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刘滔 叶海精 夏文 张鹏
【摘 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熟练的工匠。本文基于工匠精神,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数字出版高职生就业能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因子;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204-01
纵观古今社会不断发生变迁,每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提出改革以适应环境变化。教育也是如此,传统的教育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潮流,必须符合实际状况与学生需求,即加强学生就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将学校课程对接产业所需的就业力,加以制定与规划。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统计与分析,以合肥某高职院校数字出版专业为例。
一、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生就业现状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近年来,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率逐年上升。但是,半年后学生的就业状况是,原来在签单位工作的人数急剧下降。根据对23家校企合作企业的调查,发现公司对学生最大的希望和要求是:除了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了解成为一个人的原则和对工作负责的原则。他们几乎同意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经验,知识和能力,但人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责任必须在学校掌握和逐步形成[1]。
(二)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关注工匠精神主要来自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抱负和专业理念,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如果学生经常换工作,这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项工作的专业技能。从学校层面来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是必须的[2]。
二、问卷设计
基于对国内外专家的工艺和就业能力的概念性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向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和专家征求意见,根据修正案,30名学生进行了预先调查,问卷再次修订。问卷问题分为两大类:专业能力和通识能力,属于专业能力的有专业知识、实务技能、信息能力、整合创新、英语能力;属于通识能力的有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敬业能力、人文素养、服务能力。
三、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
笔者随机向98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87份,其中男性23人,女性64人。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据分析,就业培训体系培训后,学生就业能力显着提高。与人格相关或与人才有关的素质,如创新能力和人格特质,并不明显。
(一)学校方面
学校在配合教育单位时,鼓励产学融合,规划就业力指标。譬如产学融合,可以开放校际和业界间相互学习交流,透过产业工匠态度和学术气息的熏陶,培养高就业能力。
开发新的课程,了解学校办学特色,考虑到学生与家长的期望,成立课程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扩大并推动相关课程实习,以各个小组带动整体学习风气,达到学校课程能被教师和学生广泛接受。在就业能力的规划方面,可以参考企业的反馈信息,以及全体师生的意见与相关情况,以此了解本校就业能力指标是否适合产业,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整体就业能力的调整,不断改善指标的合理性。
(二)学生方面
一般传统的教学单位大多数只偏向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能力,尤其是工匠精神,也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学生自身不断地充实对未来就业市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课外时间多模拟数字出版领域的实操技能,或参与职场相关活动,如就业训练,时时关注现今的社会实况与产业动态,配合以上扩充知识,再回到学校进行上课时,有效增强自信心,进而提升学习动力。
在整个学业告一段落,即将进入全新职场环境,学生依据在学校发展而成的就业力,转化为个人特质,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葳.谈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耦合性分析[J].才智,2017(4):19-21.
[2]王鑫.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4):33-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