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肖艳杰,姚志强,何燕漪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100073)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学中始终以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为突破口,突出不同学历层次教学优势互补、良性互补以及合作互补的特性。在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历与非学历的异质性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转型升级需求,重新定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通过不同学历层次的协同发展以求最终实现我部门教育资源有序、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学历教育——严把教学质量、打造国戏特色。本专科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继续教育部的“生命线”,在教学系统中,开创了“广泛宣传、拓展生源、延请名师、增开课程、严控出勤、督导教风,以及加大精品观摩与艺术实践”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彼此有效紧密联接,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夯实基础。
第一,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建立科学的专业体系。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实施以戏曲为主打的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带动非学历教学结构调整、强化特色、提升质量。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与个性化教学设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聘任、教学评价等重要环节。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重视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构建层次合理、老中青梯队稳固的教学梯队;对学院内具有“万金油”效果的优秀教师进行交叉聘用,从而满足教学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学院的多元化需求;其次,以社会聘任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补充,同时开阔了办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结构与专业视野。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倡导教学科研融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网络教学+集中面授+统一考核”的混合学习模式,对网络课件进行推广,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逐步推进非学历教育教学研究和立项建设。按照市教委要求积极推动教研教改,稳步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二)非学历教育——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锻造国戏品牌。高级研修班作为我院继续教育部的教学特色、教学品牌,是传统继续教育本专科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自2008年起我院联合全国多省市地区合作举办各类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至今已有30期涉及专业涵盖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美、灯光、音响、艺术评论、艺术师资等各专业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艺术人才。
第一,搭建“校省合作”协同发展模式,精准培养、培育高端人才。将全国各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视为一个整体,以长远的目标、整体的观念以及各地区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全面深入与黑龙江、山西、山东、江西、湖北、安徽、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文化厅、教育系统开展合作,完成了戏剧(戏曲)表演、导演、舞台美术、音乐等不同专业的高级研修班。办班过程中我们坚持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职业的有效衔接。推广“剧目驱动教学”“演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不同剧种、不同地区戏曲人才培养之间的合作交流,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以2016年举办的第27期、28期高研班为例,分别培养了黑龙江戏曲(戏剧)表导演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表导演专业高研班学员44人,先后邀请三十余位专家、教授参与两个班级教学,行课3483课时(含观摩、讲座、艺术实践等)。
第二,多渠道拓展资源、搭建非学历实践教学平台。近年来,我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外部资源,多渠道开拓市场,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证,夯实非学历教育基础。高研班人才的培养与教学,多年来得到了学院和全国文化艺术界各级领导、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也正是依托于学院的专业平台与优势资源,我们积极探索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多课时的课程教学外,大力寻求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创新与突破,特别是专门为每一位学员筛选具有艺术前沿性、代表性的演出观摩,及最大化体现教学质量、开发学员素质潜能、提升实践能力的创作实践与汇报演出,同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学研结合定期组织专家学院对实践内容进行研讨。2013年我部依托黑龙江省高研班创作戏曲电视剧《鸟尊记》该剧荣获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河北省影视艺术“奔马奖”电视剧类一等奖,入选河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我院依托黑龙江省戏剧表演专业高研班进行的大型话剧《太行情歌》先后公演20余场,国内知名戏剧专家都对该剧给予一致好评。2016年我院创排的大型儿童舞台剧《我们在一起》,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扶持项目,以学生作为主要创作人员全程参与并进行演出在艺术基金演出历史上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
近年来,我部始终秉承“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国粹艺术”的社会工作指导方向,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坚持开展“双进工程”(戏曲进社区、戏曲进校园),“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以一老一小为切入点,联动社区与学校、学生与家长等多元参与,打造多层次、多平台的协同渠道,努力使各参与主体形成目标一致、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协同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文化复兴人口基数。
(一)“戏曲进社区”——贯彻群众路线,携手基层社区、健全传统艺术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是市民终身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08年起我部代表学院继续与丰台区文化委员会携手,共同打造“戏曲进社区”工作,至今已近十个年头,参与辅导的票房也由最初的12个扩大到如今的58个,覆盖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
(二)“戏曲进校园”——牵手基础教育、播撒传统文化基因、助力文化复兴之路。近年来,我部始终秉持“均衡义务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传承国粹艺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工作理念,以戏曲艺术为主导和特色,大力开展各大中小学美育教学、艺术教育、校外课外学习实践工作。自2008年起连续进十年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2014年至今,接受北京市教委委派,开展“高等院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和“加强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工作”(简称“高参中”),同时接受丰台区教委邀请,开展丰台区“戏曲进校园”工作;截止2017年,北京市区校三级共22所中小学成为我院艺术进校园基地校。
综上所述,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多年来坚持“特色统领、人才提振、开放协同”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传统文化复兴战略,积极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力争以开放性眼光、科学化布局、系统性构建戏曲艺术的人才培养与戏曲人口培育的协同发展,以人才培养为基石,人口培育为广厦,在深厚的民族艺术土壤上深耕广播,延续文化基因。以具有行业引领与示范意义的戏曲艺术教育品牌,助力国家文化复兴的伟大战略,为实现文化强国坚定地砥砺前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