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压迫与抗争

时间:2024-06-18

黄昭旷

【摘 要】徐浩峰导演的《师父》,以写实的武打风格,冷峻的题材,使其成为中国武侠电影中独树一帜的作品。影片主要影射了江湖社会和人性,除此之外,片中的“规矩”“武馆”“弟子”等事物的相互压迫和抗争,正好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中的权威、媒介、受众三者的关系相对应。本文将从法兰克福学派到伯明翰的学派的变化过程来解读《师父》中的压迫与抗争。

【关键词】《师父》;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88-02

一、法兰克福学派和《师父》中的压迫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德国学者霍克·海默、阿多诺为代表,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萌发。在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为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标志,他们认为国家、资本等权威,对媒介进行控制,媒介也成为控制大众的工具,从而实现对大众的欺骗和控制。[1]

在《师父》中,“师父”这个角色是片中出现的最多的,北上扬名的武师陈识,津门武行的领袖郑山傲,以及精于算计的邹馆长,这些人都是以师父的身份出现的。而在影片中的武行体系中,“师父”其实就是作为一个权威的存在,郑山傲作为名正言顺的武行领袖,从整个天津的武行来说,郑山傲都是一个说话极有分量的人。邹馆长则是天津众武馆同盟的盟主,还是一个精于算计的老江湖。而作为外来者的陈识,虽然想要在天津扬名,就要按着天津的规矩来做,但是他在收了徒弟之后,是作为一个和其他武师地位平等的师父出现的,并且他招收徒弟的原本目的,也是为了利用徒弟踢馆成功,从而在天津建立自己的武馆来扬名,而徒弟按照当地的规则就会被打伤致残,赶出天津。这些“师父”代表的就是法兰克福学派里常说的权威的一端,他们用着名望、钱财等各种类型的资产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而有了这些地位后,他们就会制定相应的规则,来防止外来者或者非权威者来挑战自己的地位。

在影片中,从头到尾有一个提到很多次的词语就是“规矩”,而这就是权威们定下的规则,也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常說的媒介这一环节意义是相同的。从郑山傲对陈识所说的天津的立馆规矩,到邹馆长对副官林希文所说的武行开会不着戎装的规矩,这些都是权威们为了保障自己利益定下的自己熟悉且利于自己的规则,而最后,耿良辰和林希文因为“规矩”身亡,陈识南下逃亡,郑山傲因为失手栽在徒弟的手上,但也得一个安静的生活,而最会玩弄“规矩”于股掌的邹馆长却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解中,权威们控制着文化工业,他们的媒介以绝对的力量影响受众。[2]同样,在影片中,展示给我们的也是一个绝对的规则,在试图抹掉与它相对抗的事物。

除此之外,规则之所以被认可乃至于执行,还说明它存在具有合法性,在《师父》中,没有说到每一条规矩是谁定的,但是从当地的每个武行人来说,都把它当成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且除了武行外,我们可以看到,脚行头头在准备没收耿良辰的小车时说到了脚行的规则,在打斗时,也说到街头不露铁器的规则,这都同样被众人所认可。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哈贝马斯认为媒介被人们认为合法化是因为人们认为媒介中包含的政治秩序是正义的,也就是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这里的媒介的作用就是通过大众媒介影响个人的思维,是个体之间的思想差距缩小,来维护思想上的统一性。[3]而在《师父》中的规矩,其实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规矩由行业领头提出,让所有人都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按照规矩办事,这样不仅能够使他人在规矩内心服口服于自己,防止外来者挑战,还能从中获利。

同样,在《师父》中,除了规则,与法兰克福学派中媒介这个环节意义相同的还有武馆,而且武馆更加接近媒介这一含义。在片中的武馆都是由每个武术门派的领袖控制的,也就像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媒介是被权威所控制的。而每个人要学习武术的话,就一定要在武馆拜师学艺,因此徒弟们要得到知识的话就必须听师父的,媒介(武馆)的权力也是掌握在权威(武师)的手上,这种从上至下的单一性也决定了,弟子(受众)在武馆(媒介)下是处于被动地位的。

最后,作为受众的弟子也如同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被操纵的傀儡。在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中,他提到这样一个观点:由权威所掌控的文化工业推广的大众文化和艺术等思想和意识,使受众和文化具有了单向的特质,失去了原本有的批判和超越。[4]同样在影片《师父》中,里面的弟子都有这样的特点。在开头郑山傲和陈识的交谈中,提到了“武馆不教真的”。在邹馆长劝郑山傲阻止耿良辰踢馆的时候,也谈到武馆不教真东西,教了真的,就没钱赚了。陈识最后在劝邹馆长别杀他时也说道“你们不教真的,武馆不出人才”,这都可以说明,因为权威对媒介的控制,受众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权威有目的得选择的,弟子们并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不是真武术,只有乖乖跟着师父练,就像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一样,因而也失去了对权威的挑战力,也不会造成电影中所说的“谢师宴”中徒弟击败师父的场景,保持了权威的地位。但是弟子们失去了批判和超越权威的能力,天津的武术也就如同电影了所说的,终会走向没落。在片中更为讽刺的是,在陈识得知自己的弟子死后,怒劈练桩,邹馆长走过来讽刺陈识这种东西能练出什么。而后在巷战中,陈识一人击败所有天津武行的挑战者,并在准备出巷时一刀轻松取了邹馆长半个耳环,可见陈识武术功力之深厚。那么这些权威是不教真的,还是根本都没有真功夫可教,也不得而知。前来习武的弟子们如果继续在当地武馆中按照规矩拜师学习,那他们也只能毫不知情,并且随着整个津门武行的没落而消失。

