2D版叙事以点为主,环形散开,主要人物在叙事时间轴上依次出场,时势造英雄,遍地武术豪杰,一切都为时代服务,一切都只为突出每一个习武之人的值得被崇敬的执着气节,也恰好体现了“一代宗师”这个主题,每个人都是主题,每个人都是宗师。而3D版叙事以叶问为主,用叶问的一生作为叙事的主线,以叶问引出宫二的故事。而2D版中叶问和宫二的人生交错勾织在一起,彼此呼应。

(二)声画处理之别

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故而,3D影片本就比2D影片给人的感觉更为真实,在影片处理上,2D给人制造了一种光影朦胧如梦似幻的朦胧效果,而3D则追求真实的还原,更为清晰地突出了打斗的精彩镜头。开场叶问雨中打斗的场面,水珠﹑水花﹑水丝﹑水滴非常逼真,宫二和马三决战场面的雪花﹑火车等场景也更加得真实,给人的空间感受也更加立体。

珊·朗格说:“所谓艺术符号,也就是表现性形式,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符号,因为它并不传达某种超出了它自身的意义,因而我们不能说它包含着某种意义。它所包含的真正地东西是一种意味,因此,仅仅是从一种特殊的和衍化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才称它是一种符号。”①王家卫偏爱小提琴,小提琴的四根弦演绎出的音乐是孤独的。王家卫所有的片子都用到提琴,《一代宗师》也不例外。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便是“无根性”,他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漂泊,总是在动荡飘离的空间中寻求个人生存旅途的安定。而《一代宗师》中的人物亦是如此,真实感加强了,但人物的漂泊感却丝毫未减,所以仍然是提琴,在激烈的打斗下,在情绪起伏却不能宣泄的沉默下,提琴声骤然响起,似是在打破画面中的沉默,那种无奈被宣泄得淋漓尽致。

虽然2D﹑3D版皆是如此唯美悠长,可3D版选用了《美国往事》的音乐,在影片末尾,不管是悲凉凄美的乐曲,还是烟雾缭绕的画面,都像极了《美国往事》中“面条”抽大烟的一幕。但仅仅只有这一幕像吗?其实从整体而言,王家卫《一代宗师》简直就是对莱翁内《美国往事》的全面致敬,只不过角色性别在王家卫影片中做了调整,《美国往事》中的黛博拉对应的是叶问,max对应的是宫二大师兄马三,而noodles的角色对应的正是宫二本人。而王家卫则更是直接地表达此处是向Leone及Morricone致敬。“民国往事”致敬“美国往事”。

(三)写意与写实之别

2D版本更注重写意,而3D版更注重写实叙事,为了让故事结构更加清晰简单,3D版增减了一些镜头,并着重突出了“叶问的一生”这条时间主线让观众更易接受理解。

在影片开篇不久,3D版就马上告诉观众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中国岌岌可危的大环境,这一叙事为后来日本侵华做好了伏笔,也为后来宫保森故意南下隐退作出了解释。而影片第一场叶问雨夜打斗之后增加2D版中没有的宫保森赞赏叶问,更是为金楼之战打下了基础。

当然3D版也减少了一些主线以外的分枝,如一线天八极拳如何入港的情节就被删减,而宫宝田与叶问在金楼之战前,宫宝田找其师兄丁连山劝其回东北,而丁连山用煮蛇羹以及东北不再是以前的东北,暗喻当时大环境已经改变,交代了国弱人忧﹑山河破碎的时代背景,以蛇比喻统治阶级的无能。在叶问与宫宝田一战后,增加的镜头定格在叶问身上并持续了3秒,而叶问的头上虽然虚焦却也能清楚看到“共和”二字,这也是一种与时代的结合。