二、伯明翰学派和《师父》中的抗争

伯明翰学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学者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等人,把原来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蔓延到媒介与阶级分析上,所以也被称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这个学派在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理论。主要是看待媒介和受众的方式不同,法兰克福学派是站在精英主义从上往下看受众的,认为受众永远被媒介所控制,而文化研究学派是站在平等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关系的,认为受众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是具有独立和批判性的,不是完全受控制的。[5]

此上面也可以看出,伯明翰学派出现在后,而且在受众上是和法兰克福学派持相反意见的。在影片《师父》中,也有一个人物继承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特点,与媒介和权威想抗争,那就是陈识的徒弟耿良辰。

根据影片中情节的设计,耿良辰就是天津街头的一个小脚夫,脾气差,而且一身痞气,甚至连拜师学艺的本意也是因为对师娘赵国卉的美貌垂涎三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被陈识发现有习武的天赋,最终连踢数馆,被害身亡,但却成为了天津的一个传奇。之所以说他其实也是站在受众的角度,是因为从身份上来讲,他是陈识门下的一个徒弟,而且在一开始,耿良辰就是作为所有人计划中的一颗棋子出现的,陈识需要耿良辰学成后去踢馆,然后等把耿良辰逐出天津后,陈识也可以获得在天津开武馆的资格,而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一切,在受暗算的前夕还认为比武无论输赢都不会报复。

耿良辰身上所具有的伯明翰学派中的受众特点,首先是因为他在影片中不断地在挑战规则。一开始耿良辰为了练武,脱离了当地的脚行,脚行老大带人找到耿良辰,说既然他退出了脚行,那脚行的车就不要留着了,这时天津脚行的规矩,但是耿良辰并不愿意,违背规矩,众人开始攻击他,这时他又从小车上拔出刀威胁脚行老大,这里又犯了天津街上不露铁器的规矩。而后,在战胜武馆后,为了在新疆妹子面前炫耀自己,要求武馆领袖都去新疆妹子的热茶摊位去喝茶。除此之外,耿良辰在片中还多次破坏了规则,除了他自己具有習武的天赋外,这种敢于打破规则的行为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天津的传奇人物。

再者,耿良辰整个习武踢馆的过程,也是一段具有伯明翰学派受众特点的过程。他借助自己天赋秉异和渴望功成名就的热情,在一年之内达到了陈识所预计的三年的效果,在耿良辰比武前夕的一段巷内格斗中,陈识被他一回合内割断背篓的带子,得出“你强过我当年”的结论,这其实就是作为受众的耿良辰不是像传统的弟子一样屈居师父之下,而是已经打破了从上至下的顺序,可以超越权威。

而陈识也是在此时顿生悔意,才会在后面说出“毁一个天才,成就个门派”的话,暗算耿良辰的林副官也认为耿良辰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是可以让武行更加“有趣”的人,这些所有的通过他人的侧面描述都是想把耿良辰塑造成一个能够批判、乃至超越权威的人。如果不是耿良辰惨遭暗算,虽然他拜做陈识门下弟子,但他的理想就是踢遍天津武馆,这里也显示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受控制的人。而正因为耿良辰的出现,也让他的师父最后放弃了原来扬名的计划,要为徒弟讨回一个公道,巷道内力战群雄,也给死水般沉寂的天津武行搅起一阵波澜,这就如同伯明翰学派中的受众可与媒介乃至权威互动,并且能够互相影响一样。

当然,也因为耿良辰这种特点,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津门武行容不下他,规矩里也容不下他,虽然成为了传奇人物,却没办法享受自己赢来的辉煌时刻。

三、结语

《师父》以一种冷峻、写实的方法,把江湖里的谋划,人性不堪的一面表露出来,表达出不管是武者还是侠者,说到底还是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因此,这部影片的人物、情节等各方面的设定,才会透露出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种种特点。武行权威的压迫、被当成工具的武馆和规则、徒弟的抗争与遭遇,这些事物出现在电影之中,可见《师父》本意不在浪漫的江湖,而在一个现实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何晶.媒介与阶层—一个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进路[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1):78-93+127.

[2]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99-106.

[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孔令华.论媒介文化研究的两条路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1):43-48+95-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