在2D版中,叶问和宫二的书信往来穿插于叶问的日常生活,每一封书信在荧幕的呈现都是以纯黑为背景,但是白色简宋繁体字却简洁干净。2D版再现叶问以及宫二写信的过程,镜头却用了模糊叠加的双影效果,来往的书信交杂着叶问和宫二在金楼交手的慢镜头,直接展现了如梦似幻的爱情感触,真实的书信与人物纠结梦幻的生活相对比,更感性更生动地凸显了宫二和叶问的深情。而3D版中的书信却发生了巨变,书信除了仅仅为叙事服务,只为交代故事情节之外,书信在荧幕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它具有3D作出来的蓝色灵动的水面效果,加上白色文字。将原本的意味收缩浓缩在书信之中,虽然让叙事更加得紧凑可也减少了原版的韵味。2D版更侧重一种感情的渲染和表达,就如同叶问在和宫二交手之前,宫二只身前往金楼,身处群芳之中,万金从中一点青,出尘俗而不染,亦是应证了王家卫那句:“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四)留白手法之别

王家卫的片子,无论是哪一部都离不开“韵味”二字,而韵味的流露表达方式,在2D和3D版中也是完全不同。在2D版中,每一个人物在无意间出现,又戛然而止地消失,并留有无限遐想,这是王家卫的一贯风格,也是他一贯的如水墨画留白般的表达技巧。在2D版中,一线天与宫二在火车上偶然的邂逅,一线天去广州开理发厅,宫二奉道前和未婚夫匆匆一别,都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如百爪挠心一般,让大家浮想联翩。2D的留白是在影片行进的过程中,就如雨打芭蕉,轻颤无痕却隽永深刻,如一把古琴,声声入心,一次一次地叠加观众对影片的探知度。而3D版则是一改往日的留白方式,在全篇结束后,在不影响全篇叙事的前提下,加入了丁连山关于面子和里子的对白。耐人寻味之时也给人留有回响,让宫二的死,显得悲而不伤,痛而不哀。全然符合国际主流趋势,将全篇的画外音以及悬念留到全篇的最后。

三、真实美学

巴赞的影像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的同一,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巴赞的写实主义电影,包涵了三个方面,即表现对象的真实﹑时空空间的真实﹑叙事结构的真实,而《一代宗师》切实地结合了这三点。

表现对象的真实指的是电影的题材直接来自现实,不经过戏剧化的改造,在影片展开过程中,显现事物本身的暧昧性,如实展现事物本身的透明性。而《一代宗师》恰恰取材于真实人物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了保证影片表现对象的真实性,王家卫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十年磨一剑,充分立体地还原了历史,更是还原了叶问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和存在感。

“银幕不是画面的边框,而是展露现实局部的遮光框,画面造成空间的内向性,相反银幕为我们展现的景象似乎可以无限延伸到外部世界”。这句话便是对时间﹑空间真实性的完美诠释。在王家卫的影片中,人物在运动镜头中运动是最常见的形式,摇曳的光影让时间和空间静止。另外,王家卫多用特写抓住人物的表情,特写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镜头,那么人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会直接反映给观众。

“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实与自由”。在叙事结构的真实性上,应当用“一种本性论上的平等”来打破以因果律为基础的戏剧范畴的结构方式,在这种结构里,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受到了尊重,就局部来说,要用完整真实的动作﹑细节的叙事单元来代替传统的﹑只强调叙事重点的场景内部结构。

巴赞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念”。②而王家卫用自己的方式重组视听语言,让巴赞的“真实美学”也更加意味深长,不仅仅给我们一个真实历史,而且在这份真实历史的平静之下观众们却始终躁动着。正如巴赞所说:“银幕形象——它的造型结构和在时间中的组合具有更丰富的手段反映现实,以内在方式修饰现实,因为它是以更大的真实性为依据的。”③

四、结语

王家卫的电影在都市人的生活中俨然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符号,或自我,或偏执,或寂寞,或沉默,或拒绝,或醉生梦死,而《一代宗师》让我们在真实的历史中感觉到坚强﹑忍让﹑恪守﹑勃发,还有人性的执着与软弱,无论是3D版还是2D版,都让人看后意味深长,2D版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在3D中得到解答。2D更写意,而3D更写实,2D是面子,3D是里子,一阴一阳,一内一外,合起来才写了江湖夜雨十年灯。无优劣可分,借用王家卫本人的一句话:“醉话宜昼,醉雪宜晚,是不同的味道,碰上是我的幸运。”

注释: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4.

②[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

③[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6.

孙 璇,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

J905

A

1007-0125(2015)05-0145-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